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勤哉通讯作者 王伟 韩丽

(酒泉市中医院 甘肃酒泉 735000)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本病发生与急性、亚急性肝胆疾病、感染等因素有关,也可见于长期的不健康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慢性消化内科疾病之一。根据胆道内是否存在结石,又可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其中非结石性胆囊炎大多与感染性因素和不健康饮食有关,结石性胆囊炎则是因结石堵塞胆道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引起的胆汁淤积诱发的炎性反应,除了完全堵塞胆管的大结石需要手术清除,绝大多数胆道小结石诱发的慢性胆囊炎可通过药物干预进行纠正,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病情转归。我院于临床中应用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合并胆道小结石的慢性胆囊炎,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来我院就诊的合并胆道小结石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 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 例,年龄28~58 岁,平均年龄为38.1±3.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为38.8±3.6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1)入组者均以腹痛、呕吐、嗳气为主诉入院就诊,影像学检查中可见慢性胆囊炎指征,同时可定位胆道内小结石位置及数量,确诊为合并胆道小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

2)排除合并严重系统性、器质性、全身性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

3)排除门静脉疾病者。

4)排除受试药物过敏者。

5)排除中医药不耐受者。

6)本组研究开始前已于我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于患者知情且自愿的情况下纳入本组研究,患者入组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医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辨证治疗,具体如下:

西药治疗:(1)头孢拉定:商品名:泛捷复,通用名:头孢拉定胶囊,规格0.25g/s,每日3 次,每次1粒。(2)甲硝唑:商品名:华意,通用名:甲硝唑片,规格0.2g/s,每日3 次,每次1 粒。(3)多潘立酮:商品名:吗丁啉,通用名:多潘立酮片,规格10mg/s,每日3 次,每次1 粒。(4)熊去氧胆酸:商品名:万健,通用名:熊去氧胆酸片,规格0.25g/s,每日3 次,每次6粒。

大柴胡汤辨证治疗:以大柴胡汤为基础,根据患者辨证做加减。组方如下:石韦50g,丹参30g,鸡内金20g,金钱草20g,白芍20g,半夏13g,郁金15g,枳实13g,薏苡仁10g,柴胡13g,桃仁13g,海金沙10g,黄岑9g,大黄9g,生姜为药引。根据患者症状做加减,其中纳差、恶心着加竹茹15g,藿香15g;已发黄疸则加茵陈30g,栀子10g。煎药前先使用200ml 清水将方药充分浸泡15~30min,再加水至500ml 大火开煮,小火煎汤,熬制200ml 浓汤,200ml 为一剂,晨晚两次分服。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d,10d 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比。

1.4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患者慢性胆囊炎症状完全消失,无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无药物不良反应,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形态恢复为显效;以患者症状显着好转,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无自觉,无药物不良反应,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形态恢复为有效;以患者症状未见好转,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较为明显,影像学检查胆囊形态存在异常或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为无效;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2)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相关数据均经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对比时分别经t 检验或卡方检验,检验值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根据表1 中的相关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着,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2=9.33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比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40 例患者,治疗期间6 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观察组40 例患者,治疗期间2 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囊炎患者发生胆道小结石的概率较高,也是慢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胆囊炎根据是否合并胆道结石可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非结石胆囊炎的发生大多与感染性因素有关,而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则较为复杂。有学者认为是胆道结石发生在前,因胆道结石堵塞胆管引起胆汁淤积导致胆囊炎,也有学者认为是胆囊炎发生在前,由于胆囊炎性反应导致胆汁活性成分发生改变,在胆道内与胆固醇、脂质等物质发生过度饱和的化学反应形成胆道内结晶,最终形成胆道结石。而胆道小结石大多与前述的胆汁过度饱和结晶有关。此外,另有研究表明随着血脂升高、体质量增加,肝胆工作负担增加也可能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胆道内结晶积累引起胆道结石。因此很多胆道结石即使通过手术取石或碎石也难以根治,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虽然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胆囊炎,但对于结石引起的胆囊炎效果甚微,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同时抑制胆囊炎性反应又能够促进结石排出或溶解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胆囊炎属于“肋痛”“痞满”范畴,与肝、胃、胆囊等多种消化器官有关,是肝的疏泄功能失调,肝气郁结导致“胆郁”,胆囊储藏和排泄不畅,郁而化热、阻滞气机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总结来说,中医认为胆囊炎发病的根源在肝,见于胆囊,但又受到胃得气的影响,因此治疗胆囊炎应当从肝、胆、胃三管齐下,以疏肝解郁为主,理气调息为辅,促使肝胆胃功能的恢复与协调。而合并胆道小结石的慢性胆囊炎则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入利尿通淋的治疗,以促进小结石的排出。本组研究中大柴胡汤组方为石韦、丹参、鸡内金、金钱草、白芍、半夏、郁金、枳实、薏苡仁、柴胡、桃仁、海金沙、黄岑、大黄,全方以生姜为引,可入中焦,以确保药效达到肝胆脾胃,其中石韦有利尿通淋、排石功效,常用于小结石病治疗;金钱草可进一步强化石韦的功效,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枳实、郁金具有理气和中的效果,能够平息肝胆胃气机;大柴胡则主疏肝理气、升阳举陷,可促进肝气消散,达到消除病机的目的。其余药物均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调节阴阳为主效,因此整方对症合并胆道小结石的慢性胆囊炎。

在本组研究中,共选取了80 例合并胆道小结石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通过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来评估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道小结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应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使用大柴胡汤就加减治疗慢性胆囊杨合并胆道小结石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同时降低西药治疗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