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乘组中,桂海潮略显与众不同,一副近视眼镜也向人们透露了他独特的身份。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航天员桂海潮担负着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科学实验的重要使命。记者在对他的采访中感受到,专业、细致、自信,是他的最大特质。

今年36岁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2018年5月,我国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为满足空间站工程任务需要,这次选拔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这个消息对于从学生时代就对航天有强烈探知欲的桂海潮来说,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桂海潮:我在国外学习交流期间,2016年的时候恰好赶上国外有一批宇航员的招募,当时我听到了就在想,要是我们国家也能把航天员的招聘面向社会人员开放那该多好,没想到一转眼,回来刚工作半年就收到这幺一个消息,所以报名的时候是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就向我们学院的人事老师报名了。

桂海潮经过层层选拔,从众多报名参选的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4名载荷专家其中之一。载荷专家与以往从飞行员中选拔的航天员不同,他们拥有更加专精的技术方向,但是作为航天员,他们从选拔到训练,对体能的要求非常苛刻。

桂海潮:我们载荷专家选拔的时候通过的测试是6个G的超重,但是最终的训练目标是要达到8个G,刚入队的测评当中,呼吸对抗的动作也不是很在节奏。另外一个项目是转椅,每一次做完转椅科目以后,走路都感觉天旋地转的。通过请教教员,找经验,在每一次体训课之后都安排了一些自己的加练,学习飞行员他们训练的一些方式,增加自己前庭的耐受性。到今年测试的时候,达到了一级水平。

按照航天员训练大纲,第三批航天员需要开展八大类、百余项的训练。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要完成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桂海潮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桂海潮:沙漠野外生存训练,需要独立地生存两天,而且完成规定的任务。再有是狭小密闭环境中进行72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要保证自己不要睡着,同时心理和情绪状态要稳定。(一开始)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但真正做下来以后会发现,自己身上原来具备这样的潜能。这样的科目,让我们对于未来长期的太空生活和工作,有了心理上、信心上的建设。

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载荷的进出舱也越发频繁,神舟十六号在轨任务期间,桂海潮要和景海鹏、朱杨柱一起,完成空间站一些舱外子系统设备的出舱、安装,以及暴露载荷在外太空高辐射、高真空、原子氧的环境当中进行实验和研究。

桂海潮:从最早的潜水训练,到基本的通用作业能力训练,再到面向具体作业任务的专项出舱程序训练。多种手段、多种训练方式的结合,让我们快速掌握了这样的一个技能。

作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有着丰富的实验室经历,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成果丰硕,在SCI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研究也为神舟十六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桂海潮: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以后,科学实验项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专业性操作的技能要求也比之前大幅提高。形成职责分工以后,可以有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情,保证在长期飞行的过程当中,这幺大数量的科学载荷、科学实验更加稳妥、可靠,提高我们的成功率。

厚积薄发,对于即将到来的5个月的太空之旅,桂海潮充满了期待。

桂海潮:我觉得从身体上、心理上、思想上都准备好了,而且非常期待进入我们国家的空间站。在太空这样一个独特、神秘的环境里,我特别想把这一次的任务当成一个发现之旅。再有就是太空是这幺美丽的观景平台,可以看一看我们地球,看看山川、看看海洋、看看星空。我期待能够在这样壮美的环境当中放飞自己的思绪,畅想任何可以想象的东西。

在北航任教以来,桂海潮共指导了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有3名已经顺利毕业。他指导的毕业生,获得过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

入选航天员开始训练后,桂海潮也并未放松对学生们的关心和指导。“训练任务不很重的时候,桂老师自己还在看论文,也会把我研究方向的一些论文发给我学习。”桂海潮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苏文杰说。

封闭训练期间,桂海潮仍是尽己所能地挤出时间,指导学生科研,亲自帮忙推导关键的理论公式。“桂老师在晚饭时间给我打来电话,详细指导怎幺修改论文。”同课题组的博士生夏新会说。

不仅学术上细致指导、严格把关,桂海潮也很关心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大家平等相处、教学相长,愿意从学生身上学习。博士生陈子龙说,每次和桂老师见面聊科研,他总是先问大家生活上有没有困难或者烦心事:“有一次桂老师回学校,叫我们一起吃饭,那天下雨了,我和桂老师同撑一把伞,他就搂着我的肩膀,感觉像哥们儿一样。”

航天员桂海潮。图片|人民日报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活动的深入,空间科技活动越来越专门化,载荷专家应运而生。

1964年苏联“上升1号”飞船上,费奥克蒂斯托夫成为第一位有效载荷专家。他是一位航天设计师,参加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飞船太空飞行的实际考察。

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登月飞行的航天员施密特,是第一位真正的载荷专家,他是职业地质学家,在对月球进行实地考察方面的优势远胜于其他航天员。

上世纪90年代,国际空间站的出现,为开展长期、可动态调整的研究任务提供了可能。

2011年进入运营期后,参与空间站任务的载荷专家担负了专业性空间研究项目的具体实施,比如空间生物学、物理学等专业性项目以及部分新技术验证项目,并在必要时指导飞行工程师协助完成相关工作。

随着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为满足工程任务需要,2020年底选拔的第三批航天员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18名航天员中有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

2022年9月,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全面启动,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7至8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共5至6名。

截至2023年3月,已完成初选阶段选拔工作,共有100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

◎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