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玉

大陆市场经济发展较晚,最近几年接班问题才开始显现。而在香港,那些如雷贯耳的城中富豪,其财富爆炸大多始于五六十年代。到如今,企业都开始遇到“三代”的问题了。

与内地民营企业家一样,绝大多数香港富豪也希望“子承父业”,管理权交予职业经理人或“捐身家”等西方经验并未被广泛接受。除非像邵氏,邵逸夫打下的江山——邵氏兄弟和无线电视(TVB),因为家族无人愿意继承而授予第三方。这种情况并非没有,但终究是少数。

但是,在我看来,香港与内地的差异仍大于相似。首先,内地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继承人“自动当选”,而港商通常在多位子女间制造竞争,有所拣选、分工。这也解释了为什幺香港不时曝出豪门“争产”新闻。也有人说,多位子女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让家族生意榕树式壮大,是港企发展的动力和特色所在,比如恒地李兆基的两个儿子,分别负责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

第二,香港富豪代际间价值观、理念冲突不算尖锐。在社会经济制度层面,香港保持了连贯性。即便两代人有代沟,也仅限于生活方式、婚恋态度等,做起生意来,仍然还是稳定的市场规律起作用。不像大陆,很多“一代”苦于无法将手里的政商资源传给下一代。

第三,香港家族企业“现代化”先行一步,股权与组织架构设计与时并进,而且在健全的法治下,对“外贤”或职业经理人接受度较高,管理层交接时抗震能力自然也就更强。

九龙仓和会德丰属于“船王”包玉刚家族,二代掌权者是包的女婿吴光正。2015年,吴光正全面退休,为他仅36岁的儿子吴宗权铺路。新世界同样已传至第三代,郑裕彤的孙子郑志刚同样是30多岁就参与集团运作,尖沙咀K11是其代表作,作为“文艺青年”的他将商场和画廊结合。

吴宗权、郑志刚,还有华人置业刘鸣炜、霍英东集团的霍启山……他们走过的路其实都是“套路”:留学欧美名校,先在顶尖投行或律所偷师,数年后回到家族企业,筹组新部门、子公司或牵头全新投资项目,以获取类似创业的经验,同时身边有老臣子“辅佐”……

成功的交接是相似的,失败的交接各有各的失败。很多人事后孔明:交接要尽早安排。问题是,交出资产、权位易,传下人脉、经验、信念难。我们大概都承认,香港不会再有第二个李嘉诚。要想“企业永续”,先得“家族永续”。“富二代”接班的问题,还得在“富一代”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