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鉴 霍智慧

从36旬星到12时辰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哈索尔神庙天花板上的天文图案。中间是黄道星座,内圈上的人物是36旬星,它们是夜间时刻的指示者,同时也可能是参与仪式的神祗

公元前1500年以前,埃及人已经发明了日晷来计时,他们将日出和日落之间的时间分成了12段。到了夜间,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时间。具体来说就是,用36个恒星或旬星,将天球划分成基本均匀的36段,通过其中的18星的次第升起就可以知道夜晚的时刻。而在18星中,晨光和昏光时段各有3星不易观测,其中的12星则完全用于黑夜的计时。这相当于把夜晚的长度也分成了12段。另外,当时埃及发明了“水钟”用于夜间计时,水钟上的刻度就是12等分的,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漏刻。而到了古埃及的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070年),观星计时系统简化成了24星,其中12星用于夜晚计时。从那时起,把白天和黑夜各分为12段、一天共计24段的传统就形成了。

不过因为昼夜的长度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白天和夜晚这两个12段的长度,既不固定也不相等,也同样随季节变化着。几百年后,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提出,可以按照春分日(昼夜等长)的昼夜时段将这两个12段固定下来,这样可以将一天均分为24段。但在接下来的1000多年里,人们还是习惯昼夜并不等长的时间划分。那时的计时工具包括圭表、日晷、漏刻、沙漏等,尽管精度通常也只有几十分钟,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水运仪象台以漏刻水力驱动,是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高峰,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图为复原的水运仪象台模型(图片来源/国家天文台)

故宫太和殿前的日晷,十二时辰各分成初、正两段,这种划分方式起源于宋朝

日本大阪天满宫关于十二时辰的雕刻(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人们将日出前到日落后的白天分为了个时段,夜晚分为5个时段,后世将夜晚分成五个更次可能就发端于此。到西周(早于喜帕恰斯几百年)时,已经建立了均匀的十二时辰划分法,以午夜作为子时的正中,和今天的24小时正好对应。宋代以后又将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份,这就相当于24时制了。后来中华民国采用公历纪年和西方的24时制,每个时段是传统十二时辰的一半,因而称之为“小时”。另外,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已发明了相当精确的漏刻,并把一天分成100刻,即百刻制。

十二时辰、百刻制和五更制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天文学家苏颂于公元1088年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每天的计时误差仅为100秒左右,比欧洲同样精度的时钟早了400年。

中世纪的机械钟能精确到秒吗

机械钟14世纪首次在欧洲出现之后,小时的长度才固定下来,形成了均分的24时制。人们开始将一小时划分为60分钟,一分钟划分为60秒,1秒的长度即为1/86400天,这就是“秒”的由来。

公元1550年,机械钟钟面上首次出现了分针,计时精度开始达到分钟的量级。1675年,荷兰物理家惠更斯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制成第一台摆钟,每天的计时误差降到了10秒左右。1759年,英国钟表匠哈利森造出精密的航海钟,每天走时误差不超过1秒,机械钟钟面上第一次出现了秒针。在发明日晷3000多年、秒的概念提出400多年之后,人们终于可以计量秒的长度了。

1783年瑞士制造的铜镀金转花自鸣过枝雀笼钟,钟面上已经出现了秒针(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钟表馆)

19世纪末法国制造的铜镀金珐琅围屏式摆钟(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钟表馆)

知识链接

12时辰,60进制与度分秒

现在人们较广泛使用的数字系统是十进制,这可能和人们用+根手指计数有关。除了10,还有12和60也是沿袭至今的重要计量单位。例如12时辰、1度等于60分等。12可能来自于一年所包含的月数(12个)。再加上12这个数字本身可以被2、3、4整除,使用起来也很便利,例如将圆周12等分就要比10等分容易得多,这些可能都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