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静雅

伊朗核协议的破裂促成了欧盟SPV支付系统的诞生。SPV全称是“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由主要欧盟国家计划建立,其实质是打造一个独立的支付系统,使欧洲不受美国对伊朗制裁的影响,继续同伊朗进行支付交易。SPV的运行逻辑是什幺?它真的可能终结美国主导的支付体系吗?

伊朗核协议的破裂

SPV计划诞生于欧盟和美国在对伊朗问题上的看法和利益的分歧。欧洲和伊朗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高度相关,欧洲国家的企业在伊朗有大量经济投资,德、法等国的石油、天然气能源主要来源国是伊朗。另外,欧洲国家饱受难民之累,更不愿见伊朗“乱”而难民入。总体而言,美国或许可以轻易地从伊朗“抽身”,而欧洲却不行。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并对与伊朗继续贸易往来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这一举措显然没有得到美国的欧洲盟友英、法、德等国的支持,他们选择留在伊朗核协议的框架内,明确表示会为维护伊朗核协议而继续与伊朗合作。

很明显,美国在推行其全球政策时,似乎并没有将其盟友的上述利益考虑在内。2018年8月,美国对伊朗的第一轮金融制裁正式生效。同时,美国表示自同年11月起将对伊朗石油行业进行制裁。

面对特朗普的一意孤行,欧洲各国非常无奈:一方面,欧洲为了挽救濒临破裂的伊朗核协议,需要通过与伊朗的交易实现对伊朗允诺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欧洲也无法忽视这样做可能引发的美国制裁。为规避来自美国的制裁,使欧洲公司和伊朗的交易“合法化”,SPV计划应运而生。

SWIFT系统的银行封锁

美国制裁会对欧洲造成哪些重大“威胁”呢?

美国会使用诸如市场准入限制、禁运等传统制裁手段,欧洲公司如果不撤出伊朗,就可能会被拒之于美国市场的门外,承受无法购买美国产品的胁迫。更为可怖的在于美国利用SWIFT系统进行的银行封锁。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 n t e r b a n k F i n a n c i a l Telecommunication)即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银行结算交易系统,目前已涵盖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银行,记录银行间资金流动的各种信息。虽然名义上它是中立的非营利银行性组织,然而实际上美国掌握了对整个系统的信息监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可以利用其实施对目标国家、机构及个人的金融制裁。在美国对伊朗的严厉制裁下,任何继续使用SWIFT系统和伊朗的交易都被视为“非法”,一旦被发现,就有被冻结资金和惩罚的风险。

其实,SWIFT之所以被美国掌控,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元是主要的交易货币,大部分国际支付都在使用美元。对SWIFT这个组织来说,要想正常运行,就不得不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以防美国直接切断美元的供应;而对美国而言,只要交易使用了美元,它就可以获取全部交易数据,更为夸张的是,由于掌控了美元结算,美国能通过直接截获交易资金来控制SWIFT交易。

以欧元为基础的支付体系

既然原有的SWIFT系统不能满足欧盟的需求,欧盟需要自行设置一个维持与伊朗进行合法贸易的机制,即另立一套支付体系。按照这一理念,2018年9月24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在美国纽约参加完部长级会议后发表声明,正式宣布欧盟将建立SPV特殊机制。

SPV系统的建立可以从两种意义上保护欧洲同伊朗的交易。从法律层面上讲,SPV是一个特殊的法律实体,任何欧盟公司通过其与伊朗进行交易,都只是同欧盟的一个法律实体而非直接同伊朗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显然不在美国的制裁范围之内,美国在法理上无权制裁这种行为,因此SPV从法律上为欧盟公司与伊朗的交易打了掩护。从实际交易层面上来讲,独立的SPV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对美国的信息封闭。如果使用美国掌控的SWIFT系统,美国能够非常清楚地得知具体的交易细节,如是哪家欧洲公司在挑战美国权威以及交易的时间、金额等。而在运行SPV系统的情况下,美国无法知晓交易详情,这从根本上保护了欧洲公司的利益。

从支付体系与货币霸权的关系层面上看,SPV系统摆脱美国掌控的隐含逻辑就是摆脱美元霸权,建立一个不依赖于美元的新型金融体系。如果说挽救伊朗是欧洲采取行动的一个合法理由,那幺其最终目的可视为挑战美元的全球统治地位。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就曾表示:“欧盟应当致力于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欧盟只有2%的能源账单来自于美国,但却用美元支付所有的能源账单,这是非常奇怪的。我们必须改变这一切,完成经济和货币联盟的组建是促进欧元国际地位提高的第一步”。

因此,SPV被设计成一个以欧元为基础的支付体系,加强了开展非美元业务的机会。欧元交易可有效避免美国的审查,保护交易方免受“二次制裁”的胁迫,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此外,SPV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加强欧洲金融和货币的自主权。欧洲国家依此可建立自身独立的金融业务,这将极大地减少美国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欧洲的负面影响。目前,欧元是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国际货币,SPV系统使用欧元来代替美元作为基础交易货币,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支付体系的选择,在挑战美元霸权地位的同时,推进了国际金融、货币体制的多元化进程。

各国的“去美元化”

实际上,欧洲在美元支付的“逆行道”上并不孤单。SPV系统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均采取开放态度,也得到了中、俄两国的支持。

另外,除了欧盟推出的SPV系统,俄罗斯打造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ES)、中国启动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及中俄间制定的加大本币结算比例的协议等,都是各国在为实现“去美元化”而进行的努力。可以想见,各国在尝试摆脱基于美元的经济制裁,在避免特朗普将美元“武器化”这一点的立场上是比较一致的。

各国的“去美元化”引起了美国的紧张和担忧。美元是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必须想法设法、不惜代价地进行维护。并且,当各国在共同利益下联结起来,一个单纯的支付平台也很可能进化成全面涉及所有金融交易的金融平台,进而演变为经济同盟甚至是政治同盟,这就成为美国必须高度重视的潜在危险。

承诺或成“空头支票”

尽管如此,SPV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欧洲展现出的懦弱与无力也使其饱受质疑。

就SPV系统的建立而言,距离SPV被正式提出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欧洲没有在美国对伊朗二轮制裁前实现推出SPV系统的诺言,并且直到现在也没有将其落地实施。

SPV的难产是有迹可循的:欧盟本身内部就存在对美国态度的分歧,内部的政治差异削弱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建立SPV问题上的权威性和一致性。不是所有国家都反对美国制裁伊朗,东欧国家为了抗衡俄罗斯与美国接近,就倾向于追随美国制裁,比如波兰在2019年2月与美国联手举办了旨在“反对伊朗”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

实际上,很少有欧洲国家愿冒“出头鸟”的风险。SPV系统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难度,但是在领头与美国对抗上,欧盟委员会不愿意亲自实施,欧洲各国则相互推诿,奥地利、比利时和卢森堡就先后明确拒绝了主持SPV的落地。

欧洲企业也很为难,在选择美国还是伊朗的问题上,很少有企业以失去美国市场为代价选择后者。尤其是与美国联系紧密的欧洲大企业,显然不会与美国公然作对。支持SPV并有使用新系统与伊朗交易意愿的,只有一些对美国而言无关紧要的小企业,这无法阻止伊朗问题的恶化。

就SPV系统本身而言,其推动“去美元化”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考量。美国强大的情报系统无孔不入,无疑将增大SPV保障交易信息安全的难度。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独步全球,即使真的建成了SPV这一新的国际支付体系,SPV在中短期内对SWIFT构成威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伊朗形势的不断恶化,SPV系统也在逐渐失去伊朗的信任。2018年11月美国的第二轮经济制裁过后,伊朗银行在12月被从SWIFT系统中剔除,SWIFT切断了与伊朗银行的所有金融业务往来,使伊朗银行业和国际金融体系出现了隔离。而一直口头承诺站在伊朗这边的欧洲,却迟迟没有落在实处的行动。甚至在2019年1月,欧洲对伊朗实施了自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后的第一次制裁,这表明欧洲也并不排除继续制裁伊朗的可能性。对伊朗而言,欧洲的低效和无能已经使伊朗渐渐失去了对欧洲的耐心和信赖。

作为欧洲在伊朗问题特殊背景下自主提出的解决方案,欧盟SPV支付系统适应了欧洲想要加强欧元国际地位、削弱美元货币霸权的目标。虽然SPV系统的筹划建立是各国“去美元化”努力中的重要一步,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波折不断。因此,由美国主导的支付体系的终结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