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从《局部》说开的艺术教育

看陈丹青主持的《局部》更像是对过往学习和观展的梳理,节目一集集地播下去,就像听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然后在故事之间不经意地获取了很多美术史上的知识点,也许这也是这个节目备受大众乃至艺术圈内好评的原因吧。

看《局部》说故事

《局部》第一季的上线是在2015年,出乎陈丹青本人意料之外,很多艺术圈的人士刘小东、赵半狄、刘野、王兴伟等都是这部剧的观众。三年后,《局部》第二季推出,4月9日第一集刚刚开播,豆瓣也已经给出了95的高分。在这部剧中,陈丹青没有按正统美术史讲法(时间、流派、代表画家和作品),而是以点发散,关注的是大历史里的小细节,比如他会挑梵高一幅画不下去的练笔画来展开好几个话题。这档节目讲艺术,但不讲艺术史,讲作品,但不讲你熟悉的作品。正如陈丹青所说:“我讲有趣的故事,但绝不戏说。”

比如他在第一季第一话里讲英雄出少年的《千里江山图》,“18岁的感知能力是全息的,一个少年看世界,简直浑身都是摄像头。”给大家讲出了一个生动的18岁天才少年王希孟;很多人评价过梵高,在第四话里他的表达展现了他自己独到的美学见解,在他眼里,梵高是个很“憨”的画家(这里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创作时天真的状态),然而在这些看起来很“憨”的画作里,却展现了他大师级的艺术价值;第五话里说艺术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就拿莫高窟壁画无法脱离洞窟的语境来说故事,又举例教堂壁画,让观众明白一幅作品必须与它原生的环境相辅相成才能造就一种独有的文化气息。

第二季更是大手笔,开题就选在了纽约的大都会美术馆,据称节目组光是去申请大都会美术馆拍摄权,就用了一年时间。第一季陈丹青是坐在室内跟我们谈艺术作品,这一次,镜头让观者可以跟着他,见见大洋彼岸这座博物馆的宏大,有点意思。

绝不戏说的美术史

这个对于艺术教育曾经口诛笔伐之人,现在似乎通过《局部》找到了一条通往真相的康庄大路。陈丹青认为讲到审美、美术史,就让人想到一整套专业学术词语,但观众看视频几秒钟,没意思,就走掉了。所以他认为必须找到一种语言,不讲美术史,但进入美术史。各种视频节目卖知识、卖专业,想要人买账,先看你的语言。他说:“所以我必须讲故事,但危险是,把美术史当故事讲,容易滑向戏说。我讲有趣的故事,但绝不戏说,不能给美术史降格。”

兴趣这个东西是很可怕的,就像路边摊的人娘炒的菜往往比蓝翔技校出来的专业厨师要好吃一样。兴趣会让人产生刨根问底的欲望。

看《小顾聊绘画》

艺术娱乐化似乎是一条艺术教育的新出路?

社交媒体上的口耳相传是目前最吸引观众的方式,尤其是年轻群体。如果能够让追随者们都爱上艺术,这也不是什幺坏事。小顾也正是顺应着这股子潮流红起来的一个自称“草根”的艺术写作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顾本名顾孟劼,三十出头的年纪,2013年7月开始在微博上创作艺术普及系列的长微博“小顾聊绘画”而广为人知。小顾说开始和艺术相关的创作也源自有一天和朋友去看画展,一开始很多都看不懂,就回去做功课,再带朋友们去看的时候就把准备的说给他们听,没想到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小顾说:“完全就是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角度学习的,听起来确实会有些不专业。但兴趣这个东西是很可怕的,就像路边摊的大娘炒的菜往往比蓝翔技校出来的专业厨师要好吃一样。兴趣会让人产生刨根问底的欲望。至于创作风格,当时也没有刻意决定过,主要就是聊天的语气吧。”

在让小顾微博粉丝一下子就翻了三番的开篇之作《幸福的画家——雷诺阿》中,小顾讲述了艺术家雷诺阿名作中每一位模特背后的故事,诸如富豪路易斯的女儿小艾琳;当时名噪一时的女演员珍妮莎·玛丽;向粉丝们指出在其代表作《游艇上的午餐》中抱狗狗的那位后来成为雷诺阿的夫人;举着水杯的那位女模特是诸多大师爱用的知名模特等细节。之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许多说艺术故事的作品,接着还顺利地出了书,圆了自己的作家梦。

艺术娱乐化?

其实小顾选画和写字的理由也非常简单,最在乎的是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各位画家的家庭、生平、逸闻趣事、八卦故事,一股脑儿纷纷而上,完全迎合了读者的猎奇心理。所以小顾呈现在各个媒介上的故事包括微博微信和之后出的书,都无一例外充满了活泼自如的排版、艺术字、特别提示和现代化的网络语言等。娱乐化的阅读体验和友好的阅读界面全都是为了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用娓娓道来的语言引领读者们一步步地走入大师级画家的内心世界,开启绝世画作不为人知的秘密。

艺术学霸带你“歪角度”看名画

1.疯癫也不朽

《尾德兰箴言》

老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Pieter)

学霸怎幺看?

夏季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在一些局外人看来,许多艺术家大约就是“神经质”或者“疯癫”的代名词,正如众所周知的梵高,不仅割下自己的耳朵送人,最后还开枪自杀了。如果说梵高是一个特例的话,那幺,欧洲中世纪的画家,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人都是“神经病”。法国学者皮耶罗·康波雷西在他的学术着作《梦幻面包:现代欧洲早期的食物与幻想》中,重点谈到致幻剂对那个时代的影响,其中人们赖以生存的面包是罪魁祸首。由于食物的贫乏,人们往往吃下腐败的、带麦角病的硬面包,从而产生幻觉。在他看来,中世纪欧洲的人们完全活在一个不真实的超越知觉的世界里。作为普罗大众中的一员,中世纪的画家们同样逃脱不了麦角病面包的魔咒。从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创作时似乎进入了一个疯癫的状态,构建了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奇幻世界。欧洲第一位“农民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就是其中一位。看他的名作《尼德兰箴言》,第一反应觉得勃鲁盖尔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没准儿正是在吃了主食面包的午餐之后。作品据说描绘了112个可识别的成语或谚语,其用意不只是歌颂荷兰谚语文化,还想借此描写人类的愚蠢。但从画面中那些神志不清、行为怪异、精神错乱的人群中觉察到,画家仿佛也同样受到有毒面包的折磨,他创作时或许正处于某种恍惚的幻觉状态。

学渣怎幺看?

这幅16世纪的名画看起来有点儿像一幅当年的众生群像图,画面紧实饱满、色彩动人、细节丰富。从左边看起,有的农夫正在和墙壁搏斗,有的正在宰杀羔羊,有的在两两闲聊,有的伏在案几上不知道在做些什幺,反正看起来大家都有点儿不那幺正常。

2.时代跟不上的大师步伐之马蒂斯

《舞蹈》亨利·马蒂斯(HenriMatisse)

学霸怎幺看?

张渊上海明当代美术馆表演策展人说到20世纪野兽派创始人与领军人物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我们一定会想到他的代表作《舞蹈》,然而这幅完成于画家技艺成熟时期的作品,首次展出时却得到艺术界满满的差评,人们嘲笑画家粗俗,作品幼稚、弱智。作品之后何以被翻案?我搜索了历史,似乎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随手抓一个简单粗暴的理由:时代跟不上大师魔鬼的步伐。这是一幅巨作,是俄国收藏家史楚金为装饰莫斯科的宅邸而向马蒂斯定制的壁画,作品尺寸391厘米×260厘米。我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原作,我第一次就是十年前在朋友的电脑上看到的,画作完全不符合我的经验世界,而我百看不腻。天空的蓝色、人体的橙红与山丘的绿色,画家用三个颜色就搞定了一幅传世之作,什幺样的蓝色、橙红色和绿色?我认为已超出文字的职责,三种颜色的组合更是浑然天成。对于色彩大胆而夸张的运用是野兽派区别于之前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之后我把它设定为我的电脑桌面,撑满屏幕,生命的喜悦扑面而来。当时的我热衷于舞蹈演出,《舞蹈》也让我反思舞蹈的本质以及人与人彼此沟通的可能。

学渣怎幺看?

用一句话来说,这是一幅配色和造型同样简单的油画,看起来好像我也能画。

3.32件《金宝罐头汤》

《金宝罐头汤》

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

学霸怎幺看?

周大为ART021创始人&Cc基金会创始人

1962年,安迪·沃霍尔改变了美术史。玛丽莲·梦露的突然身亡致使他创作了一系列以这位影视巨星为主题的丝网印刷绘画,也同时让沃霍尔自己成为了一颗巨星。在同一年,洛杉矶的Fetus画廊举办沃霍尔的另外一个展览。一个彻底影响了之后美术史发展的展览。32件《金宝罐头汤》并排地挂在了画廊的墙上,整体感觉就像是这些罐头汤整齐地放在了该属于它们的超市货架。每一件罐头汤的尺寸是50.8厘米×40.6厘米,每一件都是由沃霍尔亲手绘画。这些作品唯一的区别是每幅罐头汤的口味都不一样。很多人认为沃霍尔是波普艺术之父,但是其实1962年之前,沃霍尔只是一个不大成功的商业画家和广告人。对于沃霍尔来说,他希望通过他的作品让艺术普及化,让更多的人去看艺术、关注艺术,甚至是消费艺术。这种对于商业主义完全崇拜和当时的美国主流推崇的抽象表现主义是完全对立的。可是《金宝罐头汤》系列彻底地改变了这种局面。不但把波普艺术变成了主流,更直接影响了70年代极简主义和观念主义的流行。直到今天,从杰夫·昆斯、达米恩·赫斯特、村上隆到中国的徐震,都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件作品带来的影响。对于我个人来说,18岁那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到这件原作,同时期也读了一本关于沃霍尔的书,彻底地改变了我对艺术的看法。原来艺术并不是我们小时候那样只在美术馆才能看到的东西。原来它也是一个产业,一个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又可以让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行业。之后我学习了美术史,并进入了这个行业。

学渣怎幺看?

这种国外超市的日常消费品汤罐头也是艺术品了吗?看不懂了看不懂了。

4.端庄还是轻佻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

学霸怎幺看?

马珏昊美术馆策展人

这幅历经2年完成的作品展现了艺术家乔治·修拉严格遵循光学和色彩理论首创的“点彩派”画法。作品描绘的是19世纪晚期塞纳河心大碗岛的午后瞬间,带着和谐宁静的奇妙秩序跃然画上。如果再细看,在无数的色彩点之间似乎也埋藏着不可抗拒的“别扭”和“不安”感。譬如右前方衣着体面优雅的女士挽着男士,却牵着躬身伏地的猴(“道德败坏”的象征),又譬如左侧女子身垂钓的场景(一说等待男士上钩)……看似一派凝固的热闹,在庄重安详的午后阳光下透出轻佻和空洞,画家直指这是一座充斥着交际花、妓女和嫖客的“爱之岛”,亦指涉了巴黎当时的中产风貌。最早听闻这件作品是在孩提时代的一次写生,老师说我的笔法有些“点彩派”的感觉。后来才明白是被批落笔机械了。再后来在2012年,我才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第一次见到《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原作。

学渣怎幺看?

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都很悠闲,拿着遮阳伞的那名女子非常抢眼,让人很难注意到别的东西,她端庄威严,大概是去呼吸新鲜空气的吧,既然她是出去散步,为什幺会牵着一只猴子呢?

5.沉睡的安逸

《沉睡的吉普赛人》

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

学霸怎幺看?

巢佳幸上海星美术馆高级策展人

这是卢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的绘画缺乏三维透视,习惯展现平面的空间,卢梭也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锋。经常去博物馆的朋友会发现,卢梭的绘画被置于重要的位置,其实作为税务员的他从未接受过正式的绘画教育,而是在卢浮宫中凭借临摹自学透视等技法而成为艺术家的。我最早是在约翰·拉塞尔的《现代艺术的意义》里看到这幅画的,也许是错乱的记忆,这幅作品在书中被译成《丧失童贞》,却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的确,一只雄狮嗅着女郎的气味,本来是一个紧张的画面,然而整个氛围被处理得神秘、暧昧而富有浪漫气息。吉普赛人由印度迁徙到欧洲,以拾荒、舞蹈、算命为生,在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家对异国情调的表达屡见不鲜。画中女郎身着的服装,身边放置一把六弦琴,水罐、月亮、山峦等元素的处理充满象征与指涉,仿佛欧洲这座雄狮对东方的陌生、向往与迷恋。

学渣怎幺看?

一位皮肤黝黑的女人正在沉睡,身边整齐地摆放着她的乐器,一头狮子则走近她身旁,却嗅不到一丝危险。

6.“雨过天青”的《瑞鹤图》

《瑞鹤图》宋徽宗赵佶

学霸怎幺看?

Liana杜梦堂画廊行政经理在一位从事古董收藏的朋友的工作室看到这幅画,感觉非常美好。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北宋第八位皇帝,喜与文士交游,精通诗书画印,是位具有浓厚文人气质的“皇帝”。目前他留存于世的作品仅20余件,十分珍罕。这幅据考就是他亲笔完成的“御笔图”。之前一直觉得古书画有一种静谧感,这幅画反而让人感受到群鹤拍打翅膀时的风声和动感,就好像在看动态的照片,天空的青色也不免让我想到宋瓷独一无二的“雨过天青”之色,很打动人心。

学渣怎幺看?

皇帝还会画画,真的好厉害,确定不是宫里的画师代笔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