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萍

1935年,郎咸芬出生在山东潍坊。小时候,爱听歌、爱看戏的她一听到琴声、鼓声就抬不起脚,仿佛被勾去了魂。上学后,她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很快成为潍坊地区家喻户晓的小名人,不久被招入潍坊文工团。17岁那年春天,她又被调入山东省吕剧院。

郎咸芬很幸运,刚调入吕剧院就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大戏《李二嫂改嫁》。《李二嫂改嫁》改编自王安友的同名小说,讲的是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农村的年轻寡妇李二嫂爱上了本村农民张小六,却受到婆婆及部分村民的阻挠。在妇女会主任等人的支持下,李二嫂冲破旧势力的束缚,与张小六结为夫妻。

19岁的郎咸芬一直生活在城里,也没谈过恋爱,如何演好农村寡妇?“当时我连麦苗、韭菜都分不清,什幺叫‘打场,什幺叫‘绱鞋,一概不懂。”朗咸芬回忆说,“编剧看了第一次排练直摇头,说我演得不像农村妇女,更不像寡妇。”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郎咸芬随剧组到山东博兴县阎家坊村体验生活。她和村里的青年寡妇刘大嫂同睡一铺炕,每天帮刘大嫂扫院子、挑水、拉风箱、搓玉米。渐渐地,刘大嫂与郎咸芬亲近起来,向她敞开了心扉,“谈得泪流满面,什幺话都给倒出来了”。郎咸芬很快进入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三个月后离开村子时,她举手投足已俨然一副孤苦温婉的“小寡妇”模样,让人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李二嫂”。

真实、质朴,对角色性格拿捏到位,是郎咸芬表演的最大特点。她的眼角眉梢都是戏。在《李二嫂改嫁》中跟郎咸芬搭戏饰演恶婆婆的靳惠新说:“郎咸芬的眼睛很厉害。她的眼神里,恐惧、紧张、反抗、含情脉脉都能表现出来。”郎咸芬的用声也非常讲究。虽然她的嗓音条件不算特别好,但她能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在形象里灌注情感,从而逼真地呈现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

“要练惊人艺,需下死功夫”,这是郎咸芬对自己的要求。同样一个动作,别人练五遍,她就练十遍,演不好、唱不好就不吃饭。她的老同事至今还记得,排练《李二嫂改嫁》时,在万籁俱寂的深夜,经常被宿舍窗外的声音吵醒。朝窗外一看,拽着一条粗绳的郎咸芬正在苦练拉碌碡,因为剧中有李二嫂拉碌碡打场的场面。时至今日,郎咸芬仍保持着每天练功的习惯,早晨6点半、晚上6点半开始,雷打不动。

1954年,华东六省一市戏曲汇报演出,《李二嫂改嫁》一炮而红,获得了演员、导演、编剧等多个类别的一等奖;接着又去各地巡演,在极短的时间内登上了全国舞台。1957年,《李二嫂改嫁》被搬上大银幕,仍是郎咸芬主演。在济南,为了看《李二嫂改嫁》,很多观众扛着铺盖卷连夜排队买票。“李二嫂”火了,郎咸芬也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戏剧明星。从那时起,郎咸芬与“李二嫂”融为一体。

从1954年到1966年,山东吕剧院陆续排演了百余部不同题材的剧目,郎咸芬凭借《王定保》中的王定保、《拉郎配》中的张彩凤、《穆桂英》中的穆桂英、《朝阳沟》中的栓保娘等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成为拔山扛鼎的吕剧带头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又何尝没有一个支持她的男人?郎咸芬与《李二嫂改嫁》中张小六的扮演者杨瑞卿不仅是台上的好搭档,也是台下的好夫妻。郎咸芬把一生奉献给了吕剧,为了让郎咸芬全身心地投入演戏,杨瑞卿很早就告别了舞台,提前离休。他洗衣做饭、接送孩子,包揽了各种家务,让郎咸芬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吕剧舞台上尽吐芬芳。两人相濡以沫地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直到今天,90岁的杨瑞卿依然乐此不疲地照顾着他的“李二嫂”。

2017年6月,在第15届中国戏剧节上,郎咸芬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面对荣誉,郎咸芬说:“作为老演员,我现在想的只有四个字:感恩、回报。只要我活着,就要唱下去,要为老百姓唱一辈子。”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8月12日,苦乐年华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