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德

现代社会的交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已经习惯于互留手机号码或微信号,但在庄重、正规场合,还是少不了互赠名片。那幺,名片起源于何时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名片的国家。据史书记载,中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出现了名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于是联系情感成为一件很方便的事情。秦末汉初时,人们创造了“谒”。《释名·释书契》载:“谒,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即拜会者把名字和其他推荐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拜谒者身份象征。这就是目前有史料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名片。“谒”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通报姓名时用的名片。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为官的时候,有一天,刘邦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由于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汉墓中出土有木简长22.5厘米,宽7厘米,上有执名刺者名字、籍贯等,与今天的名片差不多。

在东汉时,“谒”之名称被“刺”所取代,材质仍为竹木之类。有人还在“刺”上添加了官职、年龄等内容,专供拜见上峰之用,名曰“爵里刺”。这种官场名片有专门的书写格式,要把所有的内容在“刺”的中央写成一行,不能拆分,故而也叫“长刺”。这种新的名片兴起于汉末,流行于六朝,尤以魏晋为盛。有故事说,汉末郭泰为士林所仰慕。他游洛阳,路人投刺,常常“载刺盈车”。南朝夏侯叔,以孝闻乡里,人争与相交,家中“积刺盈案”。有趣的是,还有以投刺为嗜好的。南朝梁人何思澄,每晚都削木书刺,天明即驾车外出投刺访友,晚上归来,一大把刺也就投光了,天天如是。

那个时代,人们不仅生前用谒、刺,死后也用谒、刺随葬,供在阴间使用。若是“拜见”神仙,不用竹简木刺,而用“金简玉刺”。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于是纸质“名刺”开始出现。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名片技术的一大飞跃。但当时并没有得到推广,因为纸质名片小且薄,不易保存,而且价格也很昂贵,所以当时比较流行的名片还是竹木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得到了推广。纸被广泛运用,纸质名片也逐渐流行起来。

唐宋时期,纸质名片已经很普遍了。那时科举制度流行,新科及第的进士都要四处拜访前科及第和位高权重的人,拜其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拜访老师,必须先递“门状”,这时“名刺”的名称也就被“门状”代替,且一直沿用到宋元时期。

明朝时,名片又有新的称呼—“名帖”。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14厘米、宽6厘米。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字大表示谦恭,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

“名片”的称呼出现于清代后期。清朝末年的老式名片,长约六七寸,是请名人或书法家写了字,刻成木戳,然后印在大红纸上的。名片的作用在于“通名”,但那时并不用于两人见面时交换,而是通常用在介绍他人去办事或拜访某人没有碰上等情况下,或由他人带去,或留下名片而返。

在西方,名片最早出现在法国,据传是在法国路易十四的宫廷里最初流行起来的。至19世纪中叶,名片在欧美各国已广泛流行,并且逐渐讲究式样精致。尤其是女性用的名片,除字体尽量采用花式体外,还在名片上画画。后来则连本人住处的风景都画上去了。

日本人为何爱用名片日本的名片 文化是唐朝时期从中国传入的,到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在社会上得以普遍使用,到现在为止,没有中断过,因此形成了日本社会独特的“名片文化”。在日语中,日本人把名片写作“名刺”,是完全保留了中国古代对名片的叫法。反倒是我们现在看到“名刺”二字,如果没学过日语或对历史不了解,基本上很难搞懂其意义了。自从微信出现之后,中国社会的交友方式改变了。人们不再随身装着名片,而是一见面就忙着扫码加微信。日本也有与微信类似的社交软件LINE,几乎人人都有。不过,如果日本人一见面就直接要加对方的LINE,估计连朋友也做不成,生意更谈不成。日本人大都会认为你太不懂规矩。日本人见面,还是要规规矩矩用名片。日本人一般认为,用名片社交有不少好处:可以把自己的单位、职务、联络方式等重要信息,事无巨细地传递给对方,即使职务很高,也不用担心别人会误认为在炫耀。此外,使用名片既可以与对方保持联系,又可以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多暴露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