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懿

春潮涌动,八桂飞歌,又是一年“三月三”。“三月三”是我国壮族、侗族、黎族、畲族、苗族等各民族欢聚的盛大节日,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壮乡广西,“三月三”已成为法定假期。每逢“三月三”,壮族民众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唱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祝福。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三月初三因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名“上巳”,亦称“上巳节”。相传这一天是西王母的诞辰日。周代,上巳日是举行“兰汤辟邪”巫觋之术与“祓除畔浴”的日子。缘于此,上巳日又名“修禊节”。《周礼·春官·女巫》载有“女巫掌岁时,祓除畔浴”,说的是三月上巳日官府遣派女祭司,组织民众前往水边,以香薰草沐浴,祛除宿垢,并将身上的灾晦涤荡而尽,这一活动是一种祈福的仪式,被称为“祓禊”。春秋时期,祓禊遗风尚存。《论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的就是祓禊场景。

两汉之际,上巳日习俗在宫廷与民间颇为流行。《汉书·礼仪志》记载,这天官民皆在河水旁洗濯,祓除垢病,谓之“大洁”。上巳时,正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时节,上至君王仕宦,下至庶民百姓,都会穿着新缝制的艳丽服饰,相约倾城而出,前往江河湖畔,或嬉戏沐浴,或探幽采兰,或宴饮行乐,意在祓除不祥。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日还衍生出水边宴饮、踏青赏游等民俗活动。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文人雅士,都要在上巳日纵情山水,吟诗以咏志。由此,上巳日产生了另一习俗—曲水流觞,即所谓的“禊饮”。行禊饮时,众人端坐于环曲水边,仆人在上游将盛着酒的觞置于水中,任其顺流漂下,酒觞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觞中之酒一啜饮尽,并赋诗一首。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上巳日举办的兰亭之会是最着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这一天,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位股肱之臣齐聚于会稽郡的兰渚山(今浙江绍兴境内)下,以曲水流觞为戏,并有26人当场赋诗,集结成《兰亭集》。“书圣”王羲之挥毫泼墨,创作了一篇书文俱佳的序言,这就是誉满华夏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入唐以后,上巳日演变成较为隆重的节日之一。除修禊之外,还有春游踏青、临水浮卵、曲水宴饮等活动。杜甫在《丽人行》中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王维在《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中吟诵“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描绘的正是“三月三”皇家宴会群臣、同行祓禊之礼的盛景。

斗转星移,人们祓禊的意趣渐消,出游踏青的兴致渐高。缘于上巳日与清明节、寒食节颇近,加之宋代封建礼教趋于保守,男女同沐、祓除畔浴实为不雅。两宋以后,上巳日习俗在中原大地已是名实俱亡,消沉不彰。

秦汉时期,上巳日的习俗传入百越之地,逐渐成为广西一带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初唐诗人宋之问在流徙桂州(今广西桂林)时,就赋诗有《桂州三月三日》,诗中描写了桂林地区“三月三”的场景:“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清代壮族诗人韦丰华在《廖江竹枝词》中也描绘了壮乡“三月三”的盛大场景。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代诗人沈自修在《粤西记俗》中记载,武缘(今广西南宁武鸣区)的“三月三”本是祭祀真武大帝的日子。真武大帝是道教信奉的神祇,即北方水神玄武大帝,人们在“三月三”祭祀真武大帝,祈求雨水丰润、国泰民安。除此之外,民间广为流传的还有纪念壮族始祖布洛陀、刘三姐智斗劣绅及韦达桂智斗土司等不同版本的传说。

最令世人熟悉的莫过于“歌仙”刘三姐的故事。据说,刘三姐是壮乡才女,生于唐中宗时期,能歌善舞,尤擅山歌。刘三姐为人善良,时常以山歌咏诵纯洁爱情及壮乡人民的朴实,控诉财主劣绅的罪恶行径。后来,刘三姐得罪了恶霸莫怀仁,他勾结官府,设计将刘三姐夫妇推入鱼峰山下的小龙潭。乡亲们举着火把赶来救人,忽见一阵清风吹过,刘三姐夫妇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刘三姐羽化成仙,被人们奉为“歌仙”。为了纪念刘三姐,人们便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也就是刘三姐成仙之日,连唱三天三夜山歌。

除了刘三姐的传说之外,桂中地区还流传着与特掘有关的故事传说。话说,有一个无儿无女的壮乡寡妇进山砍柴,收养了一条快要冻死的小蛇。寡妇不小心砍断了小蛇的尾巴,于是称小蛇为“特掘”。“特”在壮语中泛指男性,“掘”在壮语中指秃尾或断尾。特掘长大后对寡妇十分孝顺,后来寡妇生病离世,特掘化身为龙,扶摇直上,遁入云霄。相传寡妇去世的日子正是农历三月初三,每逢这一天,特掘都会下凡给寡妇扫墓。此后,寡妇被人们尊称为“龙母”,桂中一带也流传起“三月三,龙拜山”的谚语。

“三月三”,除了祭祖扫墓、沐浴踏青等遗俗之外,壮族人民也有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

祭祖

祭祖是壮族“三月三”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每到“三月三”,身处远方的游子都会赶回家乡祭扫祖先坟茔。“三月三”的扫墓活动,在壮乡又被称为“拜山”。节日来临之际,人们会事先准备好祭祀物品,主要有鸡、鸭、鱼等肉制品以及糯米饭、酒和纸钱等。到了上山扫墓的日子,人们便带上这些祭品上山祭拜。祭拜结束后,亲人们共同分享祭品。

除了祭祀自己的宗亲之外,还要祭祀真武、花婆、神农、土地公等神灵。花婆是壮族民间信仰中掌管生育的神灵,在广西柳州一带,人们将“三月三”称为“花婆节”。在较大的自然村和圩镇,大多建有花婆庙。“三月三”当天,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包三角粽、染红蛋、杀鸡献祭花婆。尤其是已婚未孕的女子,要虔诚祭拜花婆,祈求花婆赐“花”诞子。

游花炮

祭祖之时,往往要燃放鞭炮,一来告祭祖先享用祭品,二来驱除邪魔恶灵。壮乡人不仅延续了这一传统,而且衍生出游花炮这一习俗。每逢“三月三”,壮乡的青年男女会将花炮抬上三轮车,在空地集合后祭拜祖先,然后开始舞龙、舞狮表演。随后,三轮车组成的花炮队开始巡街游走,街边每家每户均点纸焚香、燃放鞭炮,营造出热烈的节日氛围。

歌圩对唱

刘三姐对歌时嘹亮的歌声是人们对壮族女子最为深刻的印象。对歌这一习俗源自“三月三”壮乡的歌圩对唱。壮语中的“歌圩”,原本指的是野外水边和坡地上的集会,后指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壮乡之民自古就能歌善舞,早在先秦时期,百越之民就有“尚越声”的传统。无论是外出劳作,还是田野休憩,抑或赶圩路上,人们都能通过唱山歌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

山歌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涵盖历史、爱情、劳作、仪式等。壮族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歌圩,尤以“三月三”的歌圩最为盛大,一般持续两天,对唱者大多是未婚的青年男女。每逢对唱时,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一旁欢呼助兴。小的歌圩,参与者约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参与者有万余人。

歌圩的形式主要有倚歌、赛歌、赏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歌圩渐以对唱形式为主,旨在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通常情况下,小伙子会主动唱游览歌,以此观察异性歌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会唱起见面歌和邀请歌;姑娘若有意就答应,小伙子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愫,便唱爱慕歌和交情歌。歌圩所吟唱的歌词大多为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中意眼前的小伙子,便会趁旁人不注意,将怀中的绣球悄悄赠与意中人,被相中的小伙子则报以手帕或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两人的歌声愈加亲切甜蜜。

抛绣球

由于姑娘们在歌圩对唱时会抛掷绣球给自己心爱之人,因此衍生出抛绣球这一习俗。据说,绣球源自于青铜兵器飞砣,后演变成绣花布囊,被青年男女用来玩相互抛接的游戏。迨至宋代,抛绣球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重要方式。这时的绣球外形别致精巧,由12片“花瓣”组成,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特定的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绣球内往往还装有豆粟或棉籽之类的物品,上连绸带,下坠丝穗,四周装饰晶莹剔透的珍珠,以此象征纯洁的爱情。壮族青年男女“三月三”对唱情歌时,姑娘会将绣球抛给自己的意中人。

碰彩蛋

碰彩蛋是歌圩对唱时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所谓“彩蛋”,就是将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作传情之物。在歌圩对唱时,小伙子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寓意播下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彩头。

打扁担

打扁担是最具壮族特色的原生态舞蹈,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心愿。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套式。舞者多为双数,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除了颇具神秘感的节日传说和饶有意趣的民俗活动外,“三月三”还是极富壮族特色的美食节。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最具特色的美食,也是壮族、布依族等诸多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每逢“三月三”,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五色糯米饭。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关于五色糯米饭的由来,有人说是用来祭祀“歌仙”刘三姐,也有人说是用来祭祀壮族英雄人物韦达桂,还有人认为是用来祭祀特掘。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发明了五色糯米饭,这都是壮族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们对神祇的敬畏。在壮族人看来,五色糯米饭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粉蒸肉

值得一提的是,五色糯米饭常常配合粉蒸肉一起食用。制作粉蒸肉时,首先要将黄豆粉炒出香味,然后将其与挑选好的带皮猪肉搅拌均匀,放在蒸锅上。在烹蒸的过程中,粉蒸肉的汤汁随着水蒸气慢慢浸入米饭之中,这样做出来的粉蒸肉就同时具备了黄豆和肉的香味。做好的粉蒸肉往往入口即化,肥而 不腻。

蒿子粑

缘于“三月三”有祭祀祖先的习俗,壮族人又将“三月三”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魂所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将人的魂魄粘住,以此保佑人们不被鬼魂侵害。这种美好心愿代代相传,蒿子粑也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美食。

艾草糍粑

“三月三”与清明节较为相近,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艾草糍粑也成为“三月三”必吃的美食。制作艾草糍粑时,首先将采摘回来的艾叶洗净,煮过以后剁碎;然后与糯米粉、黄糖混合后舂匀,捏成一个个墨绿色的扁圆形糍粑;最后用芭蕉叶垫底,放进蒸笼中蒸熟。做好的艾草糍粑绵软香甜,是人们十分喜欢的时令小吃。

壮棕

“三月三”还是壮族人吃粽子的时节。壮族人将粽子称为“粽粑”,用糯米、猪肉等煮制而成,主要用来祭祀祖先。壮粽比我们吃的普通粽子要大很多,需要很多人一起吃才能吃完。据说,壮粽最早出现在宋代,时人称其为“风莫”。据记载,当时不仅“三月三”吃壮粽,春节时也要吃壮粽。除夕夜,人们便将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风莫饭,父母打开风莫,分给全家人食用。儿女需将风莫吃完,以示孝敬长辈,同时祈盼父母身体安康。

“三月三”是壮族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壮乡向世人展示多姿多彩民族元素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壮族风情。又是一年“三月三”,好客壮乡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