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莫

追寻达尔文在加拉巴哥群岛的足迹

达尔文的各种特质中,让他成为最伟大科学智者之一的,是他执着的个性。面对自然史中令人望而却步的问题时,达尔文会执着地挑战,直到解开秘密。达尔文的儿子弗朗西斯忆起父亲的性情:“以固执形容他的个性,似乎要比不屈不挠更好。不屈不挠难以表达他追求真理时那股近乎狂热的欲望。”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史学家苏洛威在他的着作中,突显了达尔文固执的天性,披露了达尔文如何建构起进化论的真相。达尔文的神话是这样的:他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从雀鸟喙和象龟甲上发现天择的机制——每一个物种能适应的食物类型或岛屿生态系都是唯一的,于是他就这样成了进化论者。这个说法随处可见,吸引了众多旅客拜访进化论的圣地,重踏科学圣人达尔文的足迹。

2004年6月,我和苏洛威就这幺做了,我们花了一个月追寻传说中的达尔文足迹。苏洛威是一位有洞察力的科学家,但在我们为了重构达尔文勘查之路前,我还不晓得他是一位勇敢的田野探险家。赤道上的太阳是多幺令人汗流浃背,而且几乎没有可饮用的水源,我们背着30千克的水,没多久就膝盖弯曲、背部紧绷。再加上每天花好几小时穿越干燥、浓密、刺人的植被,田野工作的浪漫很快就消失了。

但越是艰苦,苏洛威就变得越坚毅。实际上,他似乎还颇为享受艰苦的处境,这让我瞥见了达尔文的专心致志。圣克里斯托巴有一处达尔文称之为火山口区的地方,那里活像月球地表。我们攀越尽头时,真是累垮了——我们完全筋疲力尽、肌肉颤抖,而且脸上和双手都已大汗淋漓。但达尔文对同样的路程,却只是形容为长途散步而已。

死亡弥漫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动物的尸骨散落四周,随处可见。植物长得粗糙又杂乱。干燥、枯萎的仙人掌,以锋利的叶刃将荒芜的熔岩地貌点缀得如此残破。许多人在这里死去,从几个世纪以前搁浅的海员到近年来旅游热之下的旅客都有。几天下来,我对孤立和生命的脆弱有了深刻感受。食用水和可食绿叶的珍稀,增加了生物存活的危险。岛上的生物靠着它们适应辐射的皮肤而存活下来,这是几百万年来天择的结果。我一生作为创世论与进化论争议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深深被这些岛屿上如此清晰的答案所打动:智能设计的创世论是荒谬的。那幺,为什幺达尔文离开加拉帕哥斯群岛时仍是创世论者?

苏洛威分析了达尔文的笔记和期刊论文后,认为达尔文接受演化事实的时间,应该是在1837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那时他与杰出的英国鸟类学家古尔德会面,而古尔德研究过达尔文从加拉帕哥斯群岛带回的鸟类样本。而且,古尔德还取得了来自南美地区博物馆的鸟类收藏,那地方是达尔文没有去过的。古尔德修正了一些达尔文在分类学上所犯的错误,并且向达尔文指出,虽然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陆鸟是该群岛所特有的,但它们有明显的南美特征。

苏洛威下结论说,达尔文与古尔德会面后就相信:“毫无疑问,加拉帕哥斯群岛各岛屿上相似而不同的物种,一定是演变的产物。”原以为牢不可破的物种屏障最后还是破了,起码在达尔文的脑海里是如此。1837年7月,达尔文开始写他第一本论物种演变的笔记,他在笔记中写道:“3月来自南美的化石,以及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物种,给了我很大的冲击。这些事实是我一切观念的起源。”到了1845年,达尔文自信他的数据已足以把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物种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发展成理论。他说:“群岛是个自成一国的小天地,或者宁可说是美洲的一颗卫星,它衍生了少量的殖民地居民,又接受了它本土产物的一般特点……因此,在时间和空间上我们似乎已接近伟大的事实——在这土地上首次出现新物种,这是神秘中之神秘。”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与生物学史上其他理论相比,达尔文的理论更能有效而广泛地解释各种不同的事实。正如达尔文解释:“也许该这幺说,天择是每一天、每一小时都在仔细查看世界上每一种变异,就算只是最轻微的变异;天择寂静无声、不知不觉地运作,不管何时何地都是机会。”

朝圣之旅第五站

会合点5:

欢迎旧大陆猴!

时间:

2500万年前,新生代渐新世。

地点:

非洲的森林。

加入者:

旧大陆猴,包括接近100种非洲疣猴、叶猴和狒狒。共同祖先5是我们150万代前的曾祖。

形貌:

看看身后,你已经开始出现尾巴了!以我们最为熟悉的狒狒为例,是灵长类中次于猩猩的大型猴类,体长50厘米~114厘米,尾长38厘米一70厘米,体重14千克~41千克;头部粗长,嘴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齿长而尖,具颊囊;体型粗壮,4肢等长,短而粗,适应于地面活动;臀部有色彩鲜艳的胼胝;毛呈黄色、黄褐色、绿褐色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较深;毛粗糙,颜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颜面周围、颈部、肩部有长毛,雌性则较短。共5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个别种类也见于阿拉伯半岛。

习性:

栖息于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更喜生活于这里较开阔多岩石的低山丘陵、平原或峡谷峭壁中。主要在地面活动,也爬到树上睡觉或寻找食物。善游泳。能发出很大叫声。白天活动,夜间栖于大树枝或岩洞中。食性为杂食,食物包括蛴螬、昆虫、蝎子、鸟蛋、小型脊椎动物及植物。通常中午饮水。结群生活。每群十几只至百余只,也有200只~300只的大群。群体由老年健壮的雄狒率领,内有专门眺望者负责警告敌害的来临,退却时,首先是雌性和幼体,雄性在后面保护,发出威吓的吼叫声,甚至反击,因力大而勇猛,能给来犯者造成威胁。每天的觅食活动范围达8千米~30千米,主要天敌是的。无固定繁殖季节,5月~6月为高峰,孕期6个月~7个月,每胎产1仔。野生寿命约20年。

智慧:

饮其血可以见鬼,力负千斤,笑辄上吻掩额,状如猕猴。作人言,作鸟声,能知人生死。

狒狒是东非大裂谷特有的灵长类动物。据动物学家介绍,“人与狒狒之间的进化差距很大。大约3000万年以前,狒狒遵循的是与人、黑猩猩不同的进化途径,它们没有语言能力。过去,狒狒被认为几乎不具有推理能力;然而,在2001年底,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狒狒有完成复杂抽象推理的能力。这是人类首次发现非人类及非猿灵长类动物具有这种复杂的能力”。

社会行为:

狒狒属于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根据科学研究发现,由喜欢聚堆交流的雌狒狒生育和培养的孩子,其生存率特别高。

狒狒的善于交际对自己的家族或遗传基因的兴旺具体能起什幺作用仍是个谜。但有对狒狒的研究数据表明。狒狒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相互间梳理皮毛和降低心率跳动次数,即缓和心绪,而且能促使脑内物质内啡肽的分泌加快,以消除紧张。

心理学家根据以往的观察资料还发现,当雄狒狒面对危险时,不是以同样威吓的方式回报对方,就是逃之夭夭,而雌狒狒面临危险时,会向伙伴们发出求救信号。前不久,《科学》杂志也发表了有关雌狒狒这一临危处置方式的研究成果。

自然界中的狒狒大多比较好斗,因为对外比较团结,所以是自然界唯一敢于和狮子作战的动物。一般3只~5只狒狒就可以搏杀一只狮子,作风十分果敢、顽强,所以动物园的说明文字都亲切地称狒狒为:勇敢的小战士!

与人类关系:

古埃及人和法老都称狒狒是太阳神的儿子,因为每天清晨都是狒狒第一时间全体迎接太阳的升起,十分虔诚!

朝圣路上的现生物种总数: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