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沈昌健

春暖花开,油菜地里一片金黄色,引人入胜。但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的油菜地里却有红色、粉色、橙色等30多种颜色,这是他的“太空油菜”。

2016年,沈昌健研究的43.8克油菜种子,搭载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33天回到地面,随后开始试种,并开展研究。

作为一位“农民科学家”,沈昌健被称为“油菜大王”,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油菜研究,为农民培育出杂交油菜新品种。因为这个新品种,不少农民在种植油菜时实现了增产增收。

“打造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科技力量。”沈昌健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提出了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产业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式”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

“农业现代化亟须插上科技的翅膀,通过科技赋能,形成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沈昌健说,农村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把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整合起来,完善产业链。比如,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研发和设计,并实时向终端客户推送农产品相关信息。

在沈昌健看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集聚效应,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打通各产业之间的连接。

此外,要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互联网+订单农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销售方式转变,以此来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去年长江流域遭遇了罕见大干旱,给农村灌溉造成了很大困难,这让沈昌健十分担心,他希望彻底解决农业“望天收”问题,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沈昌健建议,一要兴水利保命脉。要把修水库、筑塘坝、疏渠道、清堰塘、防渗漏纳入秋冬修主要任务,掀起秋冬兴修水利高潮,确保粮食生产旱涝保收。二要加快农田改造步伐,加强机耕道路建设,逐步实行小田改大田、大田连成片,便于农业机械操作,提高农业机械化耕种水平。三要加强农田土壤修复治理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生产品质。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大问题。长期从事油菜育种研究,沈昌健深知种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沈昌健提出,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新跨越。要扶持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及推广应用,特别是要加快研发适应山地丘陵区农业耕种农机步伐,加快推进山区丘陵区农业机械化步伐。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农业智能生产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大问题。长期从事油菜育种研究,沈昌健深知种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在沈昌健看来,种业要突破“卡脖子”问题,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抢占科技人才新高地。要把种业科技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视优秀育种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市场经营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实现产学研合作,加大品种开发力度。落实和完善种质资源从业人员的相关待遇政策,加大优势科研单位和优势团队的研发投入。

其次要强化科技引领,要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科研基地和研发团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奋力破解农业“芯片”瓶颈。同时,要加强守正创新,提升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除了科技人才之外,热爱农业科研,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也很重要。

沈昌健提出,要制定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扶持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科研事业的农村青年回乡创业,成为职业农民。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生产力。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积极推广“学校+农户+基地+公司”的培训模式,努力培养留得住、用得着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促进乡村人才技术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