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畅

构建“海绵城市”
—— 让城市水资源“活”起来

文/刘畅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79人被夺去生命,经济损失达百亿元;2010年10月,海南突降两场强降雨,三亚城区严重内涝,交通几近瘫痪,数百名民众被困;2007年7月18日,暴雨突袭济南,至少34人死亡,1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亿多元……一个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几年过去了,暴雨袭城带来的基建和财产损失已逐渐修复,但生命的陨落却难以挽回。突如其来的暴雨令人猝不及防,究其重要原因,则是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方面能力的不足。

“海绵城市”概念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快排水”到“海绵”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传统市政“雨水排得越多,越快,越顺畅”的模式,忽略了雨水的循环利用。与传统 “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方式不同的是,“海绵城市”以建筑、道路、绿地等为载体,开发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透水性广场,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有需要时把贮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经验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

201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海绵城市”概念。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厦门、济南、武汉、重庆等16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范围进一步扩大。

先驱:深圳、密尔沃基

尽管“海绵城市”建设近几年才走入大众视野,但在这个方面的探索,国内外早已开始。从2008年开始,深圳光明新区转变原有“快排”模式,通过建设一系列示范项目,如雨水花园、生态停车场、下凹绿地、透水道路、地下蓄水池、人工湿地等,明显提升了排水防涝能力。其所有建设项目绿化用水全部来自于收集的雨水,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短缺压力。

在美国密尔沃基市,梅诺米尼山谷的一个野生场地,将河流一侧受到污染的场地转化为一处公共场所,既生态健康,又便利居民,既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又维护了景观的趣味性。美国城市的雨水管理理念在历经快速排放、水量控制、水质控制、生态保护等阶段后,也逐渐向低影响开发(LID)转变。所谓低影响开发,就是通过相关技术实现开发前后城市水文特征不变,这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风险时有着明显的优势。

“海绵城市”国际论坛

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专题论坛之一,“海绵城市国际论坛”围绕“蓄水排污”、“绿色生态”、“大数据”和“民间资本运用”四方面进行探讨。

届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深圳市委会主委黎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首席运营官Uma Ramesh等嘉宾将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开放数据”、“PPP建设模式”等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谢克昌院士就曾建议,运用投融资模式助力 “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为“海绵城市”建设、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提供科技支撑。本次论坛将是一次运用科技创新和民间资本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尝试。

构建“海绵城市”,让城市水资源“活”起来,不但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也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