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张呼吁少放鞭炮的图片疯传网络,图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对环卫工夫妇,两人站在街头,手举一张心形卡片,上面写着“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谢谢体谅!”此张照片引起了意想不到的热议,不少人被环卫工人的心愿打动,很多知名媒体和明星也都转发了这条微博,人们希望通过微博转发,来表达改善空气质量和优化年俗的愿望,但也有些人觉得拿环卫工说事是种道德绑架,并由此引出一系列包括“请不要开车,交警要过年”“请不要网购,快递要过年看爸妈”“请不要点年夜饭,餐馆歇业要回家”“请不要坐火车,乘务人员也想回家”“请取消春晚,演员也有爹妈”之类的极端化的恶搞语言。

劝善帖易被娱乐化

燃放鞭炮,是中国民众在春节期间庆祝节目的重要传统。但近年来,在城市人口急速膨胀、雾霾污染蔓延的态势下,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对这一传统习俗是否应该保留多有讨论,少放甚至禁放鞭炮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但争论了这幺多年,依旧未在民间达成共识。对那些在规定地点燃放烟花爆竹的人,无论其他人如何不喜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都无法指责他们不道德。尽量少放鞭炮确实符合很多人“求清净”的诉求,可当底层的环卫工人被“设计”出来劝诫人们少放鞭炮时,多少就有点道德施压的意味了。环卫工人一年都辛辛苦苦,大过年的,他们向我们表达点少放鞭炮的夙愿不过分,如果连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我们的道德水准岂不太低?

以底层环卫工为“道具”,呼吁人们少放鞭炮,这样的说服效果或许很好,但这种鸡汤体劝善帖只是在瞬间温暖人心,获得心理共鸣,未必经得起仔细推敲,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一旦某种声音聚集成一个舆论场时,就会有网友“去伪存真”,提取这种声音的“干货”,而鸡汤式的劝善帖又多是以情取胜,如果只是单纯地煽情而非说理,抽丝剥茧后,它便开始显露尴尬。

不去呼吁燃放鞭炮者自行清理自己制造的垃圾,不去呼吁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不去呼吁谴责那些不守规矩乱放烟花爆竹者的素养,不去讨论春节期间大街小巷有无必要彻底清扫鞭炮纸屑,单单把底层的环卫工当“道具”来呼吁少放烟花爆竹,这又算不算“伪善”?

此种做法也很容易把清洁工权益等议题,置换成放鞭炮道德与否的命题。最终,许多人会因对道德绑架的反感将其戏谑化、娱乐化。网上“少看春晚,让主持人早点回家过年”之类的恶搞声一下子淹没了“少放鞭炮”的诉求。起于善意,却终于网络狂欢,这何尝不是对劝善帖的嘲讽?

文明呼吁而非道德绑架

其实,在“语不惊人没人转”的当下,什幺样的奇葩思维和观点出现都很正常。当说圆成为一种热门的时候,说方的人必然会现身搏出位;说甜的人多时,说酸也未尝不是一种吸引人注意的手段。同理,当众多的人传播环卫工的心愿卡时,指责这是“道德绑架”,也就顺理成章了。

无论是原发微博,还是转发者,并不存在所谓的道德绑架,都只是一种温馨提醒,这里没有任何强制、粗鲁,或是在微信、微博上常出现的不转会怎样之类的不吉祥语言。将正常的道德感召说成是滥情,这是“躲避崇高”的强迫症发作:因为见了太多的“老人碰瓷”和“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现象,因为见多了假恶丑,所以人们陷入道德虚无主义,容易把向善的行为都斥之为“伪善”,把一切情感动员都说成绑架。

环卫工心愿卡,不是道德绑架,而是一种文明呼吁,这种表达也许并非最完美的方式,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引起人们再一次关注“过年该不该继续放烟花”这一话题,并身体力行地少放鞭炮,其作用就是积极的。

延伸阅读

小到公交车上的让座问题,大到各种灾难后关于名人、明星捐款多少的议论,道德绑架的影子随处可见。什幺是道德绑架?比如,要求一个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因为人家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曾有媒体报道,有大学生到公交车上拍照,美其名曰“曝光不给老人让座的不文明行为”,这种挟持着“道德优越感”的行为,其实已将道德变成伤害他人权利的利器。

导演贾樟柯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在我们的文化中,‘苦难’似乎是获得话语权力的一种资本。”而在网络时代,这种“话语权力”显然更容易被放大,甚至一不留神就变成一种“旁观者暴力”。为什幺这幺说?因为在传统社会或者日常生活中“一对一”的求助中,有人向你借钱,即使你是富人、公众人物,选择了拒绝也不用承担更多道德责任和舆论压力,而当这种“求助”被放到网络平台,也就意味着把被求助者推到“众目睽睽”的公共舆论聚光灯下,旁边还有更多不相干的“观众”注视和评说,这些“观众”通常又会出于同情弱者以及反感为富不仁的普遍心理,一边倒地赞成“救助”者,甚至对“不救助”者提出批评。在一次由几位演艺界人士号召圈内人士参加的“明星一起来”扶贫活动中,据说邀请范冰冰被拒绝,一时攻击明星道德素质甚至范冰冰个人的相关舆论在网络上风起云涌。某门户网站推出的“范冰冰拒绝扶贫该不该遭到炮轰?”调查显示,有24954名网友投票赞成正方“应该炮轰”,同意反方“不应该炮轰”的才3804人。一个充满道德感的社会固然让人憧憬,也值得我们追求,但道德终究只是一种个人选择,并不是放置在个人自由权利前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