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鹂

关于景德镇的记忆是源于童年时家中所用的餐具,餐具的外底部总有“景德镇”或“中国景德镇”字样,有时还绘有亭阁图形,印象最深也是我最喜欢的,是那些蓝边、蓝花、碗身带有半透明米粒印的,我喜欢这种略偏青的蓝,不浓烈但也不暗淡;喜欢碗边重复排列的简单线条,整齐和谐不呆板;最喜欢这些半隐半透、错落有致的小米粒,现在回想起来仍旧觉得十分雅致。

因为“千年瓷都”的称号就把景德镇市想象成一秀雅清丽之处,那必定会大失所望,如今的景德镇市与国内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没啥两样。但走访了一现代工业瓷厂、古窑民俗博览区和一家庭作坊后,愈了解愈深入愈为之着迷,赞叹于其前世的辉煌和荣光,感动于其今生的执着和传承,无论复兴与否,都将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制瓷业细致的内部分工令人惊叹

总以为传统手工艺,工艺固然繁琐,但不会有行业内部成规模的专业分工,无非都是些小作坊。殊不知,景德镇瓷业在宋时已经初步建立细致的行业内部分工, 时人蒋祈《陶记》记载:“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则,各不相紊。”明代开始对各道工序进行分类组合,建立比较完备的行业生产体系和管理机构,如原料业的“白土行”、燃料业的“窑柴行”、成型业的“圆、琢两器作坊”、烧窑业的“挛窑店”和“满窑店”、彩瓷业的“红店”和“洲店”、包装业的“茭草行”以及运输业的“船帮”等等。

举个具体的例子,由电影《人鬼情未了》科普的“拉坯”广为人知;待毛坯半干后,置于旋转的平面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这两道工序均由专人负责,这没啥奇特,但是告诉你这两道工序的传承是以家族或团体为单位,从事拉坯和从事利坯的完全是两群人,而且这些人一辈子也只会一道工序,你作何感想?烧坯需要建砖砌的窑炉很正常吧,砖由专人制作,砌由专人负责,可以理解,但是否想过,连砌砖用的泥也分化成一个专业行业?如此精细的分工,简化和专一到每道工序,利坯的只管利坯,炼泥只管炼泥,彩绘者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身怀绝技的匠人汇聚一堂,每道工序的精益求精、总体效率的提升、创造力的勃发使这门手艺在景德镇人手中达到炉火纯青,获得“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

如今的景德镇经历了传统柴窑无柴可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煤窑严重污染环境、新型气窑冲击传统生态的没落之后,仍心怀复兴的梦想,依托古窑瓷厂的建立,重燃清代镇窑,复建明代葫芦窑,

使把庄师傅、匣钵、垒窑、窑砖等古柴窑烧炼技艺后继有人。而民间的工匠们师徒传承习俗还在沿袭,大有热爱这门手艺的年轻人本着严谨的工匠之心,专注而坚持。据说,民间的手工制瓷作坊有千余家。一位专门从事利坯的小哥说得好,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里,都找不到一个地方,能和景德镇集中的人才、技术资源相抗衡,瓷都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让景德镇人把这门技艺代代相传。

古窑民俗博览区

古窑民俗博览区中的手工制瓷作坊和清代镇窑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制瓷作坊,俗称“坯房”,是制作瓷器坯胎兼瓷器坯胎釉下彩绘的工场建筑,由三栋或四栋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绕内院组合而成,使建筑内部可以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进门左手边的正间按照瓷器胚胎主要制作程序布局,依次是拉坯、利坯、剐坯、施釉、画青花。

被都市人喜闻乐见的“拉坯”工序前,总是围了最多的人。这位印在门票上,也出现在宣传片里的王老伯,擅长圆器拉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虽近80岁,却一点都不显老,是因为每日静心专一的缘故的吗?

内院用于晾晒瓷坯,俗称“晒架塘”。整齐排列的坯碗,像接受检阅的士兵。

原来我最爱的玲珑瓷就是这样一个个镂雕出来,然后上秞填平,入窑烧成

传承人万老伯10岁就跟着父亲学这个,专注至今。

走进另一间制瓷坊,章老伯正耐心地用毛笔在画老鼠的毛发,看似下笔无痕,但渐渐地,老鼠毛发那自然纤细的效果出来了!这种工笔画费时费神费眼,还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太难得了!

清时由于海内外对瓷器的需求量大增,容积较小的明代葫芦窑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被容量大、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类型瓷器的镇窑所取代。清末景德镇有100多座镇窑,古窑民俗博览区里现存的这座镇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

窑房内部除了窑炉,空余处展示着窑砖、烧制时装瓷器的匣钵、传统老茶花青花瓷碗,以及已茭草包装完毕待运的瓷器。

古窑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理解了“声如磬”,是敲击瓷器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吗?错了!用左手轻托碗底,右手食指洗净后蘸水轻划碗沿,意想不到的美妙磬声随着手指时近时远,时悠扬时高昂,共振力让手指也微微发麻,这才是历经了1300℃高温烧灼后的景德镇瓷器特有的金石之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