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兵

父亲今年已77岁高龄,家里田土流转后,平时种种菜,散散步,看看书报,安享晚年。

老人家一生经历过很多的磨难,生活也过得比较艰难,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现在条件稍有好转,可依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母亲有时到县城来,顺带给父亲添置一点衣服、鞋帽,他总得唠叨几句:“家里不是没有衣服,又买新的浪费钱。”

妹妹在外地,经常会从网上购买一些食品、蔬菜寄来。父亲也不乐意:“自己赚点钱不容易,家里什幺都有,以后不要麻烦了,收了你们的东西我也不舒服。”

我们家离医院较远,加之没有交通工具,十分不方便。母亲偶尔会让我捎带些药品。父亲知道后必定会责怪母亲几句,说给我们添了麻烦。

有次回家前,我询问母亲需要带什幺物品?母亲怕父亲责怪:“家里都有,不需要带什幺。”晚上才知道,房间电灯有一个月没亮了。我顿时火冒三丈:“问了你们是否要带东西,电灯不亮了又不说,我知道就把灯泡带回来了。”

父亲连忙解释:“农村睡得早,用手电筒一样方便。”早上起来一查线路,灯泡没坏,是开关接线柱里电线老化了,自动脱落了,我又冤枉了父亲。

我回老家的时候,习惯帮他们把高龄补贴取出来。但每次都要打印一张取款凭据,父亲查验后才放心,不是我给他们的钱。我知道父亲的想法,他是怕我过得紧张,过得不好。每次回家空手而去,带蔬菜、食油而归,父亲心里才舒畅。每逢过节,父亲会给我现金,让我帮忙用手机给外孙发红包。做这些事时,父亲总是满脸笑容.乐呵呵。

父亲就这样,一生都没奢求过我们为他们做点什幺,对我们也没有很高的期望,简简单单、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就是他最大的满足。

前段时间,与父亲聊到法律。家里有我自学法律专业与报考律师时的诸多书籍,父亲每一本都阅读了。在交流中,发现父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感兴趣。我说:“我买一本给您看。”“有就看一下,没有也没事。”父亲回答着我。这是我记事以来,父亲唯一的一次默许,而且只是一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