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果尔扬基

长期以来,富拉基亚人一直被视为野蛮人。但是,近20年在巴尔干半岛发掘出来的文物反驳了这一观点。在特洛伊文明鼎盛之前,这里就制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精美黄金制品。当地建在山顶上的一座寺庙比雅典卫城还要大。

这些发现证实富拉基亚人的文明可以与米诺斯、迈锡尼和特洛伊的文明相媲美。特洛伊城甚至可能是富拉基亚人的一个移民区或海外的商贸站。

青铜器时代的黄金

保加利亚的土地下隐藏着不少的秘密。有时候,这些秘密的发现纯属偶然。2004年,几位考古学家在普罗夫迪夫市郊区的索波特看到一位女店员的脖子上挂着一条细金链,上面穿着几颗罕见的玻璃珠。他们感到十分惊奇——这座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竟然藏着自己老早就想寻找的东西。经过一番询问,他们得知这位妇女的丈夫在一次耕地时,拾到了几粒漂亮的彩色玻璃珠,就穿成项链送给了她。通过这件事,考古学家的目光被引向了离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120千米处的一个叫达别的乡村。2005年,保加利亚的考古学家开始对在这里发现的10座古坟进行了考古挖掘。3年来,他们一共挖掘出2.5万多件黄金制品,有小指环、圆盘、螺线、圆筒等,还有很多彩色玻璃珠。

类似的发现在这些地方并不罕见。历史上,这里就是“古希腊金库”的一个“分部”。但是,在达别附近发现的埋葬品数量特别多。尤其让人震惊的是,这些东西是属于公元前3000年青铜器时代的,是考古学家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黄金制品,其数量之多、工艺水平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了这些直径只有一二毫米的玻璃珠,没有发现一丁点瑕疵。之前,考古学家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达到这幺高的工艺水平的。难道那时的珠宝匠就已经懂得利用黑曜岩制成的放大镜加工东西了吗?当然,这只是个猜测,因为在这里连一片黑曜岩放大镜也没有找到。

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一发现证实当时这里的手工艺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居住在这里的人已经拥有很高的文化程度,甚至可以说,富拉基亚社会在那个时代已经存在严格的职位等级制度。尤其让考古学家关注的是一把用金铂合金铸成的匕首,在目前保留下来的文字材料中,考古学家尚未发现有此类记载。铂是一种稀有金属,硬度很高,加工起来十分困难。这把匕首的刀刃至今依然像剃刀一样锋利。它是首领或高级祭司才可能拥有的东西。问题是,它是在什幺地方制造的?

不久前,考古学界还认为,在公元前3000年中期,特洛伊是黄金制作的中心。但在达别附近发现的黄金宝藏的年代要比特洛伊的还久远,而且饰物的品质不比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1822—1890)找到的逊色。保加利亚的考古学家万涅雅·福尔因此提出一个问题:“特洛伊是否就是富拉基亚人的移民区?”

在特洛伊居住的到底是谁呢?是否就是富拉基亚人呢?顺便一提,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富拉基亚人被描写成特洛伊人的盟友。

我们还可以列出在这里挖掘出的另外一些重大发现。

1956年至1959年和2000年至2007年间,在靠近大特尔诺沃(位于保加利亚中北部,曾是保加利亚首都)的地方,考古学家发现了44件黄金饰物,主要有手镯、戒指和辟邪物。它们是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制作的。

1924年,在普列文市的万尔齐特拉纳村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批黄金饰品。其纯金总量达到了12.5千克,有6个金容器(其中最大的一个重4.5千克)和7个金盖子,均属于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的物品。

2007年出土于距索非亚200千米的斯利文郊区的一个黄金面具特别引人注目。它被埋在一座公元前4世纪的古墓中,死者估计是一位富拉基亚的首领。制造这个面具耗用了近500克黄金。负责这次挖掘的考古学家盖奥尔基依·基顿夫认为,它比着名的“阿伽门农面具”还要精美。

考古学家在距离达别宝藏地500米处找到了一处居民点,可能是古代首饰匠的居住地。目前,在这个“金镇”进行挖掘的考古学家对这些神秘的古坟的主人各持己见。这里有一大批黄金物件,却没有豪华的墓葬仪式遗迹。难道这是些类似中国衣冠冢的假坟墓?这里可能只埋葬着装饰物,然后压上石块再在上面用土堆成土丘。这些黄金是祭品吗?富拉基亚人供奉的到底是些什幺神呢?

没有神名的“伟大的众神的母亲”在富拉基亚人的万神的庙宇中占据首要地位,而她在希腊化身为动物和狩猎的保护神——阿尔忒弥斯。在古老的年代,还有用人来献祭神的现象。富拉基亚人习惯在山顶上念神母的名字。

永远跟随在她身边的是她的儿子——萨格列依,在许多方面与希腊酒神狄俄倪索斯类似。但是他还有其他身份:一个是萨巴茨亚神,被视为太阳神,如同希腊的阿波罗太阳神;另一个是霍顿罗斯神,就像希腊那些冥府的神灵——闪灵神的发音。

不能不提的是,希腊着名的神话歌手俄耳浦斯——富拉基亚神的后裔,被视为富拉基亚人之王。保加利亚的考古学家尼科拉亚·奥芙洽罗娃及其同事认为,他确实是富拉基亚部落的首领,这个部落居住在罗多彼山岭(位于希腊东北部与保加利亚南部边缘)和巴尔干半岛东部山区。该部落的其他统治者也将自己说成神的后裔,是“伟大的神的儿子的儿子”。他们既是富拉基亚人的首领,也是他们的祭司。在执行其职务时,他们要发表神圣的宣言,这些誓言今天还能看到。然后,伟大的神母,正如他们理解的那样,赐下象征权力的花环、权杖或形如犄角的盛酒器——牛角杯。

“野蛮人、醉汉和强盗”的神庙

公元5世纪,古罗马作家玛克罗勃依宣布,他在一个山顶上发现了一座椭圆形的庙宇,可能是富拉基亚人的重要神庙。在寻找它时,考古学家在罗多彼山高470米的岩石山体上发现了一个要塞遗址。长期以来,这座卫城被认为是中世纪的建筑物。1979年至1982年,考古学家开始对这里进行首次挖掘,发现了罗马和富拉基亚人的遗物,最早的遗迹被认为是8000多年前的。2004年,以尼科拉亚·奥芙洽罗娃为首的考古小组开始对它进行了重新挖掘。奥芙洽罗娃认为,这里就是史前巨石文化的中心,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大的一个石器时代居民点。从这里的高处往下看,眼前展现出一幅无比壮丽的景象。

7000年前,他们专门在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崖上挖出深坑,放置各种贡品:陶器、箭头、燧石刀和不大的女性雕像。奥芙洽罗娃将来到此地的人称为“石器时代的文明人”。他们还不用石头刻画巨大的神像,只是将周围的山岩作为偶像崇拜。

在这个时代,这里就已经修建了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神庙。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木结构的、涂着黏土的围墙遗迹。在当时,这些人只是到这座石岩上来的畏怯的外地人。从出土的青铜工具来看,他们已经具有系统地削平岩石块的能力。公元前3000年,经过他们的努力,这里出现了神庙综合体,包括一些建筑物。之后,这里进一步发展起来,山的四周也有了建筑物。这里成为考古学家目前已知的、富拉基亚文明的最古老的中心,他们将其称为“别尔别尼坎”。这里建起的石头宫殿,要比被称为色雷斯卡赞勒克帝王的山谷中发现的居民点早1000年。

“别尔别尼坎”这个称谓在拜占庭时代才出现。奥芙洽罗娃在自己的着作中对这个遗址做出“别尔别尼坎——石器时代的文明”的推断。按照古希腊的叫法,“别尔别尼坎”即“别尔卡门”。这是富拉基亚人的词汇,翻译过来是“山顶要塞”。在所有的中世纪地图上,都将这个地方标为“别尔卡门”。因此,学者说到“别尔卡门”和“别尔别尼坎”时,都是指这座城市。

公元前1000年是别尔别尼坎文化的巅峰时期,它成为色雷斯国在罗多彼山的最大的移民点。这个城堡占地12平方千米,比雅典卫城还大,拥有宫殿和几座供居民居住、生产用的建筑物。这是巴尔干半岛以及整个希腊最大的一座神庙。

其中一个主要的部分,就是椭圆形的大厅,直径为35米,建于公元前2000年(2002年才被发掘出来,因为在公元5世纪,天主教徒进入这座神圣的大厅,用土掩埋了它)。通往大厅的阶梯高约100米,宽三四米,是直接在岩石上凿出来的。到此的人跪拜在天空中威严地移动的太阳神。大厅中央耸立着椭圆形的石祭坛,直径约为2米,上面还保留着烟熏过的痕迹。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想象祭品在这里燃烧的场景。与祭坛连在一起的是一块长方形空地,可能是主持宗教仪式的祭司们站立的地方。根据奥芙洽罗娃的推测,该神庙专门供奉富拉基亚人的主神——希腊人将它误认为狄俄倪索斯。希罗多德曾描写过富拉基亚人的“神托所”,指出它位于雪山顶上,那里的斜坡长着茂密的树林。

青铜器时代的后期,也就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城堡周边已经有大约50座神庙和住所,其中一些被嵌在6米高的岩石下面。

如今,整修过的主要建筑——祭坛大厅,面积为25米×7米。其建筑风格与特洛伊、迈锡尼和提林斯城的宫殿中央大厅相似。提林斯城的皇宫也有竖立着的圆形石头祭坛,这也证实了国王既是这里的统治者也是祭司。

正如考古学家推测的那样,别尔别尼坎不仅是富拉基亚的一座重要的神庙,也是他们的首领兼祭司的府邸,是色雷斯的首都。

根据别尔别尼坎出土的文物,如陶瓷,考古学家得出结论,当时这里的人最早祭拜太阳神。在青铜器时代,祭拜太阳神的仪式从这里推广到希腊、特洛伊和克里特岛。在一件别尔别尼坎出土的容器上,可以看到上面有五条射线的圆——这是太阳的象征,形如“卐”。还有一个容器上展示的是一个舞台,7个人(可能是我们还不知道的古代神)围着太阳神跳舞,他们的手是树叶,头是小的太阳圆面。这个容器的年代被确定为公元前18世纪,是从外地运到别尔别尼坎来的。考古学家猜测,它可能来自马尔马拉海岸。这件容器和其他一些发现,让人联想到富拉基亚人对外商贸和文化交流的情况。这里出土了一些特洛伊的大高脚杯。这种精美的高手柄容器,如果不是从特洛伊运来的,便是按照特洛伊的产品仿造出来的。还有一件东西——石头表格,是在1982年发现的,证明富拉基亚人与克里特人之间有密切关系。石头表格上出现了类似线条的字母A。要知道,A是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在克里特岛流行的字母。

近年的考古发现为世人揭开了别尔别尼坎文化各个方面的情景。这里还是主要的金属加工中心。2006年挖掘出的锻造斧子的模具、坩埚、箭头和金属铰链,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文物都属于公元前13世纪,正是青铜器时代末铁器时代初。在这一阶段,东地中海(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亚述、腓尼基、希腊等)最辉煌的文明消失了,其衰落的原因是自然灾害和“大海人”的入侵。同一时期,因多利亚人的入侵,迈锡尼文明被毁灭,希腊历史进入所谓的“黑暗年代”,无论是实物还是文字记载,几乎均未保留下来。但是,这些天灾人祸对富拉基亚文明没有任何影响,相反,还促进了它的发展。

公元1世纪,罗马人完成了对巴尔干半岛的侵略。他们在原本属于别尔别尼坎神庙的土地上大兴土木,修筑大量房屋,并根据他们的城市标准将这里改造成现在的样子。他们建起了4层楼高的堡垒,派罗马士兵在里面守护。他们还在山的周围围起了坚固的墙(墙体厚2.8米),在围墙内建造了民房。公元15世纪,罗马人把那座被视为异教神庙的最大的庙宇改造成了天主教堂。

这是别尔别尼坎考古工作的初步结果。在公元前2000年,富拉基亚人就有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明,还对希腊小亚细亚和克里特文明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近10年来的考古发现证实,学界原本所持的“开化的人生活在希腊大陆、小亚细亚和爱琴岛,而在巴尔干半岛的北方居住的是蛮夷”的观点是错误的。在青铜器时代,被希腊人称为“野蛮人、醉汉和强盗”的富拉基亚人创造出的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毫不逊色。在古希腊的黑暗年代,富拉基亚文明也没有消亡,一直发展到古希腊罗马年代。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迁移到巴尔干半岛后,富拉基亚文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关它的历史还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了解。富拉基亚文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