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如清,戴均平,杨崇姣,管丽红

(晋西集团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山西被称为山川纵横、风光绮丽、景观宜人,既有北国雄浑壮阔之伟姿,又有江南清奇嫣秀之神韵,并且以所富有的经济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闻名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随着我国中部经济崛起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已开始由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又给山西带来了一次转型发展的机遇。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位来看,山西一直是中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山西如何进行转型发展?这是摆在山西省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笔者认为:山西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务院促进资源型省份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规划,认真分析山西转型发展的形势和制约山西发展的瓶颈问题,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山西的优势,使山西成为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1 转型发展的优势

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山西仍具有以下优势:

1.1 地下矿产资源优势

山西最为雄厚的是地下矿产资源。目前,在山西发现的矿产品种达120种以上,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53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24种,如:煤、铝土、耐火黏土、铁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等7种居全国之首。其中,煤的储量已探明的有2 000多亿t,占全国的1/3,远景储量达9 000多亿t。山西的煤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全、质量好。山西有六大煤田,其中大同煤田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产地,山西因此被称为“煤乡”。其次,山西铁矿的储量占全国第四位;铜矿储量占全国第三位,还有山西运城盐湖的岩盐、芒硝及白钠镁钒也闻名全国。由于地下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埋藏浅,特别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

1.2 能源优势

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山西就被列为中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现在,山西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重型结构为特征的门类齐全、基础扎实的工业体系。煤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仍是山西转型发展的优势。其中,煤炭、电力尤为突出。山西的煤除了供应全国26个省和12个计划单列市外,还远销到亚、欧、美三大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山西的电力除满足山西省之外,还被输送到北京、天津和唐山等地区。

1.3 工业优势

迄今为止,山西已有40万个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有12 000多个,三资企业有700多个。尤其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现代化露天煤矿、炼焦煤、无烟煤、特殊钢、不锈钢、铜矿、氧化铝、车辆和车轴、名白酒等生产基地及以煤为原料的复合化肥厂、坑口火力发电厂、中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都在山西。除此之外,还有中央驻晋的军工企业及科研院所,这些雄厚的工业优势都将成为促进山西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

1.4 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优势

山西具有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华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相传,炎帝即神农氏,曾在山西长治一带建国,并在百谷山“尝百谷”,完成了人类从游牧渔猎向农业生产的伟大转变;黄帝曾把山西这一带作为他带领黄河流域人民战天斗地的主要地区;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也都在山西建都创业;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就在现在的晋南和豫西一带,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环境为山西造就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山西素有“中国古建筑艺术宝库”和“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山西的古迹颇多,仅宋、辽以前的古建筑就有106处,占全国146处的72.6%;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名胜景点有100多处,分北、中、南3个旅游区,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全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全国四大有回音功能的建筑之一的永济县普救舍利塔,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壁画——永乐宫元代壁画,全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五台县南禅寺,全国最大的木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全国最大的武庙——解州关帝庙,全国最高的古楼——临汾鼓楼,全国最高的琉璃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三座古城墙之一的平遥古城墙,这些都在山西。上述文化与旅游资源也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

2 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

通过对国内、国际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的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山西在转型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经济结构不合理

从山西发展来看,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仍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针对山西经济结构情况,国内经济学家曾提出:山西不进行“结构性革命”,就没有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谈不上山西经济新的崛起和腾飞。从山西经济结构来看,其鲜明的特征是重型化、低级化。其结构是:第一产业基础脆弱,农产品商品率不高,科技含量低;第二产业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原材料工业比重大、加工工业比重小,支柱产业单一;产业间联系松散,关联度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以产业技术创新推动和实现山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实现山西经济“结构性革命”的核心。

2.2 粗放型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的重型化、低级化是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即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小批量产品多,大批量产品少;老产品多,新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外贸出口产品少;微利产品多;利润高的产品少;低质和一般产品多,名牌优质产品少。虽然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值高,但利润极少。这种粗放型经济状况是导致山西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是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持续后移的重要原因。

2.3 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山西在“七五”、“八五”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为核心,在“九五”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挖煤、输电、引水、修路”为核心。在“七五”、“八五”、“九五”时期,山西确实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贡献是以输出资源、污染环境的沉重代价换来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产业结构重型化、产品结构初级化、地区经济趋同化,使经济增长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2.4 驰名商标少,品牌产品更少

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山西共有注册商标2.2万件。其中,驰名商标为14件,着名商标为400件。山西现有40万家企业,平均18家企业才拥有一件注册商标。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有875件中国驰名商标,山西是14件,仅占全国总数的1.6%;全国有1 338件中国名牌产品,山西为12件,仅占全国总数的0.89%,还没有山东潍坊市(19件)多;在商务部评选的30个“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中,山西仅有“杏花村”、“寿绿”两个品牌。山西所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排在全国第24位,中国驰名商标排在全国第19位。今天说起山西,人们就知道山西有“煤炭、汾酒、老陈醋”。

山西名牌产品为什幺这幺少?又是什幺问题制约了山西品牌的发展呢?省财经大学卫虎林教授将山西品牌少的因素归纳为:①山西人名牌意识淡薄,对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缺乏足够的认识。如:老陈醋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酸、香、绵、甜的风味名扬天下,但外界只知山西有老陈醋,却不知是何品牌。②营销观念落后,广告投入太少。③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山西产品相对集中于能源和冶金类,技术粗放,产品更新换代慢,农产品深加工不足,新产品研发力度不大。④名牌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平均达67%以上,其利润还不足以抵消同期债务,加之资金不足、周转不畅、规模扩张受到制约。

3 转型发展的对策

面对机遇与挑战,山西实施转型发展的对策有:

3.1 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

山西应通过经济战略调整,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高、精、尖产业增长的经济方式进行转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格局。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

3.2 资源深加工战略

山西具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之优势,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如果靠卖资源来振兴山西经济,只能是越卖越穷,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将来还会秧及子孙后代。所以,应重视和保护好地下矿产资源,合理开采地下资源,通过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地下资源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使地下资源转化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只有实施资源深加工战略,才能用地下资源来造福三晋人民。

3.3 产、学、研战略

山西有40万个企业,还有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校,已为山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山西的转型发展需要全国名牌大学、科研单位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省内大学、科研所及中央驻晋军工企业的参与和支持。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就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产业创新、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3.4 旅游兴晋战略

悠久辉煌的历史与风景秀丽的环境为山西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实施旅游兴晋战略,就必须大力宣传山西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让世人了解山西;要改善服务设施,尽快培养一批符合国际规则的有较高专业素质并精通外语的导游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开发有山西特色的旅游产品,把国内外的游客吸引到山西来。大力实施旅游兴晋战略,既能利用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是吸引外资和扩大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

3.5 品牌兴晋战略

“品牌”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主要标志,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山西要创造更多的品牌,就要提高人们的品牌意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自身优势,重点要围绕煤化工和重型装备、制造业及山西特色产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创造出用户需求的品牌产品。如:太钢的不锈钢、太重的起重设备、晋西车轴与轮对已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类似这样的产品,完全可以在世界打响。品牌就是商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户是“认牌购物”。因此,实施“品牌兴晋”战略对山西转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3.6 教育兴晋战略

对山西来说,教育兴晋战略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促进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山西要发展,教育须先行。只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才能为山西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吸引投资的基本因素。如果说发展教育是改善投资的软环境,那幺基础设施则是吸引外商投资所必需的硬件环境。山西与兄弟省份相比,基础设施状况比较差,只有在这方面狠下工夫,才能为山西转型发展创造一流的硬件环境。

4 结束语

山西的优势既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也为山西转型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面对机遇与挑战,省政府应着力解决制约山西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出具有山西特色的转型发展战略。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曾在《晋问》一文中评价山西为“人用足富”、“邦以之阜”(意思是:山西人民靠这块宝地可以致富,国家靠山西这块宝地可以强盛)。所以笔者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淳朴、勇敢的山西人民一定会抓住转型发展的机遇,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山西就一定能实现转型发展,山西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