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鸣 图/金照星

英国全球技术创新联盟创始人彼得·腾森接受记者采访

紫金山下,扬子江畔,创新南京的活力和古都金陵的底蕴相得益彰。在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中,南京跻身前十,位列第七。外籍人才眼中的南京有何吸引力?跟随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的“走进魅力南京”调研团队,记者走访南京科技企业、教育和医疗机构等,与多位外籍人才深入交流,从中窥得一些答案。

自2018年至今,南京共引进高端外国专家360人次,其中8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外专项目、7人入选江苏省重点人才计划外专项目,3位外国专家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生活宜居、环境优美,南京以其绿色颜值打动了不少外籍人才;子女教育、人才服务等配套服务齐全,很多外籍人才得以安心在南京安家立业;创新发展、科技进步是他们对南京乃至中国最为刮目相看之处,最终成就了一个个外籍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留得下”的动人故事。

“十三五”期间,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创新名城成效显着:在2019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南京名列第四;2020年《自然》杂志科研城市排名中,南京居全球第八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南京综合排名由2017年的全球第94位跃升到第21位……在很多外籍人才眼中,科技创新显然为南京的魅力值加分不少。

“南京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发展迅速,南京市委一号文连续多年聚焦创新,并且着重支持国际合作,中外双方有很多契合的合作领域,我们希望吸引更多外国人前来工作、定居。”英国全球技术创新联盟创始人彼得·腾森谈道。他于2016年创立南京腾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加快国际项目落地与投资,促进高端创新资源在南京集聚,目前已帮助清洁技术、软件产业等领域50多家国外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中国,在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落地,为中外创新合作搭建了桥梁。

汉桑(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柯海力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具有吸引力的引资或引才政策,南京腾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立足于南京,积极诠释相关创新创业政策,跟进外企在中国市场融资、寻找合作伙伴等业务,增加了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彼得表示,公司已建立中英、中俄境外孵化项目筛选体系,帮助落地海外人才10名,促成跨境合作项目15项。彼得希望未来继续拓宽领域,把中国技术推荐到国外,促进中外双向合作。

从南京产业发展上也可见科技创新成效:2015年到2019年,南京高新技术企业从1273家增加到4680家,2020年年底超过6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0.81万亿元增长到1.15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11.5%,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总量规模持续保持在江苏全省前列。

汉桑(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目前提供全球领先的音频、声学、无限流媒体、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并在丹麦、印度、北美设立研发中心,中外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在南京得以融合落地。公司副总裁柯海力说,在南京以及中国市场迅速发展、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公司迅速成长壮大,已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柯海力表示:“科技创新是通力合作的结果。通过中国、丹麦等国优势技术的结合,我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不只是打开中国市场,也更好地立足于国外市场。”

对很多外籍人才来说,南京是近几年来中国实施开放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柯海力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让外资企业不断获利,包括道路、机场、高铁系统等的建设以及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营商环境方面的改善。柯海力说,中国大力投入5G等新基建领域,“我们也将继续获得发展。”

“中国在创新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并鼓励开放创新、国际合作,这是非常好的迹象。世界是一个整体,科学是开放的,闭门造车不会产生创新。”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克雷格·罗伯茨说,中国有大量的资源和人才,也有极大的增长潜力,“以南京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顶尖高校有着世界顶尖的人才,他们主动创新、独立钻研,拥有极高的成长能力和潜力,和这些年轻人一起共事,给我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带来机遇。”

“中国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在新兴科技、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扮演着全球引领者角色。中国还承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将提供更多国际合作机会,拥抱更多全球合作伙伴。”彼得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给世界传递了十分积极的信号。“中国科技的内生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都在加强,中国企业逐渐从直接学习、吸收外国技术,到进行二次创新,再到自主创新为主,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平台,并与国际技术体系接轨,未来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