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相关研究,量化了2002—2017年间影响我国PM2.5污染及健康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2002—2017年,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分别使得PM2.5年均浓度下降18.1和16.6微克/立方米,各避免了38万人和34万人的过早死亡风险。

该项研究是首次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算法,对中国大气PM2.5污染与相关因素进行的定量分析。“PM2.5污染与死亡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前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于慢性病等患者会产生很大的健康影响。”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说。

课题组设计出一套多学科交叉的模型方法,定量分解了经济水平增长、污染末端治理、能源结构转型、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条件改善等8项主要因素在中国大气PM2.5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中的作用。

他们发现,如果单独看经济发展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会导致化石能源消费增加、促成PM2.5浓度升高,相关死亡风险将增加123万人。也就是说,如果任由PM2.5浓度上升,不加约束,那幺整体人群的死亡风险将大幅上升。

“我们在‘大气十条实施之后,明显看到了拐点。”张强说,这意味着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环境政策减轻了PM2.5污染水平,使得人群整体的健康受益。

受益多少呢?结果显示,污染末端治理政策的实施避免了87万人的死亡风险,抵消了经济增长导致死亡风险增量的70%左右。而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对空气污染改善也有显着贡献,合计避免了72万人的过早死亡风险。

◎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