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入蜀门户,坐拥江流必经之道,形成了龙蛇混杂的码头文化。她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铸就了纵横交错的山城面貌。大山大水又养育了彪悍耿直的民风,使这儿的袍哥文化、大嗓门和火辣美女皆举世闻名……从遮风挡雨的吊脚楼到网红打卡地,从解放象征到血拚觅食的热点,这奇妙的江湖气息依然烧得火热。站在朝天门广场前,俯瞰滔滔而逝的江水,你也可意气风发地喊道:“嘞是重庆,嘞是江湖!”江湖之源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植根于重庆的江湖气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数千年来的历史洪流塑造而成。凡是江湖,必有源头,就让我们从她的最初说起。

血性的巴人与外来者的故事

重庆古名为“巴”,这里最早的栖居者“巴人”以骁勇善战闻名天下。三千年前,他们是周武王伐纣的前锋,有记载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光是靠战斗前所跳的“巴渝舞”,就足以震慑敌人。

由三国两晋到宋代,中原历经多次战乱,引发了大批南下的移民潮。四川盆地靠着山脉形成的天然屏障及肥沃的土壤,得以偏安一方,对于外界那些饱经战乱、流离失所的人来说,无异于“乌托邦”。而重庆是入蜀的必经之路,成为了从乱世通往和平彼岸的“大门”。随着三峡的通行,码头文化渐渐形成:移民、航运、交易兴旺,五湖四海之人在此交集,少不了彼此间有摩擦碰撞。外来人要想生存,须得抱团取暖,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再结合重庆原本的彪悍民风,一时间帮派并起,江湖便俨然成形。

后来明末的农民起义和各种瘟疫爆发,令巴蜀人口锐减。清初有记载日:“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人口稀若晨星。”于是在踌躇满志的清代皇帝和官员眼中,川蜀自是建立政绩的好对象,遂采取了免数年赋税等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来自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移民最多,“湖广填四川”的政令就造就了巴地第二次的文化大融合。

晚清开埠与民国陪都

到了清末至民国年间,重庆的码头与江湖文化进一步得到了升华。鸦片战争后国门大开,西方人沿着长江到各地开埠,重庆位处两江怀抱之中,理所当然成了洋人在内陆通商的绝佳地点。这段时期,各国纷纷在重庆设立领事馆,划定租界,并且建厂开矿,也为重庆带来了轮船和工业技术。

而长期存在于码头的帮派势力,在这时也因航运的蓬勃达到鼎盛,发展出“哥老会”(西南地区的黑社会)。在政府难以管辖的民间建立起一套江湖秩序。到抗日时期,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国民党迁都重庆,原因是这里深处内陆群山之中,又长年起雾,不易遭受日军袭击。这幺一来,全国各地因日军侵华而流离失所的人们,便聚集到了重庆,人口的融合更使重庆再度焕发活力。在战乱之中,这些素不相识的受难者聚集起来,为求生存。用生命坚守中国最后的不落之城。

■江、船、桥是重庆人生活的一部分,至今江边闲散垂钓的人仍然不减。视觉中国图■重庆湖广会馆是目前中国城市中最大的会馆建筑群,见证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图虫创意图

码头上的江湖气

重庆地理的关键元素是江和山,衍生出的人类生活空间就是码头和梯坎。

说起重庆最着名的“朝天门”码头,是因宋朝的钦差传达圣旨经长江抵达这里而得名。站在朝天门广场上,看着滚滚而逝的江水,都不免顿生感慨:或见“逝者如斯夫”的沧桑,或感意气风发。除了雄伟的朝天门,重庆的大小码头往来者络绎不绝,足可一瞥众生百相:初来乍到的旅行者东张西望,满身大汗的渔夫在混浊的江水中打捞:江边的棚子底下,互不相识的水手和脚夫坐在一起,各在滚滚的“九宫格”火锅中独占一方,井水不犯河水:入夜后,江边多是坐在梯阶上纳凉的情侣,还不时可见唱卡拉OK的人。

然而这种码头上的江湖气,近年已愈来愈少。一方面,码头环境的变化太大,好比江北嘴一带的刘家码头,本是荒凉的泥滩,近几年发展成高端的消闲生活圈,连名字都改成华丽的“鎏嘉码头”:由新加坡凯德集团投资的朝天门来福士广场,却被指破坏了重庆的风水和建筑格局,“阻断”了朝天门的去路。另一方面,大量游客的到来,令重庆人的活动区域发生了变化,像是磁器口的龙隐门码头,七八年前还是重庆大学生的聚集地,年轻人和老人家一起磕瓜子喝茶,搓几圈麻将——如今磁器口热闹得很,游客已经占了大多数。

袍哥男儿走江湖

袍哥,亦即哥老会,他们的口头禅“袍哥人家,认黄认教(有规有矩),绝不拉稀摆带(拖泥带水)”已成名言。其名源自《诗经-秦风一无衣》中的“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意味着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兄弟情义。不过《诗经》始终太“文艺”,不符合重庆的气质,用重庆话翻译一下就是:“不要紧倒给老子说没得皮皮裹,哥子的衣服裤儿你随便扯起穿!”

基于重庆的码头江湖纠纷不断,百姓需要有人维持秩序,袍哥遂因此崛起,在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当社会动荡,如军阀混战时期,便有更多贫苦百姓为了寻求庇护而加入袍哥队伍。袍哥们虽然蔑视法纪,却有着自己一套秩序,愿为兄弟两肋插刀,因而袍哥的价值更多的是帮助彼此、维护规矩,而非欺负弱者。不仅如此,袍哥更在清末的四川保路运动(反对清政府国有化地方兴建的铁路)中发起号召,联合同盟会率领起义军围攻成都,继而在重庆和四川与同盟会建立军政府,推动了辛亥革命。1949年后,袍哥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袍哥文化也已远去,但他们的气息却仍在每个重情重义、耿直火爆的重庆人身上依稀可见。

■兴建中的来福士广场比着名的朝天门码头更引人注目。视觉中国图■朝天门码头是两江枢纽,至今仍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王铭伟摄■以前“袍哥”常在茶馆歇脚和协商,这些地方曾是风起云涌的江湖据点。在民国谍战四起的时期,更是交换情报、拉拢势力的地下战场。张恺鑫摄

从古到今的长梯

重庆作为山城,少不了要爬楼梯。梯坎也就成了生活中的基本元素。作为纵向贯通重庆的通路,梯坎如血脉般将山城各处串连起来,聚集起了商贩、居民和脚夫。

渐行渐远的梯坎

连接较场口的上半城和下半城的十八梯最有名。明朝时,这里曾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会使用,而它距离民居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就被称作“十八梯”。这里浓缩了重庆的市井气息:掏耳修脚、木工裁缝、算命摊和江湖郎中……最地道的重庆元素汇聚一堂。

由于十八梯的生活成本很低,容纳了大量草根阶层,因而常被视作是重庆的贫民窟乃至“城市毒瘤”,毕竟它紧邻号称中国西部第一街的解放碑CBD——华灯之下,岂容黯淡破败?拆!于是历经千年风雨的十八梯还是被拆除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梯坎拆了不少,扶手电梯则愈建愈多,最着名的要数“皇冠大扶梯”。城市的发展和扶梯的建设无疑大大方便了生活,却也让我感到有些可惜:作为生活居所的老梯坎渐渐远去,在新的梯坎上,来者只是过客。

“高高的朝天门哟。挂着棒棒的梦哦:长长的十八梯,留下棒棒的歌:爬坡上坎脚下的路。一根棒棒求生活。”

肩扛命运的棒棒

这群人因重庆的山水而生:长江码头开埠,商贸繁华,所以需要大量的运输人力:山城地形高低错落、崎岖不平,因而不能用车、马、牛,必须要挑夫。这些靠一根长竹棍行走江湖的挑夫,久而久之被借代成了他们的生计工具——棒棒。

他们勤勤恳恳,凭着一身干劲扛起了沉重的货物,赚点辛苦钱养家。从年轻力壮开始爬高上低,到中年风霜满面,再到老年身形佝偻,令人联想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生活的艰苦终会压弯人的脊梁。2018年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追踪了数名棒棒:他们或病倒也不愿到医院花费辛苦挣来的钱:或到了60岁仍无依无靠,挣着一天30.50RMB/5.90-9.90SGD的收入:或好不容易攒下钱准备做点小生意时,被小偷光顾,一夜打回起点……

在中日抗战时期的“宜昌大撤退”中,在实业家卢作孚主导下,大量人员和10万吨工业物资于漫天炮火中运至重庆,再由棒棒军用肩挑背磨的原始运输方式,保存民族工业的火苗。如果说每个群体都有它的高光时刻,棒棒在这场“中国的敦刻尔克”中,无疑是耀眼的群星——他们犹如蝼蚁般卑微前行,却如高山般位立。

在袍哥已然远去的如今,独留棒棒军在山城的起落中继续自己的道路。■黄桷坪涂鸦一条街上的棒棒们。柯炳钟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曾在这里取景,因而带火了十八梯,不过现在已经被拆除了。石宝琇摄■综艺《极限挑战》中,王渤曾乘坐的皇冠大扶梯,单程2RMB/O.40SGD。由于速度快、斜度高,往下看时小心腿软。而醉酒者、高血压病人、恐高症患者、精神病患者、危重病人均不宜乘坐。张恺鑫摄

皇冠大扶梯

两边分头连接重庆火车站(菜园坝)及轻轨两路口站(上半城),是亚洲第2长的1级提升坡地扶梯。大扶梯由上行、下行及备用梯组成,全长112米,宽1.3米,倾斜度为30°。扶梯全程运行的时间约为2分30秒,现已成为重庆最富特色的交通方式。

洪崖洞华丽蜕变

■洪崖洞灯火辉煌,犹如置身《千与千寻》中的奇幻世界。图虫创意图■洪崖洞有不少刻画着老重庆记忆的雕像。王铭伟摄■雕塑家郭选昌的作品《记忆山城》高达13.8米,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别树一帜地把20多幢错落的吊脚楼融合在一起。王铭伟摄

在两江四岸的悬崖上,曾经到处都有靠数根杉木树干撑起的木屋,在摇摇欲坠与屹立不倒之间,容纳了天地间的蜉蝣,这些木屋俗称吊脚楼。今天说起吊脚楼,通常会联想到湖南凤凰古城那些美丽的木制建筑,但在当时的重庆江边,吊脚楼不过是简陋搭建的房屋,供下层劳动人民居住——毕竟跑江湖的,终要有个落脚处,而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洪崖洞。

没有仙人,只有贫民

原本在这个山崖上可以看见一座巨大石窟,相传古代有“洪崖仙人”居住,文人骚客还对此地景色赞道:“石苔迭翠,池水翻澜,夕阳返照,五色陆离。”从清代开始,重庆人口骤增,许多穷困人士见洪崖洞能遮风挡雨,便纷纷裹着棉被在此安家,再加上本地的搬运工、纤夫、小贩靠江谋生,为了方便和降低生活成本,便依山势在江畔搭起简陋的吊脚楼来,这块无主之地因而成了穷人的天堂——人们和洪崖洞的吊脚楼,一起顽强地活着,成为占据嘉陵江畔的大型景观。

不过随着洪崖洞变得拥挤而市井,加上上半城区顺流而下的生活污水,像古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崖滴翠”那般,具有世外修道色彩的美景已不复再见,而是变成了容纳众生的烟火红尘。崖上的“汤屋”

80年代后,重庆开始快速发展,老洪崖洞免不了要整治,可是这些吊脚楼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民居,拆了就没了,因此开发时希望能兼顾文化保育和发展需要。最终由小天鹅火锅的创办人何永智得标开发洪崖洞,就有了今天的模样。

何永智作为重庆人,大概继承了跑江湖的灵活和坚韧。毕竟在江湖上只要肯变通、肯吃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像由她发明的鸳鸯火锅就由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获得灵感,火锅可以同时存在清淡和麻辣两种口味。而在发展洪崖洞的项目初期,由于地势特殊,加上城市规划的限制,开发变得困难重重。最终她以吊脚楼为原型,用泥巴捏出了洪崖洞大胆的模型,以此说服政府,成就了今天宛如时空幻境的洪崖洞。

不过自2006年建成以来,何永智的日子并不好过——洪崖洞一直在亏损。直到2017年,形势才发生大逆转,洪崖洞的年度人流量高达1200万人——这种惊人的变化,原来是新媒体的传播使然。2017年开始,“抖音短视频”成为中国的全民APP,而重庆因其独特的面貌而成为热门内容,洪崖洞更是因为极似宫崎骏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的汤屋而爆红,一时之间全国游客都涌入重庆“朝圣”。随后,洪崖洞的照片、视频疯传网络,至此,仙人的岩洞、江湖人士破落的居所,蜕变成了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解放碑步行街从热血抗战到血拚之所

日均流量达30万人次的解放碑步行街,今日无疑是重庆市最重要的商贸核心区。但并没多少人知道,作为地标的解放碑,竟是中国唯一纪念抗战胜利的丰碑,代表了重庆人浴血奋战的记忆!

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及邹容路交汇处的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念碑”,是彼时全中国唯一一座纪念对日抗战胜利的国家纪念碑。1940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在该处兴造一座名为“精神堡垒”的5层炮楼式木造结构物。7.7米的高度象征“七七卢沟桥事变”,并配有通往顶端的旋梯、时钟、风速风向仪等装置,外表为黑色,防止其成为日军轰炸目标,可惜最终还是被日军炸毁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又在原址树立了“抗战胜利纪功碑”,外观呈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今日所见解放碑之外观雏型。

及至1949年,共产党解放重庆后,碑被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直到现在。据说,现在的重庆解放碑下方仍埋留着彼时日军用以侵华的弹药、军刀等武器,碑中存放美国罗斯福总统写给重庆市民的信件,而碑身的内侧,则镌刻了成千上万名抗战中阵亡官兵的姓名。中国西部第一街是怎样炼成的

之后,重庆的商贸及金融重心逐渐由下半城移往解放碑一带。而2003年起,更确立了解放碑商圈以十字金街(东起小什字,北临靠沧白路、临江门、民生路,西至金汤街,南迄于和平路、新华路)为核心范畴所辐辏出的城市新风貌:金融、商务和贸易相结合,历史文化与休闲观光功能兼备,并因高度繁荣的商企活动和密集的人潮,而荣膺“西部第一街”的美誉。

如今,解放碑步行街周边华厦林立,不少国际级的五星级酒店品牌,均选择于此设立宿点,方便商务人士及前来旅游的顶级团客入住:附近驰名的大商场则包括重庆百货、重庆时代广场等,无论是走逛国际精品橱窗,抑或采买具有在地特色的伴手礼,这些商铺所提供的货类品项皆十分齐备:买够了、逛累了,不妨拣一处咖啡馆或酒吧暂歇,这里的娱乐场所发达且多元,定能使旅人的心情跟着愈夜愈美丽起来!

来到解放碑商圈,亦千万别错过重庆最地道的美食。有“好吃街”之称的八一路段,总能满足普罗大众的口腹之欲:至于自我标榜为文青的旅人,也不妨至此张罗“精神食粮”,重庆书城、精典书店等文化地标就隐于街角,回添此地馥郁的人文气息,值得玩味再三。

“打望”美女的好地点

每逢周末假日,解放碑商圈同样荟萃着一批批追求流行时尚的年轻女性:她们的体态匀称纤美,打扮则多半时髦光鲜,三三两两穿梭于广场间,往往成为令人难以忽略的视觉“娇”点。特别是入夜以后,解放碑广场上人来人往,平素隐匿于办公室、冷气房内的佳丽尽出,一时间粉妆玉琢,将寻常热闹的街市点缀得花团锦簇——毋庸置疑,此地绝对是来客们打望“渝美人”的好所在!

■解放碑的周围名店荟萃。王铭伟摄■重庆街头美女如云。冬瓜街拍 图一位于解放碑商圈的国泰艺术中心,以黑红两色的传统建筑构件穿插,远看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篝火:也有人认为像一堆插进红油火锅里的筷子。无论如何,均能表现出巴人(重庆是古代巴国核心地区)刚烈率直的性格特质。视觉中国图

眼花缭乱的交通网

■黄桷湾8D立交桥的多重“平行宇宙”令人类和卫星定位皆无法分清车辆处于哪个维度。

■李子坝站每当有列车经过,就会听到不绝的快门声。以上图片均为视觉中国图

重庆人血性的特质古今依然,以前可见于码头、梯坎等地,现在从洪崖洞和解放碑在功能上的改造也可体现,更同样在她纵横交错的城市建构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她的市井生活环境错综,让人眼花缭乱,却又一贯地洒脱随性、豪放不羁。

重庆受江水环绕,又依山而建,所以城市的规划建设大大有别于平地城市。不过重庆人的天马行空和胆大心细,令城市建设得以与地形结合,在山水之间建造起了层峦迭嶂的楼宇。纵横跨越的道路和轨道,令每位到访者都为之惊叹:这是一个“赛博朋克”(Cyberpunk)的世界,一首起行与居停的狂想曲,是重庆复杂的江湖具象而成的奇幻空间。

魔幻立交桥

有关重庆的形容词,近一两年最热门的大概是“魔幻”,因为这座城市的景观,奇特到让人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位于黄桷湾的8D立交桥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座桥有15条匝道纵横交错,更有人吐槽道:“这样的立交桥根本不能节省时间。因为只要走错一个匝道,就是重庆一日游。”

除了黄桷湾立交桥,还有电影《疯狂的石头》片尾黄渤被追杀时狂奔的融侨立交桥也十分出名:三层360°的螺旋形,司机行驶时绵绵无尽的转弯令人感觉像是成了秋名山车神。其实重庆形态奇异的立交桥随处可见,蝶形、8字形……在重庆,有时不经意看到的交通基建,往往就是一个视觉惊喜。上天入地的城市过山车

重庆的轨道交通上天入地,一部分是地下铁,一部分是架空轨道,还有一部分则穿楼而过——李子坝轻轨站因此成网红。轻轨一路上翻山越岭,在高低飞驰间恰好避过横于头顶的立交桥,不时来个江边大甩弯,然后穿过苍翠的花草林木,最后冲进一栋大楼的心脏。

进站时,轻轨前门被人潮挤得密不透风,大家都拿着手机拍摄轻轨入楼的奇观。到了外面,你会看见一群老人正在轰鸣穿过住宅楼的轻轨底下闲坐。顺着公路走下山坡,江边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旅行团,导游们眉飞色舞地介绍轻轨的厉害之处——原本这是重庆人日常生活中平淡的一幕,却因为新奇而成为世界级的全民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