袁大同

孩子是从父亲那里学会如何做男人,从母亲那里学会如何做女人的。请认真地读一读下面这个孩子在父亲节写给父亲的一首诗,我们或许可以从中领略到父母是如何用自己的言行造就下一代的:

爸,你没有这样做

爸,你本可能有另一种生活,

离开妈妈去寻求自己的欢乐,

可是爸,你没有这样做;

爸,你本可能每晚在歌厅酒吧度过,

在喧嚣和吵闹声中横躺竖卧,

可是爸,你没有这样做;

爸,你本可能全力追求功名显赫,

为了金钱而忘却了年幼的我,

可是爸,你没有这样做;

爸,你本可能视我如同包袱一个,

使我的童年充满苦涩,

可是爸,你没有这样做;

爸,你本可能灰心失望,彷徨困惑,

牢骚抱怨从无喜乐,

可是爸,你没有这样做;

爸,你本可能藐视知识,行为懒惰,

没有信仰,不知求索,

可是爸,你没有这样做;

爸,你给我的财富是爱和快乐,

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丰硕。

爸,我感激你为了我,

你的一切所做和没做。

今天,我愿像爸一样

活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这位父亲端正的品行为孩子树立了榜样,使孩子懂得了应如何做人,从而造就了自己的孩子。所谓“造就”是指:通过孩子感官所接受到的事物,使他们有所醒悟、升华、长进的过程。由于孩子十分敏感,所以即使是在我们看来很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会对他们有心灵的触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这样回忆童年的一段经历:我的路易斯姑姑总是耐心地听我们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她与我们面对面地交谈,她的声音那幺甜美,她温柔的目光总是直视我们的眼睛。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她瞳孔里我们的影子。她回答前总是先把我们的问题重复一遍,以使我们确信她已经听懂了。她使我们都觉得自己很重要,自己的问题很有意义。路易斯姑姑被我们视为“智慧化身”,连她都要思考片刻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可见我们的问题很重要。正是这种“自我价值感”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们是否也像路易斯那样对待我们的亲生儿女呢?有时候,我们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常情,却很少考虑是否会造就我们的孩子。

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儿园,孩子哭得像个泪人,非要跟妈妈走。老师强拉住孩子命令似的对妈妈说:“别管他,走你的!你越婆婆妈妈的,他越来劲儿。”妈妈遂狠心转身而去。老师和妈妈都觉得只有如此才会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但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灵有可能会受到难以弥补的创伤。孩子真正学到的可能不是刚强而是冷酷。以后的某个时候,它会以变化了的面目表现出来,比如,他可能欺负弱小、虐待小动物,而你很难将他的行为同自己当初的做法联系在一起。

同样是要与孩子分别,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西方有个传统,夫妇在周末要单独外出回味一下恋爱时的浪漫时光,以促进彼此的情感。但如何说服年幼的孩子安心在家里等候是个大难题。我们看看这个父亲是怎幺做的:

他先蹲下身来,取得和孩子同样的高度(甚至有点仰视),然后,一本正经地同孩子谈判:

“先生(他称自己的孩子为先生),妈妈陪伴了你整整一周,是不是应该轻松一下?”

“是的。”孩子点点头。

“我是否也应该有这种荣幸,让她来陪陪我呢?”

“我想是的。”

“那幺,先生,你可不可以把妈妈借给我一个晚上,让她陪陪我,顺便也轻松一下呢?”

“那好吧。你什幺时候还给我?”

“嗯……你上床以前,”父亲想了想说,“如果你能说服阿姨允许你晚睡的话。”

“好,你把她带走吧。但你要答应我照顾好她。”

“交给我好了。顺便说一句,宝贝儿,我为你骄傲。谢谢!”

试想,出门前父母着装打扮时,孩子还会哭闹吗?我想整个晚上也不会的。因为是他自己作出的决定。孩子在同父亲的交谈中,人格得到尊重,自尊心得到保护。他感到自己是个大人了,因为父亲显然是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他的。所以孩子就要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像个大人,才能与父亲的态度相配。他为此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不使尊重自己的人失望。孩子就是这样得到造就的。

做父母的只要肯花时间去学习思考,不凭想当然而轻率从事,就会掌握一些造就孩子的方法和技巧。万不可一味地相信理性,因为有时从理性上看似正确的方法,却可能扼杀孩子的灵性,更不要说造就孩子了。

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想像描写夜晚。他写道:“月亮俯看着大地,并且大笑,但毕竟打开了她的灯光。”老师认真地批阅,并用红笔划出一个错字,一个错误标点,然后让学生拿回去改。学生异常沮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校长尽管后来一再称赞这个孩子才思敏捷,孩子却摇摇头说:“我知道我写的不好,我本来就不喜欢这门课……”如果当初老师能够看到这个孩子在句子中无意识地使用了拟人和隐喻两种修辞方法,然后告诉他:“你知道吗?这是高中或大学才学到的技巧!”这个孩子会是什幺反应呢?我想,他一定会十分兴奋地跑回家,告诉父母说:“啊!我们老师说了,我今天的作业里用了大学生才会使用的修辞方法。”(当然会有一些夸张)“爸,您知道什幺是‘拟人吗?”“妈,您知道什幺是‘隐喻吗?”“爸,您明天给我买本修辞书吧。”“妈,我以后能成为作家吗?”“爸,……”

一个潜在的诗人或作家就这样被老师不敏锐的感觉和“理性”的做法断送了。有人称这样的失误为“不可饶恕的教育罪”。如果这完全出于善意的纠正都可能会成为“教育罪”,那幺前面小诗中爸爸“本可能”做的事不是更应该纳入“犯罪”的范畴了吗?如此看来,我们做父母的真的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而避免成为这样的罪人。为了孩子,让我们减少自己的不经心和不敏感,“说造就孩子的话,做造就孩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