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废塑料进口禁令减少了全球环境影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温宗国教授团队在废塑料进口政策对全球环境可持续性影响的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该研究定量化了由中国废塑料进口禁令引起的18个主要国家(地区)、6种塑料类别的贸易流动及处理模式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及生态成本,并通过情景分析预判了出口量下降、回收率上升等长期的环境影响,为未来提高国际废塑料贸易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明了方向。研究提示发达国家可通过政策激励和财政支持,加强废塑料的属地化管理、提升回收率,而发展中国家需要提高对处置外国废塑料潜在环境风险的认识,并及时制定有关限制性的政策,从而改善全球环境可持续性。

2018年贸易流变化的环境影响及生态成本(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网站)

出口量降低、回收率上升情景及组合情景的环境影响比较(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网站)

西风环流对喜马拉雅山大气边界层有显着影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与合作者研究了大尺度西风环流强迫对喜马拉雅山中段北侧绒布河谷边界层垂直结构、大气稳定度、地面风场和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其高大山地地形在大范围的时空尺度上影响着高原上空大气的混合和传输。该研究证明了高原山地地形与西风大尺度环流的相互作用对大气边界层的增长起着关键作用,解释了冬季喜马拉雅山中段大气边界层发展的驱动机制,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地表、边界层大气、对流层大气和西风环流的物质和成分的相互交换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微塑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姚槐应团队研究了微塑料污染对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为土壤微塑料污染下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及碳氮元素循环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微塑料的添加显着促进了土壤二氧化碳的排放,但对土壤氧化亚氮的释放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壤PH值、可溶性有机碳、铵态氮、总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饱和与单不饱和PLFA比值显着增加。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微塑料对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影响,并可能影响全球碳氮循环。

融合微生物-土壤属性-气候变化模型的理论框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院重点实验室邓晔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合作者,获得并分析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1600多个样点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环境因子大数据。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生态集群分布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热点区域在空间上并不重叠;而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些不同的生态集群响应的敏感区域不同,进而产生一系列热点区域的迁移。这些变化一方面可以指示集群内微生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空间适应性,另一方面考虑到每一类生态集群所代表的环境偏好性,这些变化也可进一步用来预测未来的土壤生态效应,如土壤酸化、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等。

在有人居住的住宅中观察臭氧化学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刘颖君研究员与合作者揭示了室内臭氧反应机理与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PNAS。该研究基于对一户住宅中室内空气组分为期八周的在线观测,观测期间保持正常生活状态。研究发现,即使观测期间臭氧浓度很低,臭氧氧化反应仍对室内空气中的一系列挥发性有机物产生显着贡献。这些有机物包括嗅味阈值极低的壬烯醛、具有刺激性的4-氧戊醛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臭氧与人体皮脂反应生成的特征性氧化产物在住户外出5天后仍表现出较高浓度。结合其他定量证据,该结果表明臭氧不仅与住户身上的皮脂发生反应,而且很大一部分与住户散落在房间各处的皮脂皮屑发生反应。

被测住宅实景图(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新闻网)

室内臭氧反应示意图(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新闻网)

高寒山区气候变化致灾效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邹强、崔鹏等围绕气候变化条件下区域泥石流堵江危险性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该研究揭示了近60年藏东南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条件下灾害效应。通过研究泥石流堵江灾害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演化机制,建立了与泥石流堵江密切相关的物源量、地貌连通性、堵江系数等关键参数的定量计算模型,构建了区域泥石流堵江危险性预测方法。该研究为高寒区泥石流堵江分析及危险性评估提供了科学分析方法,为气候敏感地区的工程规划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工业部门空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潜力的微观机制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吴力波课题组牵头,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利用我国工业部门微观企业的能源消耗与空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对我国工业部门空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的协同减排潜力进行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Sustainability。研究结合中国工业企业环境统计数据库、中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库和中国6000千瓦以上电厂数据库这三大微观数据库,构建了一个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并聚焦其中七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合理布局并调整现有工业部门的生产结构、加快推进电气化水平以及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发电是实现我国工业部门协同减排效益的重要途径。

黄土原生垂直节理起源、发育和演化的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金钊研究团队对黄土原生垂直节理的起源、发育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和实验验证,提出了黄土原生垂直节理起源、发育和演化的新模式,解答了长期以来未回答的黄土强烈结构性和水敏性问题。相关成果发表于Earth-Science Reviews。该研究总结了黄土原生垂直节理的成因机制、演化模式、理论模型、发育形态及其与黄土历史沉积过程的关系,构建了控制原生垂直节理起源和发育演化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原生垂直节理受5种因素(内部因素、驱动因素、阻抗因素、演化因素和景观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对认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过程、地下水文过程、沟谷演化、地质灾害发生等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