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

盛夏的南京闷热难耐,“火炉”之名绝非虚传。商铺的空调外机正对着街道, 就像劣质芭蕉扇吹动的火焰山,令路上的行人纷纷加紧脚步,落荒而逃。此时你会更加理解南京市民为何如此珍视市内数万株民国时期开始栽种的法国梧桐。当然,民国给这座城市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片梧桐绿阴,更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从江苏路广场出发,沿着颐和路一路走过去,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小楼在道路两旁槐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串联起一个个在当时声名显赫的人物:阎锡山、吴铁成、汪精卫、汤恩伯、毛人凤…… 整个公馆区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没有过多地沾染商业的气息,因此路上行人很少,偶尔会遇到几个同样揣着相机的游客在此驻足,大家怀着共同的民国情结彼此心照不宣地擦肩而过。

颐和路两边的公馆多是大门紧闭, 更添几分神秘感。若要近距离体验那段历史,不妨绕行至江苏路一带,去一趟“颐和公馆”。南京人并没有完全拒绝对公馆区的商业开发,却与上海新天地、思南公馆的模式不同。包括张笃伦旧居等26 栋相邻的民国花园别墅经过整修, 连成一片,成为一家民国主题文化体验酒店。

在颐和公馆的“梦桐墅”(熊斌旧居), 你可以品尝到“秦淮八绝”、鸭血粉丝汤等金陵传统小吃。你也可以在“艺风堂” (黄仁霖旧居)一楼的“云自在”咖啡馆品尝一杯咖啡或清茶,享受惬意时光。楼上正在举办“雪泥鸿爪——民国书信资料展”,每一封书信都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映射着历史的曲折。即使没有消费的打算,漫步在这青砖灰瓦之间,聆听历史深处的只言片语也会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

博物馆里的民国范儿

博物馆是了解一方历史文化的窗口, 南京最主要的博物馆当属南京博物院, 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博物院”。2013 年,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完工,在原先仿辽代大殿建筑为主体的历史馆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特展馆、民国馆、数字馆和非遗馆。除了在此鉴赏众多国宝级文物,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新落成的民国馆看一看。

类似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地下的“1930 风情街”,民国馆内的咖啡馆、小吃铺、书店、邮局等都包装成民国时期的风格,店员穿着当时流行的蓝布衫、中山装,透出一股怀旧的小清新。如果家里有一套长衫或者旗袍,平时又苦于没有机会穿戴,不妨来这里cosplay(角色扮演)一把。没有这一身行头也无妨, 馆内有民国风情的服装可供租赁。总之, 与其说这里是博物馆,到不如说这里更像是一个主题游乐园。

逛累了可以到民国馆隔壁的老茶馆歇歇。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南京雨花茶、苏州洞庭碧螺春、连云港云雾茶等进入非遗名录的茶饮,每天下午(周一下午闭馆)还能免费欣赏江苏省表演类非遗项目,如苏州评弹、南京白局、昆曲折子戏、江南丝竹等。

追寻大师的脚步

民国教育家梅贻琦曾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当今各地高等院校纷纷大兴土木之时,难得南京的几所高校遗存了民国时期的校园风貌,让我们有机会寻着先贤的足迹,去触摸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 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今天,“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已是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所在地,而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则坐落于原金陵大学。当年金陵大学的北大楼已成为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这栋布满青藤的老楼安静地伫立在城市高楼之间,默默地送走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又迎来成群结队回母校团聚的校友。

南京大学校园里的几处名人故居也非常值得一看。校园东南角的一座小楼曾经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处代表约翰·拉贝先生的住所。在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他在此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现在,这里成了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在工作日对外开放参观。此外,孙中山居所、赛珍珠旧居、何应钦公馆等也为南京大学包孕中西、古朴典雅的校园增色不少。

离开南京大学往西不远便是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民国时期,这里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校园由“首都计划”的主持者亨利·墨菲和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担任设计工作,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外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建筑内部则采用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妙的是,所有主要建筑物之间都以中国古典式长廊连接,高下参差,互相连贯,或许是为了让当年的女学生们即使大雨倾盆也能优雅、从容地穿梭于各个教学楼。一如南京这座城市,自信地行走在历史与现代之间。

秦淮八绝——奇芳阁麻油素干丝

鸭血粉丝汤

颐和公馆内绽放的荷花

南京师范大学内

连接各大建筑物的长廊

南京博物院——民国馆

赛珍珠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