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书西贝无舌文

1885年,戴姆勒为创造一种采用汽油的垂直单缸发动机时,他将其固定在一个基于自行车的木制框架上,成为第一辆现代意义的摩托车,手稿图展示了内燃机驱动原理。

摩托车的诞生

你大概无法想象“,摩托车”的原型是这个样子:没有脚蹬子的两轮自行车配上一个简陋的蒸汽驱动装置,而这就是“摩托车”最原始的形态。

到了1885年,德国发明家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威尔赫姆·迈巴赫(Wilhelm Maybach)设计出的内燃机摩托Reitwagen才标志着人类摩托车发展史正式拉开帷幕,这辆取名“骑式双轮车”的木质摩托车搭载了264cc四冲程发动机,最快时速达12km/h。不过可惜的是,这辆颇具历史意义的摩托车原型于1903年毁于车间大火。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摩托车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摩托厂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至今看来仍然非常出名的品牌——印第安、哈雷和凯旋。跟摩托车厂商一同诞生的还有摩托车赛事,1896年9月20日举行的巴黎至南特(152公里)的往返摩托车赛,是世界上最早的摩托车赛。摩托车赛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汽车运动的发展相吻合,早期的摩托车赛并没有独立的项目,而是作为汽车比赛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早期的公路赛影像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四轮车、三轮车和两轮车共同出现在赛道上的情况。

随着摩托车赛事的流行,对于摩托车本身的设计要求也不断提高,1901年,印第安摩托公司成立,创始人奥斯卡·海德斯托姆(OSCAR HEDSTROM),设计了一款拥有1.75马力单缸发动机的赛事摩托车,并用链传动代替了当时标准的皮带传动,这一改变极大地提高了摩托车的速度。两年后,威廉·哈雷和戴维森兄弟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也成立了,至此,现代摩托车到了一个新的节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通工具的需求量直线上升,摩托车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小巧的体形,很快替代马匹被广泛用于战地侦察和物资运输,摩托车行业快速发展,四冲程双缸发动机也开始运用到摩托车上。一战结束后,依附军用订单存活的摩托车厂商不得不另谋出路,既然军用摩托市场没了,那我就进军民用摩托市场,而摩托车赛事就成了最好的突破口。

“有组织的少数派总是可以击败无组织的多数派”

1924年5月15日,在克利夫兰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摩托车及相关行业协会(M&ATA)的董事们提议成立“美国摩托车协会(AMA)”,作为M&ATA的一个部门。新的AMA将控制骑手的注册和活动,对全国性赛事进行管制,并为摩托车行业成员服务。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所有有组织的摩托车比赛被叫停,摩托车再次披上军用的外衣前往战场。哈雷戴维森凭借其生产的42版哈雷WLA,成为了美军在二战时期最重要的供应商,42版WLA也成为二战时期最着名的一款摩托车型。如果你有看过《美国队长1》,里面美国队长就是骑着一辆改装过的哈雷WLA军用摩托大杀四方。和爱用挎斗摩托的德国军队不同,美国军方更喜欢通过使用马鞍包代替侧车来保护重要的信息,侦察报告或其他轻型货物,以保持摩托车的机动性。

1902年,巴黎—维也纳公路比赛宣传海报。

战后十年:融合与分裂

二战结束后,为了弥补战争带来的经济损伤,大部分摩托车制造商将精力放在了创造大量廉价有效的交通工具上。但作为战胜国的美国,经济上并未受到较大的影响,庞大的底特律汽车制造厂不再生产军用坦克和卡车,转而将生产重心放在制作廉价汽车上,人们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也变得多样化。摩托车渐渐成为一种个人诉求,演变成一种追求独特个性的圈子文化,而最早进入这个圈子的是那些从战场上退役的军人。

虽然二战前,已经存在过一些小有规模的摩托车俱乐部,但经历过战争之后它们大多不复存在。战争结束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价格低廉的二手摩托车,或因为价格低廉,或因为某种情怀,这些二手摩托大都被退役军人“领”回了家。经历过战场的军人们大都难以适应战后的平静生活,他们急需得到认同感和新的精神寄托,而曾经陪伴他们出生入死的摩托就成了最好的载体。由此,美国第一批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摩托车俱乐部诞生了。摩托车成为了骑士精神延续的纽带,而摩托车俱乐部则成了骑士精神宣泄的聚集地。

二战后成立的摩托车俱乐部和二战时期的俱乐部完全不同,二战后的摩托车俱乐部更崇尚自由和个性,不愿意被AMA限制。然而,过分追求个性很容易造成失控,1947年7月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霍利斯特小镇(Hollister)举行的由美国摩托车协会(AMA)批准的“吉普赛巡回摩托车集会”上,500名非AMA摩托车手涌入小镇,他们中的部分人开始喝酒闹事,最终引发了会场骚乱失控。这次事件为摩托车手们扣上了“暴徒”的帽子。

霍利斯特事件(Hollister Riot)让摩托车爱好者们彻底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受AMA管控的注册在案骑手,另一部分则是未被AMA“接纳”以及不认可AMA行事方式的自由派,由于不受法律管控,他们也被称为“OUTLAWMC”。如今活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多地的地狱天使摩托车俱乐部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我们曾经是国家的英雄,但是现在谁也不需要我们了。”

1953年,基于霍利斯特事件改编的电影《飞车党》上映,电影一开场,白兰度饰演的主角约翰尼骑着摩托带领众人轰鸣而过,青春的躁动表露无遗,他们看似无所事事,把酒精、摩托车、性爱和毒品当作情感宣泄的出口,但他们看似叛逆好斗的表象之下,是对社会认同的渴望。作为“摩托车公路片”的鼻祖,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美国战后一代的部分年轻人在叛逆期的乖戾、阴郁和好斗。其渴望得到社会认同的形象,被看作是“喊出了美国青年一代的心声”。尽管如今看来这部电影颇具写实意义,但在当时,这部影片坐实了摩托车骑士即“暴徒”的形象。

随着机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摩托车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退役军人们开始对自己的座驾动了心思,他们把车大卸八块,拆掉挡泥板、照明灯、后视镜等一切不必要的零件,最大化减轻了机身的重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摩托车的成本,这种广受年轻人喜爱的改装摩托车被称为Bobber意为被截断的摩托)。

在赛车文化发达的加州地区,为了获得更好的赛事体验,当地人在Bobber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改造。除了进一步拆除不必要零件减轻重量,人们还延长整车车架以减震,用更大的前轮胎增速。为了达到更炫酷的效果,他们还给摩托换上了高高的车把和“闪瞎眼”的电镀件。这种像被劈了一刀的改造风格被称为Chopper,尽管过长的车头不利于转弯,但对于身处加州笔直公路上的骑士们来说,这根本不成问题。

1967年,一场嬉皮士运动将本属于加州人民特有的小众Chopper文化推到了台前。当时加州许多机车骑士开始模仿嬉皮士的装扮——随意的服装、凌乱的长发和大胡子,骑着Chopper来声援这次运动,后来,不仅是机车骑士成为了嬉皮士,嬉皮士们也开始爱上了这种外形张扬的摩托。而随着1969年电影《逍遥骑士》大获成功,更是将Chopper文化推上了一个新高度。电影讲述了两个60年代的嬉皮士骑着造型夸张,由哈雷戴维森摩托改装的Chopper摩托车,远赴奥尔良参加狂欢最后却莫名其妙死去的故事。

马龙·白兰度在电影《飞车党》中的经典形象。

从好莱坞到时装秀

50年代以来,人们经常将摩托车电影视为狂野的代名词,并逐渐发展成一种特殊的流派,毫无疑问,这部分电影代表了那一时期的时代精神。但到了六七十年代,摩托车电影开始变得更具多样性,从动作片到纪录片,摩托车开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963年上映的电影《大逃亡》则为我们展现了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追逐场景之一,这部由好莱坞硬汉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德国战俘为了从集中营出逃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实际上,在以摩托车为主角的电影中,纪录片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1971年上映的摩托车纪录片《在任何星期日》以多视角展示了摩托车运动,包括史蒂夫·麦奎因在内的多位摩托车赛车手都在这部纪录片中一一露面。这部电影通过真实视角向我们传递了不同摩托车手的性格差异,比如,越野摩托车手通常是自由奔放的类型,而沙漠赛车手则喜欢独来独往。这部备受好评的摩托车纪录片最终在1972年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纪录片。2004年上映的另一部关于摩托车的纪录片《摩托车日记》同样备受好评,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轻人是如何在摩托车旅程中发现自我和构建全新世界观的。

好莱坞偏爱动作电影,而动作电影自然少不了追车戏码,随着机车文化的逐步发展,摩托车渐渐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的常客。1997年上映的《007:明日帝国》中,一场追逐戏里,被手铐铐住的皮尔斯·布鲁斯南和杨紫琼上演了电影史上经典的一幕,一人操控油门、一人操控离合器的双人骑乘画面。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2》中,阿汤哥骑乘着SPEED TRIPLE 955i与反派角色展开一连串的厮杀追逐戏码,展现了诸如穿越火焰、急刹转身、烧胎等特技。

机车文化的输出不仅仅体现在电影业,在时尚设计中也不乏机车元素。这其中最常见、历史最悠久的要数皮衣了,皮衣的诞生最早可追溯到一战时期,这类为高空作业的飞行员御寒的外套还有一个名字——飞行夹克。1928年,欧文·肖特(Irving Schott)以马皮为原料设计了一款带拉链的摩托车夹克,并命名为Perfecto。1953年,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电影《飞车党》上映,影片中马龙·白兰度身着一件Perfecto塑造了一个坏小子、叛逆者的形象。在这部影片的影响下,演员歌手都开始穿着骑士外套以彰显个性。自此,皮衣开始风靡全世界。

在《飞车党》的影响下,演员歌手都开始穿着骑士外套以彰显个性。自此,皮衣开始风靡全世界。

身着皮衣的猫王

如今,皮夹克早已不再是机车骑士们的专属时尚单品,而逐渐演变成时尚圈经久不衰的款式。不管是不是机车骑手,都能感受到皮夹克、牛仔背心和高筒靴组合带来的炫酷。

尽管摩托车文化已经输出到电影、艺术领域,但大众对摩托车文化的看法仍然没有改观。在中国,摩托车的发展道路同样曲折,禁/限摩令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最早一批摩托车发烧友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年过半百的老摩友。也许是因为禁摩令更容易激发摩友们的怀旧心理,如今仍活跃在市场上的摩友们渐渐钟爱起复古摩托。

最早,复古摩托兴起于欧洲,被称为“Vintage Motorcycle Bikes”,后经由日本传入亚洲,作为第一个流行复古摩托的亚洲国家,日本本土玩家在复古摩托改造上融入了许多本土观念,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款多缸日本摩托改装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摩托。90年代末,日本大排量摩托开始流入中国,一时间,拥有一辆大排量日本摩托成了当时年轻人最大的梦想。广东汕尾作为主要流入地,则成了摩托车发烧友的“朝圣地”。

2003年,BMW机车正式进驻中国,美国的哈雷紧随其后。北京机车圈最早接触哈雷的那一批人开始推动美式机车文化,随着复古摩托车文化的普及,大家开始对欧式复古摩托车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将优秀车型引入国内,国内摩托厂商也开始尝试生产价格低廉的复古摩托。不过复古这东西怎幺说都带着点儿文化底蕴,不能仅仅靠相似的外形去传播,更多需要的是精神和态度。

经过数轮变革,机车文化衍生出来的各种亚文化已经遍布到世界各地,但纵观所有这些机车文化,都有着同一个内核——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

美国机车圈盛传这幺一句话“Live to Ride”——为“骑行”而活。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车轮将跟随时代的巨轮,永不停歇。

欧洲和日本的机车文化

与追求自由、个性的美国机车不同,欧洲和日本的摩托车品牌及其所代表的机车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欧洲及日本的摩托车文化能够发展起来完全是因为二战结束后经济后退,很难有人能够买得起价格昂贵的汽车,摩托车作为一种廉价的交通工具更适合当时的经济情况,也更适用于他们拥挤狭窄的街道。

日本摩托车在二战后开始规模化发展并迅速向全世界输出,1959年,本田开始向国外出口摩托车,铃木、雅马哈和川崎也紧随其后。激烈的本土市场竞争让日本摩托厂商们在产品设计和营销上下足了功夫,也帮助他们快速占领了海外市场,1961年,本田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公司。到了1969年,本田公司凭借一款CB750,攻破了英国制造商一直坚守的大型摩托车市场,标志着日本摩托车时代的到来。

营销方面日本人同样下足了功夫,为了打破大众对机车固有的“非法”形象,告诉人们摩托车也可以给人带来安稳、踏实的体验,本田在20世纪60年代的广告宣传上用了这幺一句话:

“在本田(摩托)上遇到更好的人。”

除了工业发展原因,政策也是决定日本机车文化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不同于汽车,日本摩托车不需要交停车费,从性价比上,年轻人会更倾向于选择摩托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此外,在日本骑不同排量的摩托需要考取不同等级的驾照,如此筛选下来,最终能骑车上路的骑手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和管理的。和日本一样,大多数欧洲国家将摩托车的实用性排在了首位,在欧洲摩托车市场,人们会更专注于尖端技术研发和摩托本身的安全性、实用性,而不是在外观上做过多的创新。打个比方,你很少看到宝马、杜卡迪和凯旋等欧洲品牌会去掉安全设备和消音器。

马柯 驾驶BMW S1000RR骑行可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也可以让人忘却很多烦恼,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压力释放后的满足感。上:《罗马假日》剧照里的VESPA小型摩托车。

1946年,《罗马假日》风靡全球,赫本驾驶的那辆踏板车就是来自意大利的VESPA,一经面世,这款小型摩托车就掀起一股热潮。与意大利人骨子里的浪漫一样,意大利机车文化追求的是随意、浪漫和闲适。不过意大利也曾短暂流行过一种叫作“mod”的改装风格,这种起源于英国的改装风格往往以VESPA为载体,在车身布满大灯和反光镜。不过如今,几乎没有人再去选择这种略显“浮夸”的玩法。

如果说mod文化太小众,那起源于英国的Café Racer算得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摩托车文化之一。50年代,摩托车骑士们喜欢聚集在特定的咖啡馆聊天,其中最着名的咖啡馆叫作ACECafé(黑桃咖啡馆),这批聚集在咖啡厅的车友们常常会玩一种友谊竞速赛:从一个咖啡馆出发到下一个咖啡馆,比谁能更快返回。获胜方被称为“ACE Café Racer”。

由此,形成了以“Café Racer”为中心的英式摩托车文化,而黑桃则成了这一群体的标志性符号。

不同于其他改装文化,Café Racer并没有特别统一的改装风格。一个比较普遍的特征应该是单人座椅、高脚踏、窄长的油箱和分离式车把,更低的分离式车把能够让摩托车手保持更低的骑行姿势,减小风阻以获得最大的速度。这里面具有代表性的有凯旋(Triumph)的邦纳维尔(Bonneville),本田(Honda)的CB750和川崎(Kawasaki)的Z1。

Café Racer文化盛行时期的英国摩托车手们。

和大部分改装文化一样,Café Racer也在追求极致的速度,但由于防护措施不足等原因,高发的事故率让Cafe Racer变成了一种地下文化。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Cafe Racer也影响了现代运动摩托的外形,Cafe Racer的出现让摩托车厂商们意识到风阻系数对速度影响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在摩托车车头安装全罩或半罩式导流罩以寻求速度最大化。

1962年,Cafe Racer的发展引来转机,伦敦一位名叫比尔谢尔·高德的牧师在自己的牧区为Cafe Racer机车手提供聚会地,并建议他们行善,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59Cafe Racer摩托车俱乐部成立的契机。

早期摩托车的演变史

关于摩托车最早发明者颇有争议。不过,由美国波士顿发明家Sylvester H.Roper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蒸汽驱动自行车,被认为是摩托车始祖之一。

世界上第一台配备内燃机的摩托车,1885年以“Reitwagen”的名义申请了专利,整车为木质结构,重量仅为50公斤。

1901年,赛车手Oscar Hedstrom为马瑟诸塞州Hendee公司设计了一辆摩托

车,第二年摩托车面世,该公司也就是后来的印第安摩托车公司。

哈雷戴维森于1913年生产的9-B型摩托车,搭载单缸500cc四冲程风冷发动机。

影坛机车风云录

成为一名合格的骑行者

在骑行活动和摩托车文化中,摩友们的穿衣风格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摩托车文化的标志性风格。从头到脚的武装,安全第一,炫酷亦不能少。尤其在哈雷骑手的眼中,可以尽情展现不羁个性。

皮衣厚重而粗糙的皮革质感,崇尚原始,是哈雷机车族的文化象征。

腰间配上一条粗犷的裤链,起画龙点睛之笔的配饰,却能显得气场十足。

护甲、护膝、护具还有头盔,是保护你骑行的重要安全装备。

作为美式复古的代表,牛仔裤搭配粗狂的皮靴,最能突出哈雷机车族的特点。

真皮夹克Affliction

T恤、皮带牛仔裤、带裤链皮夹包

均为哈雷戴维森

演员刘帅良

作为一名演员,可能一年到头有10个月都在外拍戏,很多时候感觉自己与世绝隔。当骑上摩托车,我会觉得很享受,因为这一路很有生活感,那个时候我就会感觉自己的生活和身边其他所有人一样。

咖啡骑士知多少

凯旋Bonneville T120

1200cc的排量,80马力的输出,造型复古但性能从未落伍。

本田CB-750

传奇般的四缸机车,外观雄壮,大巧不工,声浪尤为悦耳。

川崎Z-1

荣誉满身的Z家族鼻祖,也是首台使用双顶置凸轮轴系统的日系大排。

Moto Guzzi V7 II Racer

配备了ABS防抱死和自动循迹,在当年极富科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