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

12岁的少年赞恩起诉了自己的父母,罪名是生下了他。

他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贫民窟,有6个弟弟妹妹。在该读书的年纪,他的任务是去市区贩卖果汁,为街坊四邻运送煤气罐,在社区里摆地摊。

赞恩的父母没有正经工作,也从未给过孩子关心和爱护。为了维持生计,他们把11岁的孩子萨哈嫁给了当地一家超市老板。绝望的赞恩无法忍受,离家出走,此时命运还没有露出最残酷的面孔,真正给赞恩致命一击的是,半年以后,萨哈不幸去世。为了给妹妹报仇,赞恩捅伤了人,被判入狱5年。谁知这时,母亲告诉赞恩,自己再一次怀孕。心如刀割的赞恩想要阻止父母继续生出不幸的孩子,把父母告上法庭。法槌落下,电影《何以为家》正式开始。

这是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的作品,2018年5月,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首映。放映结束后,它收获了全场观众长达15分钟的掌声,并最终斩获评审团大奖。

电影展示的是一个孩子眼中绝望的家与世界,也将凋敝混乱的社会百态跃然光影。在电影中扮演赞恩的男孩,现实生活里也叫赞恩,来自叙利亚。2012年,因为战争,举家迁往黎巴嫩。从10岁开始,赞恩就辍学了,给超市送货赚钱贴补家用;扮演赞恩妹妹的女孩被选角导演发现前,在街头兜售口香糖;迫于生计把女儿嫁给成年人的母亲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孩子,除了水和糖,她再没有别的能给孩子吃。

没有人喊“Action”,没有工作人员打光布景,没有人教这些“演员”什幺时候说什幺样的对白。《何以为家》就是这样拍出来的。而正是这种过于惨烈的真实质感,给人以极大的情绪冲击,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在我看来,赞恩最让人心疼的地方在于,他的理智与清醒。他的眼神成熟而充满焦虑,丝毫没有孩子的单纯和童真,让人不敢相信他只是个12岁的小男孩。电影最后,这个曾经把全世界的苦难都扛在肩上,趔趔趄趄往前走的小男孩,终于获得了移民瑞典的机会。他的脸上第一次有了微笑,那样灿烂,又那样辛酸。

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战争的残酷。但我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的理解。愿世间最深的伤口,都能成为光亮照进来的地方。愿每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