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晖

陈戌源新官上任中国足协,众望所归。这个新主席,已经设定好了未来四年里足协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其中关于职业联盟的建立和联赛的定位目标,尤为外界所关注。

“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完善职业联赛体制,成立职业联盟,形成充满活力、规范有序的职业联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职业俱乐部建设和运营模式,促进俱乐部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超联赛在亚洲联赛排名中稳定保持在前三水平。”陈戌源的话,掷地有声。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的沉疴宿疾,不能指望新任足协主席以一己之力在短时间就能改变,但是这位中国足协首位“职业”新主席的上任,代表了中国足球由上而下一种真正的积极改革决心。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抓好职业联赛这个基础与根本,才谈得上国家队的成绩。陈戌源深深认识到联赛是中国足球发展很重要的基石。没有一个好的联赛,就谈不上一个好的青训;没有一个好的联赛,就谈不上各级国家队的建设和发展。聚焦联赛和俱乐部,将是陈戌源的首要改革抓手。

在今年4月公布的2019亚足联俱乐部技术积分排名中,中超已经超越了卡塔尔联赛,成为亚洲第一联赛。当然,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要真正达到亚洲一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且看陈戌源如何施为。

支持并推进职业联盟自治;中国足球政策要与国际足联等外部规则一致;俱乐部要走市场化道路。上任之后,陈戌源的首要任务是牵头建立职业联盟。

联赛要由联盟说了算

中国足球联赛职业联盟的成立,原本是中国足球改革“放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在2015年被提出,原来叫职业理事会。联盟一开始本来筹划在2016年成立,但后来一拖再拖。2017年初一度被传将挂牌成立,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型。据当时《足球报》报道,成立后的职业联盟将主要管理中超中甲两级赛事,中乙联赛暂未进入职业联盟管理序列,职业联盟对中超中甲管理进入正轨后,将会把中乙纳入管理序列。当时中国足协的官方表态为:“中国足协享有职业联赛的所有权、监督权,职业联盟享有管理权、经营权和利益分配权。”

按照足球管理部门的规划,在2019赛季中超开始之前,就要成立职业联盟,此后联赛的管理将完全由职业联盟来进行。然而,这个接力棒最终被交到了陈戌源手上。

今年5月陈戌源出任足代会筹备组组长时,就有媒体指出:陈戌源作为一位曾经的体育行业管理层局外人“登场”或许也符合“足改”对“去行政化”的要求。陈戌源果真当选足协主席,最大的意义,或在于有关方面终于抛弃体育系统“内部改革”的幻想,开始认识到:只有建立真正接轨欧洲国家职业足球的联盟机构,才是职业足球乃至中国足球改革的第一步。从企业管理者出身的陈戌源,变身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对中超联赛的职业联盟探索,将更有底气。

何谓职业联盟?与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不同,欧美发达国家实行的是体育职业化,比如美国有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美式橄榄球联盟NF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国家冰球联盟NHL,这些职业联盟都是由各个职业俱乐部成立,实行自主管理。在NBA控制美国篮球的时候,联盟高层也渐渐进入篮协管理层。比如太阳队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杰瑞·克朗格罗就是国家队选拔委员会主管。且在很多事情上,美国国家队要迁就NBA的利益。这在中国足球方面是很难想象的。

在执掌上港足球俱乐部时期,陈戌源就在多个场合表达过自己的观点:支持并推进职业联盟自治;中国足球政策要与国际足联等外部规则一致;俱乐部要走市场化道路。上任之后,陈戌源的首要任务是牵头建立职业联盟。

“职业联盟改革是必须的,我认为改革应该遵循三条原则。”陈戌源曾说。他口中三原则的首要一条,就是“联盟运作原则”。“以后要把中超赛事的竞赛组织交给联盟,市场开发和管理,都是联盟说了算。参照欧洲职业联盟的相关运作规则,职业联赛就是由联盟说了算。”

据《足球报》7月8日报道: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筹备组再度成立,广州富力、大连一方、山东鲁能和河南建业四家俱乐部进入筹备组,预计在2019年年底前组建完成,或涵盖中超、中甲、中乙。

在陈戌源当选新一届足协主席后,他明确表示,“大家关注的中超联盟,我们争取在年内一定要组建完毕,明年整个中超联赛将以联盟为主来进行运行管理。推动俱乐部可持续发展,严肃整治高价泡沫足球,严格按照规矩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足球的进步和未来发展希望。”

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陈戌源介绍,足协目前已经成立了筹备工作小组,目标是在今年10月份把职业联盟组建起来。明年中超联赛就由职业联盟为主来进行运营管理。陈戌源认为,足协和联盟是合作伙伴关系。职业联盟按照职业联盟的规则去运行。足协以后扮演好两个角色:第一,按照法规规则监管;第二个是要服务好联盟,让联盟分管的职业联赛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足协应该更多地去支持把联赛做好,因为把联赛做好,我觉得这是足协对中国足球的最大贡献之一。我相信在根本利益上足协和联盟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陈戌源认为,能够把各方的利益融合到最佳状态的政策才是成功的,“首先是有助于国家队发展和成长,其次要把整个‘足球大厦的每个‘楼面都清理好,要兼顾到俱乐部、运动员的利益,从而在国家队总体战略上兼顾到各自利益,这样的政策会更受欢迎,也有助于在实践中取得效果”。

2019年8月11日,北京市,2019中超第23轮,广州恒大淘宝首发阵容。

国家队不会再打联赛

2019赛季中超赛季开启之前,中超转会市场上却风云诡谲。

原本就是国脚大户的广州恒大,一口气引入了韦世豪、高准翼、张修维、刘奕鸣、何超、吴少聪六名内援,其中五名都是国字号的潜力新星。而天津天海俱乐部,将刘奕鸣和张修维两名重要球员送给恒大后,从恒大招来了阿兰、张成林、廖力生、温家宝,并从广东华南虎(原梅县铁汉)俱乐部引入方镜淇,随后又分别从鲁能和苏宁引进了姚均晟和张晓彬。廖力生、姚均晟、张晓彬、方镜淇都是此前国家集训队的成员。当时带领天津天海俱乐部训练的,正是此前带领国家集训队的沈祥福及其教练组。

国字号球员集体“扎堆”、如同“批发”一般的国字号球员交换式交易……一些以往甚少见到的转会现象,让外界针对国字号球队“借壳”俱乐部参加联赛的猜测与质疑并非无根无据。

“一切都是在豪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一位业内人士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曾经中国足球不止一次有国家队介入联赛,直到上世纪90年代足球改革以后才逐渐消失。然而,国家队打联赛,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不可行的办法。有不少足球界人士认为,这种做法再度出现,证明足球改革出了问题,是饮鸩止渴,也是对中超联赛品牌的莫大伤害。

陈戌源所说职业联盟改革的“三大原则”中,第二条是“法规规矩原则”。他曾说:“要按照国际足联的规则去运作,要尊重足球发展规律的原则。我们不能在国际足联的规则之外,另起炉灶,再去搞一套规则。这样做不可能成功,你还没有这个能力,去自己搞一条标准,然后再让国际足联按照你的标准做。有些离谱的提议多了,比如让国家队踢中超联赛,比如外援进球算半个、本土球员算两个,这些都是奇思妙想。”

牛津大学的体育经济学家 Simon Kuper 指出:“世界上最糟糕的生意:足球俱乐部不赚钱。”俱乐部有钱可赚,才会带动足球职业化的发展。

在当选足协主席后,陈戌源明确表示:“我们在方案中很明确,联盟必须支持国家队的建设。国家队要参加国际比赛或者参加重大活动,俱乐部在人员上要全力服从支持。以后我们的规矩也会很清楚,国家队不会去参加俱乐部的联赛。这不会发生。所以,我觉得我们把方案定准确了,把各自的权利义务交代清楚了,足协和联盟本质上不会有冲突。如果有冲突了,那说明这个规则一开始就没定好。”

俱乐部要有钱赚

陈戌源提到的第三个原则是“市场化原则”:“足球俱乐部正常发展,自我发展能力,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根本所在。目前大部分中超俱乐部,都不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都是靠投入解决问题,足球的市场化很不充分,机制也不健全。中超联盟成立和起步后,推动职业化发展大有作为,可以帮助培育俱乐部形成自我发展。”

陈戌源到足协以后还深深感受到,中超中甲中乙各级联赛,实际上是面临很大危机。这种危机他在上海上港俱乐部时就感受到,到足协之后他的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和深刻。他曾说过:“上港俱乐部要打造百年俱乐部,但依照目前的模式是维持不了的。”

放眼国际足坛多家豪门,各家之间成立往往有先后之分,然而当荣誉加身并且各自历经数年积淀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去纠结例如“曼联和曼城之间的成立时间相差了多少年”之类的话题。“俱乐部本身要加大改革,以国外俱乐部为榜样,吸收他们的长处,增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陈戌源早就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俱乐部自身要有所改革,要有自己的造血机制。这也是陈戌源希望职业联盟成立后,给中国足球俱乐部带来的改变。

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他说:“我们的联赛这幺多俱乐部投资,但市场回报是很少的。一个俱乐部如果做不到在经济上独立可持续发展,你要保持这个俱乐部长期发展是很困难的。这个问题在中甲中乙可能反映得更多一点,有很多俱乐部欠薪,已经有部分投资人发声要退出联赛。”

之前,尽管中国足协完成了脱钩,但这一改革并不彻底,中国足协依旧既当运动员,如总局背景的北体大系俱乐部;还当教练员,如制定U23等引导政策;还当裁判员,如指派裁判、仲裁纠纷;中超媒体版权5年80亿元的巨额收入,价值不菲的引援调节费等,财权也掌握在中国足协手里。

放眼世界职业足坛,负责管理职业俱乐部的专业机构,全都是高度市场化、商业化的“职业联盟”,如英超联盟、德甲联盟、西甲联盟等,掌握着整个联赛的运营推广权,掌握着财政大权。中国足协这种改革不彻底的体制,存在着不小的风险,也和欧美职业足球的构架背道而驰。上海知名体育记者陈华就指出:“一个纯粹的中国足协,不应该再触碰职业联赛的管理运营,他要懂得避嫌,中国足协的主要财务来源,应该是中国之队、足协杯、中超公司股东分成以及其他商务开发项目,而不是染指富得流油的中超联赛。”

中超联赛的投资主体是俱乐部投资人,市场主体则是运转球队的职业俱乐部。谁花钱谁就有话语权——既然是投资人在花钱投入,联赛的运营权、推广权等,理应要让真金白银投入的投资人有更多话语权,必须要让代表俱乐部利益的职业联盟得到独立运营的权利。

《足球经济学》中,牛津大学的体育经济学家Simon Kuper指出:“世界上最糟糕的生意:足球俱乐部不赚钱。”俱乐部有钱可赚,才会带动足球职业化的发展。

中国足球职业联盟成立后,将会获得联赛的管理权、运营权和利益分配权,内部不设足协管理人员。在联赛冠名、赞助、电视转播等环节,俱乐部会赚更多钱。投资人看到了职业足球发展前景,也会为俱乐部带来更多投资。

陈戌源认为,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让各级联赛更加具有自我发展空间。“要相信职业联盟组建以后,他们有能力按照足协的规则去把它运行好。我相信中超联盟的组建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相信职业联赛会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