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紫林,余 瑶

安徽师范大学

东林党的实学思想及政治理念分析

徐紫林,余 瑶

安徽师范大学

东林党的建立是在明末社会中的矛盾逐渐激化下形成的,以顾宪成、左光斗等人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士面对朝廷与社会主流思想的矛盾,发挥了自身作为知识分子针砭时弊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而且也做出了相应的实践,明朝末期的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宦官当权的政治局面,引发了东林党的建立以及其实学思想、政治理念的发展。

东林党;实学思想;政治理念

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其性质是“朋党”,起端是在万历三十二年东林书院的建成发生的,一方面在民间手工作坊开始出现,商品经济逐渐形成,这也表明当时的社会正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着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过渡,在政治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政策进行思考,以期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一、东林党实学思想以及政治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

明朝末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微妙而敏感的时期,与当时欧洲的地中海相似,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在江南己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1]。这一时代的主要社会形态可以从一些文人的笔记以及社会描述小说中窥探一二,主要的矛盾就是政治上的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碰撞和阻碍,而当时明朝的君主专制与宦官干政的问题比较严重。在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社会就一直处于皇帝中央集权,地方由中央来管理的状态之下,在战国时期真正的形成这一局面。从此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是按照这一主线来发展的,虽然随着时代的更替,中央集权转变为了君主专制,但是这种集权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明朝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将所有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的手中,最终形成了绝对君主独裁的政治统治类型。在这一社会政治背景之下,资本主义经济逐渐产生发展,很多农民因为土地被兼并转而从事工商业生产,这就使得原有的农业经济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正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但是政治上的专制却对其进行了阻碍,这种变革的激化逐渐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深刻反思。

二、明朝末期的主要社会思潮

明朝在建立初期就颁布了《御制大诰》作为社会上流行的特定教材,主要的指导思想是宋理学,成为了协助明朝进行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压制了其他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在理学的发展中只注重说教,并没有针对时代的发展特点进行相应的创新,在明朝晚期的时候,理学逐渐失去了正统地位,阳明心学在朝廷中的地位逐渐加重。心学对理学中的负面效果进行了批判,王阳明对原有的心学理论进行了发展,发展了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理论中的长处,这对于当时社会的僵化状态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另外,在心学发展的同时,承于张载关学的气学也开始复兴,主要的学说是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思想,张载人为世界是由看得见的万物与看不见的两方面因素形成的,“气”的存在方式也是两方面的,一种是凝聚,另一种则是消散的,也就是人们使用肉眼无法看见的,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罗钦顺、王廷相等,其中的主要思想则具有唯物主义的特点。从这些主张来看明朝的心学与理学是相对立的两种思想学说,而气学对心学与理学都是对立面出现的。

三、东林党的实学思想以及政治理念具体分析

1、东林党的实学思想的学术层面的发展

东林党的实学思想体现在学术层面上的“反之于实”,取决于其对王学与程朱理学空疏学风的批判,以及君子论学“与世为体”的宗旨,以实学为指导思想,力图建立重实践和实证的新学风[2]。在东林学院建立之处其主要的提倡的学说就是经世救国的务实观点,成为了当时儒学发展的支撑,顾宪成与高攀龙以这种理念办学,他们的学说得到了当时社会上很多知识分子的赞同,在他们的讲学过程中,主要的内容就是对时事政治进行嘲讽和针砭,对于朝廷中有碍于社会发展的人物及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就有“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的说法,东林党人为学术需要与政治时事相结合发展,将学问用到实践之中,而不是空谈学术,人为只有好的学术才有利于朝政的发展进步。东林党人倡导实学,就要拨正当时空虚的学风,认为“躬行立教”是东林学院的讲学目的,也是实学思想的主要发展目标,对于实践与实证加强了重视。

2、东林党实学思想在政治层面的体现

东林党倡导实学还同时体现在政治层面的“治国平天下”,这与其学术层面的“反之于实”,提倡实践和实证的新学风是一致的[3]。在东林学院之中,人们对朝廷发生的政事进行讨论,这也表现出了其讲学的目的性,东林党的代表人物顾宪成思想中始终以国家为念,他希望通过自己学说的主张改变当时的社会政治状态,以期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东林党人以平定天下作为了自己的任务,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东林党人对宦官干政最为愤慨,要求朝廷将政事交给六部管理,公论方面的政事则交给言官来管理。钱一本还提出了进行人才选拔的制度观点,认为在人民与政权之间应该多听从人民的意见。

3、东林党在政治上的主要作为

东林党人最可贵的政治表现是领导市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矿税斗争,代表了市民阶层的愿望和要求[4]。以叶向高、魏允贞、冯琦等人士为代表的东林党人纷纷上疏请罢矿税,叶向高在其中发表了自己对矿税的见解,认为矿税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且部分东林党人还将榷使陈增及其爪牙进行了铲除,这一行为得到了当时广大市民的支持,并且东林党人中一些地方官员都直接的参与到了地方的反矿税斗争之中。由于东林党人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代表了市民阶层的利益,因此当东林党人遭到镇压时,激起了大范围的民变,这些行为都是东林党学术与政治相统一的实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实践。

结束语

明朝属于一个拥有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朝代的建立初期,宋理学处于一个政治统治地位,也成为了明朝发展专制集权的工具,而在学术上的进步则非常的不明显,再加上宦官专权以及政治上的各种黑暗,面对内忧外患,原有的思想并不能解决这些矛盾,东林党主张学术与朝政相结合的政治发展,实学思想在学术上也是对阳明心学的改造,从思想上开始了政治改革。

[1]张永刚.东林党的实学思想及政治理念[J].江淮论坛,2006, 01:128-131.

[2]王刚.朱舜水实学思想的背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葛睿.东林学派儒学经世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4.

[4]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