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醉

火烈鸟一般都成群地栖息在纳古鲁湖里。它们喜欢停留在距离湖岸不远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水深只有几厘米。远远望去,火烈鸟的红腿如林,似蜘蛛一般;它们的一条条长颈频频交替蠕动,十分壮观。

火烈鸟的性情温和,平时看上去显得胆怯而机警。飞翔时,火烈鸟能把颈部和两腿伸长呈一条直线。只要有一只火烈鸟飞上天空,就会有一大群火烈鸟紧紧跟随,就像一条红色的彩练从蓝天白云中掠过。

火烈鸟是一种羽色鲜艳、多姿多彩的大型涉禽,体长130~142厘米。全身的羽毛主要为朱红色,特别是翅膀基部的羽毛,光泽闪亮。远远看去,它们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火烈鸟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纳古鲁湖属于一个典型的季节性盐水湖泊,旱季的时候湖水的含盐量很高。而到了雨季,随着大量雨水的注入,湖水的含盐量开始降低。一般来说,这样变化多端的水域里并不适合高等生物的生存,所以有学者又叫它为“死湖”。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奇特的环境里,却滋生出了许多低等的嗜盐性藻类植物。火烈鸟的主要食物恰恰正是来源于这些依附在湖底岩石上顽强生长的藻类。

火烈鸟具有长而弯的颈,颈椎骨为18根。嘴部较高,基部很厚,舌为肉质,很发达,直肠也很长。嘴从中央部位突然向下屈曲,上下喙列生着似鸭齿状的板形齿,这种结构有利于从泥水中滤出小动物或者藻类等微小植物。这些都是火烈鸟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逐渐进化而来的。

火烈鸟的进食方法也与众不同,十分奇妙。它先把长颈弯下,头部埋到水中,然后一边走一边用弯曲的喙向左右扫动。这样,水中的有机物,特别是那些藻类、浮游生物等,就漂浮到水面,火烈鸟那大筛子一样的嘴巴就可以快速地将水吸进来和滤出去,并使食物留在嘴里。

火烈鸟每天要吃掉大量的耐盐性球藻,而这种球藻中除含有大量蛋白质以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当大火烈鸟吞食掉这些球藻之后,这些色素没有办法排出体外就存在火烈鸟的体内,特别是在羽毛中积存起来,这就是为什幺火烈鸟的羽毛如火焰般鲜红的原因。也就是说,红色越深,火烈鸟的年龄也越大。

从每年的九月开始,纳古鲁湖地区便迎来了一年之中最难熬的旱季。纳古鲁湖的湖水面积也在逐渐缩小,湖水含盐量陡然升高。火烈鸟赖以生存的球藻数量也受环境的变化而锐减,鸟群不得不向临近河口附近的地方转移。原本上万只的鸟群也随之分散成了几百只甚至是几十只的小群。

河口附近虽然食物充足,但是由于水面狭窄,两岸又是茂密的树丛,所以危机四伏。各种食肉性动物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这些味道鲜美的鸟群,火烈鸟稍有不慎便会命丧黄泉。岸边一群狒狒也因为酷热、干旱而来到河边寻找水源和食物。狒狒是杂食性动物,食物短缺的时候它们也以新鲜的草根、树叶为食。但是持续的干旱使得非洲草原上的草根也都全部枯萎了,狒狒群不得已才离开自己固有的领地来寻找水源。

来到河边之后,水面上游动的火烈鸟群立刻吸引住了这群饥肠辘辘的狒狒。狒狒群里的大王首先来到水边,装出一副专心喝水的样子。然后便坐了下来,开始看似漫不经心地左顾右盼起来。其实它是在观察火烈鸟群里哪些是老弱病残的个体,以确定下一步自己将要攻击的对象。但是,在观察了一阵之后,它并没有发现火烈鸟群中哪只鸟有异样。于是,狒狒王突然跳进水里淌着水向火烈鸟群冲了过去。受惊的鸟群立即开始四下逃窜,纷纷飞向空中。然而,狒狒王却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它是故意在驱赶火烈鸟群起飞,以方便确定猎取的目标。果然,狒狒王的这个虚招使它发现了一只起飞速度比较慢的火烈鸟。这是一只年老的火烈鸟,体力和反应力已经明显开始退化了。虽然这只年老的火烈鸟体质较弱,但是它却有着相当丰富的逃避捕食者的经验,要想抓到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狒狒王转身向狒狒群走去,边走边向狒狒们发出“吱、吱”的吼声。听到声音的狒狒群突然开始向四周散去,其中有两只狒狒从上游渡过了河,站在河对岸开始观望起来。此时,河里的火烈鸟群还丝毫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险,仍然在悠闲地游动着。狒狒王也悄悄地移动到了河岸边,它站在齐腿深的河水里蓄势待发。突然,河对岸的两只狒狒以极快的速度向火烈鸟群冲去。受惊的鸟群自然而然地向河的这边移动,并且开始准备起飞。就在这个时候,狒狒王也向鸟群冲了过去,并且径直向那只它已经确定好的年老火烈鸟扑去。

此时,年老的火烈鸟扑腾着翅膀刚刚离开了水面。但是,狒狒王已经扑到了它的面前,眼看老火烈鸟已经飞了起来,狒狒王本能地伸手往空中一捞。没想到,狒狒王的这一抓正好抓住了老火烈鸟翅膀上的尾羽。老火烈鸟被它一拉,立刻掉了下来,狒狒王马上扑了上去,开始享用起这顿可口的美餐。

这就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