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文

以前天黑以后,我家点燃明子,家里变得明亮。后来供销社有煤油卖,我家开始点煤油灯。每当夜幕降临,只要点燃煤油灯,就能够驱除黑暗、带来光明。

街上没有煤油灯卖,需要自家亲手制作。找来一个已经吃完药、盖子是金属的玻璃瓶,用钉子在瓶盖中间戳一个洞,拿来一块薄铝片,用刀子剪成长方形,用钳子、锤子卷成细小圆筒做灯管,从瓶盖上的洞里插进去,穿上长度合适的棉线做灯芯,拿来两根铁线,将一根捆在玻璃瓶脖子处,留下两个小耳朵,把一根铁线折成支架,套在两个小耳朵上,就做成了一盏煤油灯。

我家有8口人,需要几盏煤油灯,因此需要找来几个瓶子,多做几盏煤油灯,以便随时有灯用。往灯里倒入煤油,放在火炕边的窗台上,在天黑之后划一根火柴点燃,灯光开始在家里闪烁。在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坐在旮旯里吸旱烟、喝茶水,母亲坐在火炕边做针线活。

几个孩子做作业,桌子距离窗台上的煤油灯较远,以致光线比较暗淡,难得看清楚书上的字,需要另外在桌子上放一盏煤油灯。

在桌子前低头做作业,偶尔大意的时候,煤油灯的火苗燎到头发,等到立刻抬起头来,原来顺畅的头发,已经被烧得卷卷的。

读书是其乐无穷的事,哪怕头发被火苗烧得怪怪的,心里还是非常快乐。

把作业做完后,几个孩子来到火炕边,全家人开始猜谜语。父亲提出谜面:“一个小白羊,跑到大洼塘,吃干一股水,挣断一股肠。”

母亲知道谜底:“是煤油灯。”

姐姐提出谜面:“小小池塘是我家,水底有藤藤开花,水干藤枯花也落,不结果子不结瓜。”

经过左思右想,我终于想到谜底:“还是煤油灯!”

供销社的煤油十分紧俏,只有拿着油票,才能排队出钱打油。煤油如此稀缺,我家舍不得用,时常等到天完全黑下来,才会把煤油灯点亮。

关于煤油灯,从古至今,确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燃着的煤油灯微小的灯芯上,有时候会出现漂亮的灯花,玲珑剔透的灯花会逐渐变大。传说灯花是有客人光临的预兆,如果出现灯花,就会有客人来。比如,在《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中,施耐庵记述,柴进扶起宋江来,口里说道:“昨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不想却是贵兄来。”《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曹雪芹写道:“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杜甫在《独酌成诗》也曾写道:“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小巧玲珑的煤油灯,喜欢与书生相伴。王融《曲水诗序》写道:“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颜氏家训》里,颜之推写道:“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因而,成语“废寝忘食”流传下来,随后又有名言警句:“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灯亮,必须加油。”

在更深夜静的时候,煤油灯更是很好的陪伴。正如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北宋时贬居商州的王禹偁经济拮据,他从邻居家借来火种,点燃了伴随他苦读的煤油灯,仿佛点燃了生命的火炬,驱走了眼前的黑暗,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在闪烁灯光的鼓舞下,王禹偁将痛苦与郁闷化为前进的动力,在没有鲜花、美酒的清明早晨,专心致志地看书度过佳节,并提笔写下七言绝句《清明》,表达自己生活的艰难、以读书为乐的情怀:“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编辑/张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