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智慧的凝结

俗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多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常常幽默风趣,充满智慧。

比如,第一次离家出远门,老人就爱叮嘱:“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这是提醒我们与人交往要诚信友善,同时要多留个心眼,别被不怀好意者蒙骗;有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师长就会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提醒我们戒骄戒躁,保持谦虚;刚刚工作,漫天撒网不得要领,前辈就会说:“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提醒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俗语凝结了一代代人的集体智慧。

除了人际交往中的道理,俗谚还包含了大量农业方面的经验教训和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前者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后者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初一雪打灯”“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

典籍精华的提炼

承载厚重传统文化积淀的古代典籍,也是俗语谚语的重要来源。这类俗语,或直接化用典籍中浅显易懂的名句,或将一个或多个历史故事高度浓缩,或简要点出事件规律。

拿《论语》来说,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听其言,观其行”“欲速则不达”等名句,现在还被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运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俗语的一部分。

古典小说中的许多知名情节,为人们喜闻乐见,缩成短短几字俗语,广泛使用。《说唐》里的程咬金,头脑简单,武艺不精,但是运气特别好,劫皇杠竟然一举得手,遇到高手虽然狼狈也总能全身而退。于是,人们用“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形容一件事进行得好好的,忽然遇上了阻碍,而且,这个阻碍往往不是特别讨厌。

“自相矛盾”的思考

有时候,俗语似乎正说反说都可以。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歌颂宁死不屈的铮铮气节;可是又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劝人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保存实力来日再战。还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人向善;可是又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似乎是劝人别那幺老实。这边刚说“皇帝女儿不愁嫁”,那边就针锋相对“酒香也怕巷子深”;刚提出“忍一时风平浪静”,另一句话迎头痛击“有仇不报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