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文平

“神存富贵心陶然,诗文歌咏舞蹁跹。蔬食饮水传世久,寻常人家有清欢。”这是全国最美家庭孙守云家庭的文学宣言。

古稀老人逆袭写作

孙守云是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人,和老伴林修文育有一女三子。随着儿女们各自成家,本来热闹的一家人只剩下孤独的老两口朝夕相对。

两位老人最高兴的就是过年那几天,儿女们全家回来团聚。煎炒烹炸后,大家围坐餐桌前品尝美食;欢声笑语中,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家常。孙守云非常珍惜和子女们相处的时光。可随着归期临近,她开始偷偷抹眼泪。每次面对别离,全家人都要经受一次心理上的折磨。

2018年春节,当全家人再次团聚时,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当教授的大儿子林超然提议:“我们不能时刻守在父母身边,不如用写作的方式来精神聚餐。”他创建了一个家庭公众号,鼓励全家人通过写作来进行沟通,不限文体,不限思路,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来书写。

姐弟4人积极响应。母亲孙守云起初心存疑虑:“我都快60年没拿笔了,怎幺写文章?”可看到几个孩子相继在家庭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就连对写作没有兴趣的老伴林修文也架不住儿子的鼓励,勉为其难地完成了一篇,她有点坐不住了。正好林超然又打电话来催稿:“妈,全家六口人,就剩您没发表作品了。前几天,您和我说起当年戒烟的经过,说得特别好,写出来就是一篇文章。”

于是,孙守云鼓起勇气,拿起笔,写了一篇《戒烟》:“……我决定戒烟了。大儿子说:‘既然戒烟,这烟笸箩就没用了,我去扔掉,免得您看见闹心。’我说:‘扔了吧。’大儿子扔之前还不太放心,又问了几次,我都说‘扔了吧’。正是冬天,他不但扔了,还在冻地上把纸糊的烟笸箩摔个稀烂。孩子们在家,我忍了些天。等他们上学一走,家里空空荡荡,我像丢了魂儿一样。我跑去把烟笸箩那些个碎块儿都捡回来,一块儿一块儿地拼上,用麻线一针一针缝好,再里里外外拿纸糊上几层,我又有烟笸箩了……”

烟笸箩是东北农村家庭装烟叶的用具,孙守云通过这个小细节把自己戒烟的过程写得栩栩如生,让人忍俊不禁。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孙守云的文章发到公众号上后得到很多好评,还有不少打赏和留言。最让她激动的是,没过多久,居然有报纸发表了这篇作品。

这下子,老人的写作热情顿时高涨起来,一发不可收。她虽不懂什幺章法、技巧,可她写出来的文章却有很多人无法企及的生动自然。一位教授评论孙守云的文章时写道:“最从容的文字跃动,最畅快的情感流淌,像村边那条清清的小河,沉静、鲜亮,与阳光聊天。悠悠岁月中寻常百姓的寻常生活、寻常婚姻、寻常爱恨——过日子,内蕴的是咱老百姓的善良和情义,折射的是时代的风云和进步。”

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认为孙守云一定有很深的文化造诣,要不怎幺能写这幺多文章?事实上,孙守云连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因母亲去世,她不得不辍学接手家务。这成了她终身的遗憾。

尽管没有机会到学校学习,孙守云却喜欢看书。1962年,在家务农的孙守云和小学老师林修文结婚。三年后,按照当时政策,林修文去了离家2000多里的地方当兵,只能靠书信保持联系。但是,公公和婆婆都不识字,收到信后,还要找人写回信。时间一长,公公不好意思再麻烦人家,唉声叹气道:“不识字太难了,怎幺办?”孙守云见状,主动说:“我可以练字,等学会了给修文回信!”

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孙守云就起床在煤油灯下开始抄字,第一天抄50个,第二天抄100个。她白天干活儿,晚上练字,坚持两个月后,竟学会2000多个汉字,给丈夫写了第一封信。林修文收到信后很吃惊:“语言表达清晰,还没有错字,这样的信我都写不出来。”公公更是高兴坏了,直夸她了不起。

林修文复员后继续做老师,工资不高却特别忙,孙守云一人承担起所有家务。为了赚钱补贴家用,她除了下地干活儿,还养猪、孵鹅、编织箩筐……她学什幺像什幺,每件事都不落后于人。

偶有闲暇,孙守云喜欢为孩子们读书。《红楼梦》《水浒传》等名着里的故事,每个孩子都耳熟能详。正是在母亲的影响下,4个孩子都非常热爱文学。他们从小的娱乐方式是比赛背古诗,谁输了就要帮家里多干活儿。

凭借勤学不辍的精神,4个孩子中有3个考上了大学。有人问孙守云:“孩子们这幺优秀,你是怎幺教育的?”孙守云总是直爽地回答:“我哪有空儿教育?”的确,她从来没有说教过,但在孩子们心目中,母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精神“聚餐”点燃创作激情

孙守云写了几篇文章后,发现自己每天早晨头脑最清醒,便坚持凌晨4点起床写作。林修文因为脑梗死导致半身不遂,起床比较晚。有一次,孙守云有两个字不会写,想问问老伴,林修文却迟迟不醒。孙守云急得直掉眼泪,干脆拿本书坐在卧室门口等。后来实在等不及,就假装咳嗽。林修文醒来,说:“咳嗽这幺厉害,吃点药吧!”“你醒了就好,我有字不会写。”孙守云赶紧扶老伴坐起来,帮他穿好衣服。

看老伴对写作这幺执着,林修文深受感染,也开始早早起床写作。就这样,无数个清晨,两位老人端坐在桌前,时而冥思苦想,时而挥毫泼墨。林修文半边身子不灵便,无法用左手扶案。为了防止纸张滑动或戳破,孙守云准备了很多硬纸壳,让他用一只手托着硬纸壳写。

渐渐地,两位老人成了“林记出品”的主笔,保持两周更新一篇公号文的频率。见父母这幺努力,儿女们也不好意思偷懒了,儿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都加入了写作队伍,连儿媳的母亲一家也开始为“林记出品”写文了。

有人曾经问孙守云:“你家这幺多孩子,有没有闹矛盾的时候?”孙守云有些“凡尔赛”地说:“他们哪有空儿吵架啊,都在忙着写文章呢!”的确,大家虽然各自忙碌,但现在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从中感受岁月的安好,享受亲情的抚慰,家人关系反而更加亲密。

这种精神“聚餐”的亲情维系方式不仅影响了林家亲戚,还让很多朋友受到启发。在孙守云的带动下,“林家军”从最初6人扩大到18人。“林记出品”都是精品,几乎所有原创作品都被国内报刊发表。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青葱少年,这家人以“林家写,写林家”的别致方式,忆家事、说人生、谈写作、论文艺,让文墨飘香的家风弘扬四方。2020年12月,孙守云家庭被全国妇联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