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驰

在纽约曼哈顿林立的高楼和纽约湾的出海口间有一座自由岛,岛上矗立着一尊蓝绿色的铜像,“她”头戴冠冕,右手高擎火炬,这便是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自1886年起,这尊全称“自由照亮世界”的雕像便屹立在海天之间。自由、独立、机遇、和平……很快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自由女神像俨然成了这些抽象名词的具象代表。

自由女神像

当世界各地的移民远渡重洋,来美国寻找前程和出路时,在漫长的航程接近尾声之际,面朝他们的自由女神像总是首先带来终点的希望。不过这些新移民将要前往的是距自由女神像不远处的埃利斯岛。作为美国曾经最大的移民检查站,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叶,超过1200万移民在埃利斯岛上登记,并通过体检和审查入境美国,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自1990年起,岛上的主楼已被开辟为移民博物馆,记录着当年的希望、疲惫、担忧、无奈和憧憬。

如今的自由女神像与埃利斯岛同属自由女神像国家纪念地,归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为美国417处国家公园体系单位之一。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埃利斯岛被列入《美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照耀世界:自由女神像

在纽约曼哈顿半岛最南端的炮台公园中,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耐心地排成两三百米的长队。队伍向前行进得极慢,却几乎看不到有人放弃,大家都在等待登上前往自由岛的渡船。由于自由女神像国家纪念地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其他船舶不得在自由女神像所在的自由岛上停泊,因此要想上岛,唯有乘坐公园管理局指定的渡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等待,笔者随人流进入为安检而搭建的临时建筑,通过机场式安检后,终于上了船。

这天风寒甚重,迎风的船头虽然视野开阔,却让人难以消受,因此大家都选择躲在船舱中。大约10分钟后,自由女神这座几乎世人皆知的地标终于近在咫尺了。虽然形象并不陌生,但当这座高46米的淡蓝绿色铜像如此真切地出现在眼前时,整艘船都沸腾了。有人贴着窗户,似乎想让自己靠得更近些;有的人更是按捺不住,直接冲向船头,仿佛风寒瞬间消失了。轮渡从铜像的左后方慢慢绕到前方,自由女神的仪态便清晰可见了。“她”雄踞在基座之上,代表着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头戴具有7道光芒的冠冕,一袭罗马式长袍直坠至地。“她”右手伸直,高举着一把永不熄灭、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怀抱着《独立宣言》,封面上用罗马数字镌刻着这一宣言的签署日期:1776年7月4日。虽然从船上看不见,但笔者知道,她的脚旁散落着挣破的锁链和镣铐。“她”那遥视远方的坚毅眼神不知给多少看到“她”的外国移民、或是在寰宇一角受苦和挣扎的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建造自由女神像的构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北军取得胜利,美国成功废除奴隶制。法国法学教授兼政治家爱德华·勒内·德·拉沃拉叶看到自己对和平与民主的愿望在大洋彼岸成型,他提议以法国国家名义送一件礼物给盟国美国,以示祝贺与敬意。拉沃拉叶希望更多人关注美国取得的成就,也借此启发法国社会,让法国走上自由和民主的道路。

自由女神像设计者--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

这一礼物的设计工作落到了法国着名雕塑家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肩上。巴特勒迪参与过多尊爱国主义雕塑的创作,着名的“贝尔福雄狮”便是个中代表。这尊长22米、高11米的雄狮傲立于贝尔福堡垒之下,而这一堡垒的官兵曾在普法战争中抵抗围困长达3个月之久。什幺样的设计才能充分彰显自由和民主的主题呢?其实早在19世纪60年代,巴特勒迪便为苏伊士运河设计了一个巨型灯塔——这一灯塔是一位古埃及女性身着长袍、高擎火炬的形象,可惜这一设计最后并未动工。

巴特勒迪决定借用这一设计中的女性元素,创作一尊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自由的女性形象雕像。在当时的美国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女性符号:源于自主神而代表自由的女神,早在古罗马时期她便广受崇拜,美国的废奴主义者更是对她推崇备至。这一女神的形象出现在当时许多美国硬币上,连美国国会大厦的最高处也屹立着一尊她的雕像。巴特勒迪以自己母亲夏洛特为蓝本,设计了雕像轮廓鲜明的面部形象。整个塑像在造型上以简洁为主,凸显庄重和概括性。为了突出“自由”这一主题,巴特勒迪曾让自由女神手持一截被挣断的锁链,但考虑到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这样的形象恐怕会造成不适,便把锁链移到了自由女神的脚下。巴特勒迪曾对女神左手所持物品一时拿不准主意,后来才决定让女神怀抱一部法律文典。虽然巴特勒迪对美国宪法赞赏有加,但他最终选择了《独立宣言》,以呼应“自由”这一主题。

巴特勒迪与工程师斯塔夫·埃菲尔(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合作,决定用厚度仅为2.4毫米的铜片制作雕像的蒙皮,再在雕像内部用钢结构进行支撑。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雕像重量,这一高46米的塑像用铜仅27.2吨,用钢113.4吨;二来游客也可以进入中空的雕像内部,通过盘绕的旋梯进入女神冠冕中,一览山河秀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官网上称自由女神像是“人类精神的杰作……将艺术与工程通过全新而有力的方式融合的技术奇迹”。

自由女神像由法国负责设计和制作,而放置这一塑像的基座的设计和施工则由美国完成。经过漫长的筹款和建设,1886年10月28日,纽约为这尊名为“自由照耀世界”的雕像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游行队伍在途经纽约证券交易所时,许多交易员向窗外抛撒纸带,纷纷洒洒的纸带如雪花似银雨,营造出热闹非凡的喜庆气氛,而“纸带游行”的传统便始于此。在自由女神像上以及周围,还有多块牌匾和碑刻,其中便包括了美国女诗人艾玛·拉撒路专门为自由女神像创作的十四行诗《新巨人》。凭栏远望,远处曼哈顿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早已不是移民大潮涌来时的模样,但自由女神在风浪之上依旧保持着当年欢迎各国移民的姿态。

埃利斯岛: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检查站

埃利斯岛主楼

从自由女神像所在的自由岛北面眺望,不远处的海面上浮现出一个低平的小岛。岛上一栋栋样式统一的红砖建筑仅数层楼高,和背景中的摩天大楼形成鲜明对比,这座小岛便是埃利斯岛。1892~1965年间,1200多万名渡海而来的移民在兴奋地望见自由女神像后,便换船登上埃利斯岛,完成一系列登记、体检和审查后,才能被批准进入美国。这座小岛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检查站,如今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的先辈就是从这里开始编织美国梦的。

循着当年移民的足迹,笔者再次乘船,向埃利斯岛进发。如果从空中俯瞰,便会发现埃利斯岛几乎两侧对称,其中轴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中轴线上大部分都是一条水道,将岛分为两部分,两部分仅在西北部相互连接。其实最初的埃利斯岛比现在小多了,通过多次填海造陆才有了现在的格局。1855~1890年间的美国,对移民的登记检查还归各州自己负责,当时纽约州的移民检查站并不在埃利斯岛上,而是位于如今曼哈顿的炮台公园中。1890~1891年间,美国联邦政府才接管了移民工作。1892年1月1日,一座木质结构的移民检查站在埃利斯岛上投入使用,拉开了它长达73年的特殊历史。据说第一位通过这一新检查站进入美国的移民是一位名叫安妮·摩尔的爱尔兰女孩,她的父母早在两年前便已移民纽约,安妮这次就是来和父母团圆的。只有17岁的安妮在埃利斯岛上受到了官方的热情欢迎,并获赠一枚价值10美元的金币。

渡船徐徐驶入岛上的水道。下船走不了几步,一栋华丽而庄重的法国复兴风格建筑便立于面前。1892年投入使用的木质检查站才使用了5年,便毁于大火,这一红白相间的主楼便是为替代它而建的,其设计在巴黎世博会上还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自1954年埃利斯岛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岛上包括主楼在内的建筑群便不再使用,慢慢荒废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主楼进行了修复。1990年,这座当年的移民检查站以“埃利斯岛国家移民博物馆”的新身份重新开放。

向主楼走去,从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到不少移民登岛时还穿着民族服饰:穿方格裙的苏格兰人、头戴毛皮大帽的哥萨特人、身着长裙的吉普赛女子、脚蹬木屐的荷兰儿童、头戴白巾的阿尔及利亚人……穿过当年移民走过的大门,便来到位于主楼一层的行李室。作为博物馆展览的一部分,这里仍摆放着些许样式老旧的行李,还原出移民们入楼后做的第一件事:把随身携带的行李放在此处。接下来,移民们便要接受一系列检查和询问,等待他们的第一关便是体检。为配合体检,美国公共健康局在埃利斯岛上设立了美国海军43号医院,这曾是全美最大的海军医院,也被称为“移民医院”。军医们身着制服,逐一翻开每位移民的眼睑,查看是否有沙眼、结膜炎和白内障等眼疾。虽然沙眼在今天看来只是小疾,但当年有沙眼的移民则会被遣返来源地。通过这道检查后,接下来另一位医师会花上6~40秒的时间,纯靠视觉打量一位移民的总体健康和卫生状况。如果有严重疾病或瘸腿少脚等残疾,那幺等待他们的也是被遣返的黯然。还有一些身患疾病的移民虽然不会被遣返,但必须留在移民医院进行长期治疗,共有超过3000名移民命殒在这个医院中。

军医检查移民眼睛,确保没有沙眼等眼疾

如果有幸通过体检,当年的移民们则可以去二楼接受移民官员的询问。笔者选择了一条较小的楼梯,围绕着一口早已废弃的电梯井盘旋向上,电梯井宛如一个金属笼,锈迹斑斑,冰冷而颓废。不知绕了多少圈,终于来到了所谓的二楼。一间宏大的有些出乎意料的房间赫然出现在眼前,它的体量几乎可以作为小型体育馆了,这便是当年的登记室,它还有另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大厅”。如今的登记室空旷敞亮,穹形屋顶之下,棕红色的地砖光洁发亮;不过当年这里却被多条座椅和通道占得满满的,这间大厅便是移民们接受询问的主要场所。每位移民都要回答移民官提出的包括姓名、职业、有无犯罪历史在内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总共有31个。由于绝大多数移民都不会英文,因此除移民官外,还有一位翻译在场。移民官会仔细审查每位移民的背景,做出“接受入境”“遣返”或“扣留”的决定。当时美国政府要求每位移民随身携带一定数量的美元现金,且没有成为社会负担之嫌,才能入境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减少间谍和破坏活动,埃利斯岛还是7000多名来自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三大轴心国移民的集中扣留地。无论是对被遣返或被扣留的移民来说,埃利斯岛都可被称为“泪水之岛”。

虽然伴随着忐忑和担忧,但绝大多数移民在埃利斯岛上经过三五个小时的考验后,都会被允许进入美国。作别埃利斯岛后,他们要幺乘船前往曼哈顿,要幺乘船去泽西市的火车站,再奔赴各地。如今,岛上还立有一道移民荣誉墙,上面密密麻麻刻录着70多万曾经通过埃利斯岛进入美国的移民姓名。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