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编辑┃覃静

四季脾旺不受邪——养好脾胃是根本

“四季脾旺不受邪”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四季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春夏秋冬最末十八天都是土盛、土旺之时,在五行之中土对应的五脏为脾。四季之末十八天是脾旺之时,不易受邪气侵扰,说明了脾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不易受到病邪的侵扰。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位于人体中焦,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统血。脾主运化水谷,位于中州而灌溉四旁,也就是说,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以及完成的各种功能活动均要依赖于脾的生理功能。《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人出生之后,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脾胃功能正常,孩子的形体、智力、脏腑功能等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完善、成熟。脾能运化食物,孩子才会有食欲进食;脾主肌肉四肢,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为人体的肌肉提供生长所需的气血,使其强健有力;脾主思,思维和学习能力也需要脾胃运化的气血来保障,脾胃健运,气血充足,思维才能清晰、活跃。总之,若孩子的脾胃功能虚弱,则会出现形体消瘦,身材矮小,运动、智力发育缓慢,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的正气强盛,致病的邪气就不会侵入人体而引发疾病,而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而致病,一定是正气虚弱。脾气健运,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气血旺盛,脏腑形体四肢百骸得养,则正气存内,腠理固密,生机蓬勃,抗病能力强;反之,抗病能力差,而致疾病发作。《难经·四十三难》云:“安谷者昌,绝谷者亡。”可见脾胃运化功能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元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主要成因。

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娇嫩,其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脾胃功能更容易受损。脾胃功能不足,早期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大便时干时稀,排便不规律,日久可出现精神疲乏,肢体倦怠,容易咳嗽、发热,易患湿疹,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安,甚至生长发育迟缓。

如何养护小儿脾胃

● 饮食 饮食要规律,荤素搭配得当,尽量少吃零食,尤其不要在餐前吃零食,以免影响正餐。尽量少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水果并非越多越好,避免暴饮暴食。脾胃弱的孩子,可食用山药、红枣、薏米、莲子、粳米、栗子等健脾食物。根据孩子出牙的情况逐渐将食物性状调整为由稀到稠,再到块状食物,鼓励孩子咀嚼,不要一味进食膏状、糊状食物。

● 运动 根据孩子的年龄安排不同的运动,小宝宝可以帮助他做趴、翻身、爬等运动,大一些的孩子可安排游泳、球类、跑步等活动,有助于提高胃肠功能,促进脾胃运化。

● 情绪 古人言“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得饮食”,良好的情绪是人体脾胃最好的礼物,可改善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等症状。

● 摩腹 每日睡前顺时针摩腹30~50下,有健脾助运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