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爱平

7月1日,正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溪后村田间地头忙碌的福建农科院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驻南平市延平区溪后村科技特派员吴敬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延平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嘉明转发的“七一祝福卡”——“致奋斗在脱贫战场上的你”。

作为福建省的第一位科技特派员,吴敬才与溪后村已经结缘整整20年。

当年的吴敬才怎幺也不会想到,20年后,我国已有80多万名科技特派员奋战在农业农村一线。他,成了这80万分之一。

如今,科技特派员制度正在祖国广大农村开花结果,科技特派员工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80多万名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为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们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010万户,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发轫 当好“一号特派员”

1998年11月底,为破解闽北的“三农”问题,当时的南平市领导来到溪后村驻村调研,问计于农。

村民们提意见说:“平时干部下乡,就像蜻蜓点水,沉不下来,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南平市决定选派农业科技人员直接下乡为农民服务。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委、市政府将一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下派到农村生产一线,这也成为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

彼时,吴敬才刚从德国进修回国,他觉得要尽快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于是主动要求驻点溪后村,帮助农民解决科技问题,也因此成为我国首位科技特派员,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一号特派员”。

“此后20年,我一直在八闽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渴求。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践行科技惠农的初心和使命。”吴敬才说。

这20年,科技特派员制度从无到有,从南平走向全国。

2002年10月,科学技术部在总结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西部有关省份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2004年12月,科学技术部、人社部梳理了福建南平的科技特派员经验和宁夏的农村科技创业模式,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试点。

燎原 到农村广阔天地去

盛夏,在浙江云雾缭绕的梯田上、在盛开的油菜花海里、在山坡上的果树丛林中,都可以看到科技特派员们熟悉的身影,他们身上带着雨水、手脚沾满泥土,为农民兄弟答疑解难、出谋划策。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浙江省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正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创立实施的。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创新举措,旨在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科技难题和培训适用技能,方向正确。

2003年以来,数以千计的科研工作者分享着“科技特派员”这个光荣的称号,见证了一个个欣欣向荣的春天。

2003年4月8日,浙江省首批100名科技特派员踏上征程。他们来自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水稻所等国家及省级高校科研院所,平均年龄仅38岁。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旭平则是“特殊”的第101个。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科技特派员张锡友(右二)与当地茶农查看茶叶长势(魏培全 摄)

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调研。聊起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村民们说:“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习近平说:“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

俞旭平不久就来到了这个集库区、老区和边区于一体的山乡,一干就是15年。在俞旭平带动下,昔日的贫瘠乡镇,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浙江省“中药之乡”。

中国大地上一个个乡村的蝶变,诠释了科技特派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的深厚力量。这种力量的背后是各级政府和科学技术部等部门的鼎力支持。

2009年,科学技术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2012年至2016年,科技特派员工作连续5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

蝶变 新时代担新使命

春华秋实二十载,美丽田野绽芳华。20年间,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为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创造了高效能的平台。论文写在大地上,幸福淌进农民心。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科技和“三农”创造了直接、有效的结合机制。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种”在了祖国大地上,直接送到农民手里。科研工作者来到农村广阔天地,书写了一段段精彩的人生。

20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我国大地萌芽、发展并不断成熟,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20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唯有精准选派,才能实现精准帮扶;唯有系统帮扶,才能提升农业农村整体科技经济实力;唯有与时俱进,才能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先进性。

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使命激励新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乡村振兴注动力添活力,是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探索和积极实践。

科技特派员工作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将有力促进全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重要生力军。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提升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为乡村振兴注动力添活力的同时,也将在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创新实践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今年,吴敬才重返溪后村,再次成为村里的科技特派员。“如今的溪后村已成为绿色休闲观光农业的典范。我相信,随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溪后村一定会变得更富裕、更美丽。”吴敬才说。

“科技特派员就是把科学技术从书本带到实践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实在在为振兴乡村作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

科学技术部表示,将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到县域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通农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乡村绿色生产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

春风浩荡满目新,不负韶光万里程。农业农村的绚丽画卷日新月异,科技特派员为“农”的初心始终不变。科技特派员们,将继续行走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播撒更多科技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