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永平

屏风是一种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有单扇,也有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早在西周,天子的专用器具里就出现了屏风,它象征着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而后,随着时间推移,屏风除了防风、隔断、遮隐的用途,还具备点缀环境和美化空间的功能,逐渐被广泛使用,开始成为古人室内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屏风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类“袖珍”屏风——插屏,就是专门放在古代文人案头的。

插屏,通常又称为“砚屏”,常用于几案上的摆设,材质多样,一般有缂丝、竹雕、紫檀、青白玉、镶嵌瓷板、名贵木材等。玉插屏始于东汉,盛行于清代,由玉屏和硬木屏座组合安装而成。此类插屏主要置放在砚台边,用以遮挡风尘以防砚台中的墨被吹干,同时插屏还可作为几案上的摆设,用来装饰家居。渐渐地,玉插屏的功能从实用发展为装饰,材质日趋多样,形制日趋精美。

明清文士尤其喜爱插屏,一张上好黄花梨的书案上,摆放一座精雕细琢的插屏,不仅体现了主人的风雅和品位,也低调炫耀了自身财力。

武汉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明代镂雕花鸟纹寿字玉插屏,造型为长方形,长7.9厘米,高6.9厘米,底座为红木质结构。玉质方面,采用白玉镶嵌。明清时期玉插屏多使用软玉制作,多以白玉为主,寓意洁白无瑕。纹饰方面,玉插屏主要以组合纹饰出现,单独纹饰较少,纹饰的题材多样,主要有山水、人物、花卉、诗词等,这件玉插屏以组合纹饰出现,融合了兽、鸟、花、文字等多种题材。屏心正面正中雕一“寿”字,四周饰以蝙蝠、喜鹊、仙鹤、玉兔等动物穿行莲花之间;反面雕卷叶纹,镂雕有“福”“寿”和兔、鹤等吉祥动物,寓意长寿有福。工艺方面,屏心采用镂雕技法,又称“镂空雕”,匠人将材料局部或大部分剔空,以镂空的空白部分和预留的实体部分虚实相衬,表现出纹饰图案或造型轮廓,这种雕刻方法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立体,让玉器能够360度全方位呈现。

这件玉插屏不论屏心还是屏座,两面都饰以复杂的浮雕图案,力求和玉片浑然一体,就连边角都打磨得特别精细,整体装饰体现繁缛之风,给人一种富丽堂皇、典雅大气的艺术美感,当属兼备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绝佳文房用具。它不仅仅展示了明代造物艺术的精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阶层追求文化品位的最佳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