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裕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1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塞偏瘫患者100例进行对比观察,2017年1月~12月接受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12月联合院外居家护理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都经诊断符合2010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并且经CT 或MRI 证实。对照组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64~80岁,年龄平均(72.2±4.2)岁,均为一侧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部分自理;观察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65~80岁,年龄平均(72.5±2.3)岁,均为一侧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部分自理;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比较,显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间可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包括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运动、患肢按摩和预防并发症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居家护理:患者在出院后不脱离家庭与熟悉的社区环境接受护理,(1)开通专业康复护师热线电话,接受患者及家属的咨询,及时解决康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2)对患者及其家属每2周进行1次日常生活能力指导与康复指导,视患者病情进行连续性的家庭访视;(3)对居家照护者进行培训,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组织参加健康讲座,观看示范演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情况,进行上门指导,一对一训练,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包括饮食指导,切记不能催促强迫患者,可少吃多餐,减慢进食速度,进食时间每次不少于20min;体位方面需要在患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床头抬高30°,坐位角通常每次增加10°,坐起时间每次增加5-10min;排便护理,为预防表便秘要进食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饮水,出现便秘现象时用手围绕肚脐按摩,若出现腹泻则要避免饮食方面的刺激,便后要注意清洗,保证皮肤的干净清洁;(4)对居家照护者进行心理指导,由于脑梗塞偏瘫患者需要长期居家照护,这给照护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产生抑郁心理,这对患者的康复进度与质量都是不利的,为此对于居家照护者要给予充分的信息支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轮换,减轻照护患者的负荷,从而更好地对患者开展护理。

1.3 观察指标

在出院时与出院后3 个月对患者Barthel 指数进行评定,并根据Barthel 指数评价患者的自理能力,即总分10 分及以下为重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61~99分为轻度依赖,100分为无需依赖。

1.4 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和处理,分别采用卡方检验与t 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价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出院后3个月都有显着地提高(P<0.05),其中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比对照组显着更高(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2.2 依赖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依赖程度比对照组显着更轻(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依赖程度比较

3.讨论

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中枢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受损,神经功能只通过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恢复,在发病后1~3个月是恢复的高峰期,一年内均有恢复的机会。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需要较长的时间,住院治疗时间长、费用大,往往不太现实,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在家中恢复,而居家偏瘫康复护理则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出院后3个月都有显着地提高(P<0.05),其中接受居家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程度比对照组显着更高(P<0.05),依赖程度比对照组显着更轻(P<0.05)。居家护理不仅经济、低价,通过出院时对患者的专业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持续性居家护理,包括专业现场指导,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合理饮食、服药指导、心理干预、并发症预防等,不仅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变化能够掌握,同时患者家属也积极地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当中,让患者获得持续的照护,并感到家庭与社会的支持,这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综上所述,对老年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居家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依赖程度,从而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着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