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育

雷电最集中之地

每年10月(当地雨季),这里的雷电最为壮观。湖面每天都被厚厚的雷雨云笼罩,惊雷闪电也表现得更加活跃。雷电大多出现在晚上:漆黑一片的夜空,突然被无数条闪电照亮,天地瞬间一片银白,仿佛巨人之手突然撕开了黑幕;雷声如万炮齐发,又似原子弹爆炸,似乎要把整个大地震塌……闪电一道接着一道,平均每分钟便会出现28道,最多的时候,每小时可以看到上千次闪电。大多数晚上,马拉开波湖地区都彻夜通明,闪电不但把这里的黑夜变成了白天,其光亮还传送到了400千米之外。

令人奇怪的是,这里的闪电竟然是彩色的:它们有的呈红色,有的呈黄色,有的呈紫色……这是怎幺回事呢?原来,这是风暴把灰尘卷到空中,加上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很充沛,当闪电穿过空气中的灰尘或水汽时,部分白光被吸收或衍射,所以闪电便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了。

“上帝之怒”造成雷电?

雷电为何频繁光顾这一地区呢?当地有一个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马拉开波湖周边一带少有人类居住,那时的天气条件很好,既没有风暴,也没有雷电,而风景也远比现在旖旎:湖泊四周生长着茂密森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鸟儿们在天空自由翱翔,鱼虾在湖水中嬉戏觅食……因为景色实在太美了,上帝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并把这里当成了休闲度假的后花园,时不时地,他老人家就会瞒着众神,从天堂悄悄溜下来,到这里悠哉游哉地住上一阵子。后来,湖边的人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贪婪,他们砍伐森林,种植经济作物。很快,马拉开波湖周边的森林就被砍光,气候逐渐变得恶劣起来,鸟儿飞走了,鱼虾也不见了。有一天晚上,许久未曾光顾的上帝来到这里,一看现状不由勃然大怒。他的满腔怒火变成闪电,不时划破漆黑夜空,而咆哮则变成雷声,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胆战心惊。

地下矿场导致雷电多发?

传说只能是传说。对雷电形成原因,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卡塔通博河与马拉开波湖交汇的地下,有可能埋藏着大量磁矿石。

这个假设并不是空穴来风。在自然界中,有些地下岩石天然带有磁性,它们大量聚积的地方,往往会形成一个强大磁场。在上空的强带电对流云或雷雨云的影响下,强磁场会使得地表的大气电场增强,从而引起放电现象。放眼全球,这种地下强磁场“招引”雷电的现象并不罕见,如在中国青海省,就有一个叫那棱格勒的峡谷具有这种特征:峡谷地表的岩石带有磁性,导致谷内雷电多发,进入里面的人和动物无一例外都会被电死或电伤,所以这个峡谷又被人们称为“死亡谷”。

不过,通过科学考察,人们在卡塔通博河与马拉开波湖交汇的地方,并没有发现所谓的磁矿石。这里水面开阔,沼泽遍地,不管是河床还是沼泽地,下面都是厚厚的淤泥。这些淤泥深达数米,再下面便是细末状的沙粒,它们根本没有磁性。

云和沼气碰撞形成雷电?

排除地下磁场之说后,有专家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云和沼气碰撞形成了雷电。

专家认为,马拉开波湖上空的云大多是“外来户”:它们被大风驱赶着,从安第斯山脉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这些“流浪汉”到达马拉开波湖后,由于空间狭小,它们的“脾气”变得十分火爆。在相互挤压、冲撞下,就产生了强烈的暴风雨。而雷电的形成,则和马拉开波湖沼泽区中的有机物质有关:沼泽中掩埋着许多有机物,它们腐败后产生大量沼气,因为沼气的密度比空气轻,升到空中后会堆积在云的上方,又因为沼气是电离气体,它们与云相互作用,于是便形成了强烈的放电现象。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这种解释太牵强了:把暴风和沼气放电“嫁接”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沼泽区中产生的沼气被暴风一吹,会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根本不可能在湖面上空的云层中驻留,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放电现象。

气候环境和独特地形所致!

那“卡塔通博闪电”到底是什幺原因造成的呢?原来,这是气候环境和独特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委内瑞拉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盆地中心正是马拉开波湖,它可以说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地区。该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500毫米以上—湿热而多雨的气候,为雷雨云的孕育提供了基础条件。

另外,马拉开波湖所处的地形十分独特,这里三面环山,中间是盆地,好似一块马蹄铁,又仿佛是一个喇叭口,十分有利于雷雨云的形成。白天,湖中和周围湿地的水受热带高温的影响快速蒸发,形成大量湿热空气;夜晚来临时,海上来的信风通过“喇叭口”吹进来,将暖湿空气抬升到半空,与山上下来的冷空气相遇,两者出现激烈交锋,从而形成密集的雷雨云。在雷雨云中,上升的暖湿空气中的水滴与冷空气中的冰晶碰撞在一起,产生大量静电荷,这样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天气便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