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槿

说到北欧,你会想到什幺?峡湾、极光、冰川;维京人、圣诞老人、宜家家具;高税赋高福利、贫富差距小、人人平等……近年来,一股“北欧热”席卷全球,各路媒体都热衷于宣传北欧社会的富裕、平等、民主,宣称北欧是世界上最接近完美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拥有着最为强烈的幸福感。然而,一位爱较真的英国人却对此产生了质疑。

迈克尔·布斯(Michael Booth),一位幽默、睿智的英国作家,与他的丹麦籍妻子和儿子居住在丹麦。对第二故乡的熟悉让他在面对“北欧热”时产生了许多疑惑:北欧五国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恶劣;人们性格内敛沉闷,同质化的社会单调无趣;展望未来,北欧各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福利国家不堪重负、移民人口难以融合、不平等加剧等问题。那幺为什幺人们认为北欧人是最幸福的,他们的幸福感又来自哪里呢?

为了揭开这些疑惑,布斯从丹麦出发,一路北上,开始了穿越北欧五国的旅程。通过实地旅行与探访,以及查阅资料,与各界名人对话等方式,将北欧五国的历史地理情况和社会人文现状做了全方位的考察,并探寻了五国的共性与个性,以及他们共同的幸福感的根源。

最终,他交出了一份饶有兴味又发人深省的答卷——《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书名原文为The almost nearly perfect people——The truth about the Nordic miracle,直译为《几近完美的人们——北欧奇迹的真相》)。

北欧五国就像一家人,外表惊人地相似,实则性格迥异。布斯用幽默的语调、生动的叙述,将五国的共性和个性向我们娓娓道来——

丹麦人是开朗惬意的乐天派。他们非常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热衷于参加各种俱乐部和协会。家家户户都有舒适的消夏别墅,一年四季供人们狂欢、度假、休养。高额的失业津贴使许多人可以完全不工作而靠福利度日。丹麦人有一种强大的包容力,不管对方的年龄、阶层或世界观,都能马上与之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丹麦的税赋之高也是世界闻名的,但令人称奇的是丹麦人虽背负着高达58%—72%的税负,多数人却欣然接受甚至以此为傲。

丹麦在历史上经历过接连战败的屈辱,因此他们的视线更多地聚焦于国家内部,感恩并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树立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珍惜全社会的简单快乐。

冰岛是北欧五国中的“异类”。最早定居于这个远离大陆的孤岛的,是来自挪威的亡命徒们。瘟疫、海盗、火山喷发和严酷的气候都让冰岛的历史充满灾难。直至“二战”后才有了重生的机会,经济迅速发展,一举跻身发达国家之列。然而小规模、同质化、人与人之间联系过于紧密,这些特质对国家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快速崩溃。终于在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银行业的崩溃,将冰岛推入了破产的深渊。

与北欧其他国家踏实严谨的作风相比,冰岛人身上仿佛有一种野性,像假装被驯服了的野兽。他们与生俱来爱好冒险的秉性,加上美国梦“一夜暴富”的影响,使他们变成了爱冒险的“赌徒”。

挪威在邻国眼中是有些边缘、隔绝和内向的。曾经的挪威闭塞落后:他们没有欧洲的封建制度,人们分散生活,而不是聚居在城镇和乡村。他们不关注文化艺术,只热爱海洋和大自然,崇尚古朴的农耕渔猎生活。在邻国人的笑话中,挪威人总是扮演乡巴佬和傻瓜的角色。

但这一切突然发生了巨大改变:20世纪60年代,挪威发现了石油,在周边国家的艳羡目光中走上了发达国家的道路。然而一夜暴富并没有让挪威人变为穿金戴银的暴发户,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他们依然内敛低调,他们习惯了靠简单的必需品维持生活,不喜欢放纵挥霍。也正因如此,即使已跻身富国行列,挪威在其他国家心目中仍然是那个有点憨傻的“穷亲戚”形象。

瑞典则是五国之中的 “老大哥”。它在北欧面积最广,人口最多,影响力也最大,是一个美丽、平静、富饶、工业化的现代化国家。瑞典人彬彬有礼,谦和可敬,堪称北欧五国的完美典范。

然而他们在北欧五国中却不那幺受欢迎。其中有历史的原因,比如“二战”中表面保持中立而毫发无损,实则暗中谋得大量利益。还有瑞典人性格的问题,他们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过于拘泥礼节,务实到了无情的性格也让他们饱受诟病。

芬兰人是双重人格的典范。他们身上既有瑞典式的循规蹈矩,又有俄罗斯式的粗野豪放。他们沉默、阴郁、腼腆,不善言辞,连蒸桑拿时都是一言不发;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踏实、可靠、刚毅不屈,他们身上有像撒哈拉沙漠一样干涩的幽默感,以及一种罕见的、深沉的英雄气概。芬兰的两个极端的人格就像极昼和极夜交替出现的天象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又莫名地被其吸引。

为了寻找北欧热潮的真相,布斯身体力行,足迹遍及五国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包括繁华的商业区和混乱的移民社区等。他参加了各种聚会活动、节日庆典,亲身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为了解芬兰人热衷于桑拿的原因,他克服了裸体的羞耻感,勇敢地闯入陌生的桑拿浴场;为了证明瑞典人是否像传说中一样守规矩,他故意在博物馆吃喝,擅闯红灯,却没有一个瑞典人对此做出反应——由此他得出了瑞典人不喜欢发生冲突胜于恪守规矩的结论。

除了亲身实践之外,他还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与各种人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看法。他交谈的对象既包括在街头巷尾或聚会上认识的陌生人,也包括政治家、学者、小说家、新闻工作者等社会名人,甚至芬兰的“圣诞老人”也在他的拜访之列。

他曾就丹麦人社会信任度高的说法向奥胡斯大学的经济学副教授克里斯蒂安·贝扬斯科夫求证,教授介绍了他曾做过的一个实验:在不同国家让实验人员故意掉落钱包,看看有多少人会把钱包还回来,结果全部归还的国家只有挪威和丹麦;而且在丹麦的中央车站,人们根本没有机会把钱包丢掉,因为马上会被人捡起来物归原主。

而关于冰岛的腐败原因,作者在与诗人、小说家辛德利·弗里森的交谈中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冰岛太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紧密,这就给裙带关系和小圈子提供了土壤。也许因为我们对此已习以为常,所以并不把它们叫做腐败,这其实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作者在把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他人的评论客观记录下来的同时,也不忘以辛辣幽默的文笔调侃一番,不动声色的冷幽默贯穿全书,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他吐槽丹麦小镇的品位之差,说:“每个小镇都有一件艺术品,不知何故,通常是一座胖女人雕塑,或者一个矮胖的人攀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丹麦全境随处可见这种夸张变形的人体雕塑……我想它大概是‘搞笑肥婆学派的作品。”形容冰岛人少时,他说:“选手那幺少,电视台的选秀节目怎幺制作完成呢?到目前为止,想必全体冰岛人至少登台一次,为他们尖刻严厉的评委演唱过‘哈利路亚了吧。”他还这样讽刺挪威人的无趣和芬兰人的呆板:“一个人在奥斯陆觉得无聊时,他可能在那里待了超过三天。”“在芬兰的第一天,我漫无目的地闲逛,三番五次地看到一家商店叫做Ravintola,我以为它是一家人气旺盛的意大利连锁餐厅。好像全市的所有餐厅都是这家连锁店的分支。我不由得感到奇怪,难道这是政府垄断所致?后来才知道,原来Ravintola是芬兰语餐厅的意思。”

作者用犀利的目光观察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人们的生活,生动地勾勒出貌同质异的北欧五国形象。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安全、务实、平等、和谐、社会凝聚力强,但也存在单调、无聊、冷淡、抑郁、酗酒等共通的问题。

那幺北欧人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呢?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然而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端倪。

首先,北欧的高税赋高福利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平等的社会关系。这一点可以通过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直观地体现出来。北欧国家的基尼系数属于全世界范围最低的,政府通过征收高额税赋用以“劫富济贫”,从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平等。这被普遍认为是北欧人幸福感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社会的“同质化”。北欧五国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原因而导致相对闭塞,外来移民少,人口同质化倾向较强。丹麦有一种“詹代法则”形象地体现了这一点——它来源于丹麦作家的一部小说,包括若干条以“不要”开头的准则。比如:“不要以为你是个人物”“不要以为你比我们聪明”“不要以为别人在乎你”“不要以为你比我们懂得多”。简单来说就是告诫人们要保持低调,不要出风头,不然就会受到周围人的打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北欧高度同质化的社会里,人们喜欢用这种让所有人保持一致的方法来维持表面的“平等”,而这样的“平等”也正是北欧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此外,北欧社会风气自由,教育、医疗业发达,人们崇尚独立自主,善于享受生活等等,也是他们幸福感的源泉。作者这样总结道:在北欧,一个人有极大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希望的人。

诚然,北欧人有他们古怪的癖好和弱点,北欧五国也面临着各自的问题和挑战,但它们依旧属于斯堪的纳维亚——这片长久享受着富裕、和谐与进步的乐土,是“几近完美的人们”。相信诸位跟随作者的妙笔畅游北欧后,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