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以西,珠穆朗玛峰遗世独立,风雪和冰封是永恒的主题,但在这沉默万年的严冬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葱茏。

亿万年以前,这一片土地在上帝的手里像是一块橡皮泥,珠峰轰隆隆崛起,周围则不断凹陷,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留下几道巨大的缺口。印度洋暖流沿沟而上,再加上珠峰上冰雪融水缓缓沁下,把这几条沟哺乳得格外缤纷艳丽,人们将这五条沟称为:樟木沟,吉隆沟,陈塘沟,亚东沟,以及今天我们提到的嘎玛沟。

2001年,嘎玛沟迎来了我国的一个5人科学考察队。那次穿越历时22天,是中国人首次组织的穿越,填补了中国人对嘎玛沟科学考察的历史空白。而早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外国人的脚步早已纷至沓来,足迹密布。

上世纪20年代,英国探险家马端在《珠峰考察》一书中称嘎玛沟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山谷”;也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高山研究所所长旦泰勒博士和美国国际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坎贝尔博士合着的《西藏纪实》一书中称嘎玛沟为“世界十大景观之一”。

对待一片密境,我们的脚步总是从科考到旅游,外国人的脚步则是从探险到徒步,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让嘎玛沟里不同时期的足迹泾渭分明,从探险家到科考队,再到徒步探险。

90年代以后,一直到今天,这条沟对国内来讲仍然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境,如同开头所说,很少有人知道白雪皑皑的珠峰下面会是葱茏的世外桃源。

有驴友这样形容,这条线路给人两种选择,要幺成为骨灰,要幺成为骨灰级户外玩家。这条路线最刺激的地方在于丰富的生态环境,一路从高山沙路到翻越5000米左右的雪山,中间数次要穿越碎石坡横切,相当危险,经过静美幽蓝的湖泊,从第三极的珠峰雪山群下来,逐渐降海拔至谷底,进入嘎玛沟的动植物天堂,穿梭在原始森林和沼泽地里,满天满地的杜鹃馥郁开放,不论是身体还是眼睛都是经历了极大的感官变化。

2014年,本刊应日喀则旅游局邀请,成为今年首批进入嘎玛沟徒步的团队,整个穿越行程5天,强度较大,也因为大家都不是有经验的户外徒步者,前进速度相对较慢,每天徒步时间几乎在10小时左右,牦牛工们负重前行,通常比我们提前到达营地两个小时。

年轻的牦牛工是夏尔巴人,嘎玛沟也是这个人数稀少的民族的聚居地之一。历史上夏尔巴人与世隔绝,没有任何的外界侵扰。在宋代随着西夏王国覆灭而逃亡的党项王朝后裔在这里找到一个绝佳的安身之地,用自己太阳般的热情与活力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了神秘的独特的民族——夏尔巴人。他们利用惟一的交通工具牦牛,用自己坚韧的双手和嘹亮的歌喉在这里顽强的生存着,创造着夏尔巴奇迹!

我的徒步路线:曲当乡——优帕村——晓乌错——晓乌拉垭口——卓湘(兰花谷)——夏侬牧场——萨基塘营地——嘎玛沟营地——陈塘

D1 曲当乡——优帕村

这是我们出发的第一天,此段路程是整个徒步行程里最轻松的一段,全程平坦的砂石路面,车辆可以通行,我们把这一段路当做适应性拉练。嘎玛沟全年的可活动时间是每年5月到12月,12月以后大雪封山,连当地人也无法进入,直至次年5月。而徒步嘎玛沟的最佳季节是9 月下旬到10月初,那个时候雨季已过,天气晴朗,能很轻易地看到珠峰、洛子峰和玛卡鲁峰等着名山峰。

我们是今年首批进入嘎玛沟的徒步队伍,正值5月中旬,就在进来之前几天,晓乌拉垭口才下过大雪,封山可能性极高,因此我们适应性徒步也是等待向导先去雪山前方查看通过的可能性。此段路沿途可见零星散落的村庄和劳作的村民,牛羊也遍地都是,没有穿越难点。

D2 优帕村——晓乌措

真正意义上的徒步从此段开始,此段徒步全程6.4公里,海拔3750米-4656米,出发后不久就开始爬坡翻越一个小垭口,全程已没有平整的路,均为乱石,道路在乱石缝中隐匿,因此在徒步过程当中调整步行节奏、寻找落脚点很重要,队员们慢慢适应海拔上升,以自己心脏能够承受的最快速度为最佳速度,避免走走停停。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快速降低,尤其在垭口有大风并伴有零星小雪,大家已身着羽绒服,休息时尽量找巨石后方休息。

在此段路途已经不见村庄,只在一枚小小的湖泊边上有唯一一户牧民,一只俏獒,女主人大概很久没有看到大批人群,非常内敛害羞。在一个小山坡上,我们居然看到了野牦牛,长相憨萌可爱,跟我们常见的家养牦牛是全然不一样的长相,但是脾气却很暴躁,远远看到我们就往人群里冲,亏得向导及时将它赶走,否则肯定会有人员受到伤害。

终于到达当日的营地晓乌措。晓乌措海拔4656米,是个十分宁静漂亮的小湖,落在浅浅的山湾里。湖水清澈,在岸边能看到满地兰花的苗子,小小的花苞已经藏在叶片间,静待开放。我们抵达当天下着蒙蒙的小雨,湖水呈现墨绿色,浓浓的雾气从垭口间飘来轻轻坠在湖面上,牦牛队全部静卧在湖边吃草休息,四周的雪山隐约可见。

D3 晓乌措——晓乌拉垭口——兰花谷(卓湘)

一离开晓乌措,我们立刻开始翻越晓乌拉垭口,这是全部行程海拔最高也最辛苦的一个穿越点,只要翻过这个垭口,我们就进入嘎玛沟核心区了。

晓乌拉山口4900米,天降大雪,山口的雪也极深,这段路已经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路线自由行走了,必须跟着前面向导的脚印前行,即便如此,有的队员还是掉进约一米深的雪坑里,加上山体坡度很陡,整个队伍前行非常吃力。这时一起出发的牦牛也开始惊慌,走在队伍前面的牦牛几次陷入雪坑里后开始甩掉身上的东西,发怒狂奔,我们全部停下来等待牦牛工安抚牦牛,并且重新装货,有的袋子被牦牛撞破,已经无法装物品,牦牛工就自己背着我们的行李前行……

几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垭口,整个队伍又累又饿,但是转头看,晓乌措还在,静静地在雪中绽放幽蓝的光,晶莹的世界里一汪泪般湖水,疲倦就此褪去。

如果天气好,在晓乌拉垭口是可以看见马卡鲁山的,当天我们翻越过程一直在下雪,就此与马卡鲁无缘。

下山的路令人非常崩溃,因为不间断的大雪掩盖了当地人常走的足迹,我们在碎石陡坡的山体上迷了路,眼看谷底就在眼前,却始终找不到下山的路,碎石不断随着雪水向下滑落,如果不小心,大家会随着碎石一起坠崖,需要脚非常有力地稳固在地上,手持登山杖支撑身体,我们和村长横向在山体上小跑寻找合适下降的路,这是我首次感到体力不支,手脚乏力,好在半小时后我们找到了下山的路,顺利降到谷底。

D4卓湘(兰花谷)——夏侬牧场——萨基塘营地

相比前三天的高山地貌,谷底的风景突然变成森林,植被丰饶,各种不知名的野花成片出现,满谷的杜鹃花已经俏丽枝头,空气里满是氧气的味道。过去,每年5月大雪消融后,伐木人会带上自家牦牛,邀上邻居作伴,一起进深山运木头出来,萨基塘的木头尤为特别,当年萨迦王朝兴盛,萨基塘的树都渴望到萨迦寺去,因而大树的树枝全部朝着萨迦寺的方向倾斜生长,向导说,当年修建萨迦寺的木材也大都是从萨基塘运出去的。我们在萨基塘看到的树木高大粗壮,大部分树木的树冠都像旗帜一般朝着萨迦寺的方向指去。

D5萨基塘营地——嘎玛沟营地

尽管才5月,但是这一路段已经开始出现蚂蝗,全程潮湿的原始森林是蚂蝗生长的好地方,所以在路上休息时一定要找阳光能够直射、草皮干燥的地方休息。这是徒步的第5天,每天前行10个小时,大部分人已经接近崩溃,好在满山的高山杜鹃为大家解乏。眼前的原始森林神秘寂静,参天的大树、吊挂树上的松萝和各种无法叫上名字的长相奇怪的植物让大家不自觉都想起阿凡达的世界,眼前的世界是一个自成一派的星球,转动频率之优美,让人眩晕。

这一段后半部分全是沼泽,当地人用树干一根根横在沼泽里供人们通过,在人迹罕至的林间,我们仍能看到一串串脚印神秘地铺就在泥土之上,夏尔巴人如精灵般穿梭在嘎玛沟内,迅速又隐秘,只有缓慢的牦牛才能让他们慢下脚步,偶尔遇到夏尔巴人,他们还伸出双手来和我们一个个握手,俨然林中之王,接待了他们前来探访的朋友。

D6嘎玛沟营地——陈塘

马上到达目的地的这一段路是崩溃又兴奋的,沿河边的山体大部分都有山体滑坡的现象,因此我们无法沿河徒步,而是在山里不停地上山下山,走那些当地人已经开辟好的道路。我此时双腿已经麻木,这个时候更崩溃的是意志,那种明明知道前方就是可以彻底休息却又始终走不到的心情简直是焦急沮丧。这一天牦牛工的两头牦牛丢了,更多东西需要牦牛工背在身上,据说一个年轻的小牦牛工走在前面,突然体力不支瘫倒在路边哭起来,他鲜有类似带队负重走全程的经验,在路边哭着称自己不知道为什幺要走这一趟……可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抹完眼泪后,整整行李,又继续赶牦牛去了。

在一个开阔的草坪上,我们遇到了陈塘镇的老百姓,他们带着酿制的鸡爪谷在一个山洞岩石上晾晒,如果当时有白酒,就着鸡爪谷一泡,就是陈塘赫赫有名的鸡爪谷酒,一个小伙子教我用手嘬一点鸡爪谷嚼着吃,嘴里浓郁的酒香告诉我,终点站陈塘就在不远处……

TIPS

线路气候 嘎玛沟这条线路,从谷底低部的亚热带气候,随着海拔高度的直线上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垂直生态类型。12月份到次年5月份前晓乌拉垭口大雪封山,不易进入。如果穿越此线路,必须5月后才能进入。5月初是珠峰东坡杜鹃花盛开的时节,色彩非常漂亮,大片大片的杜鹃花迎着雪山的方向,肆无忌惮的开放。7、8、9月份中旬东坡雨量充沛,常常会下雨,9月下旬到10月初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天气晴朗,经常能看到壮观的雪山景色,这两个月份嘎玛沟蚂蝗多,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另外,7、8、9月份山谷中常常大雾,容易迷路,出发前做好十足的准备,最好紧跟着向导和牦牛工一起。

边防证办理 嘎玛沟要写上定日、陈塘、曲当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般可以在当地公安局或派出所办理持个人身份证,如果当地不能办理,也可以找拉萨的旅行社代办,今年边防证建议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好后再进藏。

关于牦牛工 在曲当乡乡政府申请统一安排的牦牛和牦牛工,但牦牛工一般不懂汉语,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可以再找两个略懂汉语的年轻人作为向导。牦牛工的费用为80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