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鹏辉

(佛山市顺德区新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

水泥搅拌桩法将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主剂,在深层搅拌机械中通过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状或粉体状)强制搅拌于地基深处,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该技术适用范围广,处理可靠、渗透系数小,施工机具简单;能充分利用软土,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对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附加沉降;加固过程中对周围土体无扰动,不会使地基侧向挤出,施工时无振动、无噪声,对周围环境无污染,可在市区内和密集建筑群中进行施工;与常用的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地下喷浆等防渗技术相比,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工期。

1 工程地质概况

佛山某市政道路地形平坦,海拔高程一般在3~5 m左右,上部软土层厚度较大,基岩埋深大,一般大于50 m。拟建道路沿线路段多为农田、河塘。

1.1 地层岩性

本地区第四纪地层,主要以海积、湖海积、冲海积、冲洪积沉积层为主。自上而下为:表层耕植土:黄褐色黏土与粉质黏土;局部分布洪积的砾砂、中粗砂与砂混黏性土。上部为海相的淤泥、淤泥质黏土,夹有砂质。淤泥质土厚度最大可达40~60 m。下部为湖海相的黏土,粉质黏土及冲洪积相砂、砾、卵石层厚度变化较大。底部为洪积成因的碎石土、风化程度大的岩层。

1.2 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道路沿线地基主要为沿海不良地质,深厚饱和软黏土。该层软土含水量大、孔隙比大、渗透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易引起差异性沉降,且沉降量大,极易引起地基失稳。根据温州市机场路、城南大道等运营5 a后,2000年实测数据显示,软土地基未经处理,填土高度1 m,沉降量达到30 cm。本次道路路面标高比现状地坪平均高出1.5 m,若在天然地基上填筑路基,最终沉降可达60 cm以上,桥台后填土大于3 m的沉降可达1 m以上。为保证工程质量,需审慎地选择软基处理方法,对桥头及高填方路基进行处理。

2 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设计

设计结合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和几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选用水泥搅拌桩对桥头路基及高填方路基进行地基处理,见图1。

图1 软基处理立面图

2.1 强度控制标准

设计要求桩身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3 MPa,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30 kPa。

2.2 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设计要求采用 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不小于15%,水灰比为0.5~0.55,木质素为水泥重的0.2%,生石膏粉为水泥含量的2%。土工格栅采用经编高强涤纶丝土工格栅,纵向拉伸强度不小于80 kN/m,横向拉伸强度不小于50 kN/m,延伸率不大于15%;材料搭接宽度均不小于30 cm。现场实际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根据室内配比试验,按50 kg/m、55 kg/m、60 kg/m现场试桩9根,最后确定施工配合比55 kg/m、水灰比0.5。

2.3 孔位布置

按梅花形布置桩位,桩直径50 cm,桩间距1.3 m。

2.4 桩长设计

根据钻孔地质资料,设计暂定桩长10 m,实际桩长以打到砂砾持力层为准。实际施工中,桩长在 8.5~11.5 m之间,以10 m左右最多。

2.5 工后沉降要求

路基与桥头衔接沉降差异S<10 cm,一般路基S<20 cm。

2.6 施工参数选择

设计要求施工参数通过工艺性试桩确定。现场试桩9根,取得以下施工参数:钻进速度V≤1.5 m/min;提升速度Vp≤0.8 m/min;搅拌转速R≈30 r/min;喷浆管道压力0.4~0.7 MPa;钻进复搅与提升时管道压力0.1 MPa≤P≤0.2 MPa;搅拌钻头穿越淤泥层时电流表读数为15~25 A,进入砂砾层时突变为50~75 A。

3 水泥搅拌桩施工

3.1 施工技术要点

水泥搅拌机就位时,应调整钻机平台、导向杆,使钻机倾斜小于1.0%,钻头对中桩位误差不大于1 cm,同时检查钻头直径,测定钻杆长度,记录集料斗中水泥浆初始读数及钻杆初始标高。下钻时使钻头边旋转边钻进,保持速度1.5 m/min,转速30 r/min,下钻到离桩底1 m时,调整钻速,保持0.3 m/min,使压浆前的土体充分松动、粉碎,有利于第一次压浆。钻杆提升过程必须保持与喷浆一致,喷浆过程中,如发现套管漏浆或堵管则应立即停止喷浆。经常观察供浆计量仪的数字变化,若发现明显减少或突然停止,要立即记录,以利于补浆或复搅。供浆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保证水泥用量,控制钻头提升速度,并保证钻杆转速,同时喷浆管道压力应保持在0.4~0.7 MPa之间。每打完一根桩后,及时计算该桩实际所用水泥量是否与55 kg/m的水泥用量标准相符。水泥搅拌桩必须确保进入砂砾持力层。成桩后,必须用人工凿桩头以免损坏桩身。

3.2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钻进过程中,卡管时,采取慢速钻进;提出钻头,改进钻头;钻进位置较浅时,改用其他方法疏松土层后再钻;如果是提升钻杆时卡钻,则暂停喷浆,待正常后再复喷。喷浆过程中,喷浆不畅或堵塞时,应检查灰浆泵运行情况,调整喷浆压力;提出钻头清理喷嘴;清除固化料中的杂物和大颗粒;喷浆不畅时,操纵喷浆阀门由关到开、由开到关,反复多次处理。

3.3 效果检验与评价

工程段试验桩数为28根。水泥搅拌桩龄期达28 d后,监理在施工段范围内选择28根桩,由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做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随着荷载的逐级增加,压板的沉降量逐渐递增,没有出现突变现象。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沉降均能达到稳定标准。

设计要求钻芯数量为桩总量的0.5%。施工结束20 d后,监理在施工段范围内选择50个钻芯桩点,由勘察设计院进行钻孔取芯。

从现场开挖水泥搅拌桩剖面可见:水泥搅拌桩整体性较好,水泥分布较均匀,桩身直径、桩位符合设计要求。本软基处理段在进行路基填土施工前,按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对路基的沉降与稳定观测的要求布设观测站,对处理后的软土地基的下沉量进行观测。软土地基开始填筑到路基填土完成,时间约42 d,测得的平均沉降量约45.6 mm,填土完成后,再每20 d观测一次,共观测3次,沉降量分别为:9.3 mm、5.8 mm、2.4 mm。从测得的数据看,下沉量累计只有63.1 mm,并在填土100 d后,基本不再下沉。工后沉降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路基与桥头衔接沉降差异S<10 cm,一般路基S<20 cm),表明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对控制沉降效果良好。

从上述效果检验分析可见,经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后,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模量提高,地基稳定性增强,复合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达到了控制沉降、稳定路基的目的。

4 结束语

当公路软基施工质量不合格时,易构成隐患且不好检查及补救。因此,紧抓施工环节,严格施工过程的管理非常重要,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