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着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着,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着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指导意见》从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要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构建绿色供应链。二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要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加强物流运输组织管理,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立绿色贸易体系。三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要促进绿色产品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四是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要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五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要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六是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强化法律法规支撑,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绿色标准、绿色认证体系和统计监测制度,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2020年动力煤期货总交割量创新高 达618万t

2020 年动力煤期货交割总量达618 万t,创上市以来新高。而2019 年动力煤期货6 个合约共计交割358万t。

据了解,郑商所贴近现货市场与产业客户需求,长期跟踪动力煤期货交割情况,咨询交割主要参与者对交割制度和流程的意见,不断完善优化交割制度。最新的一版交割制度于2020 年1 月1 日起实施,传统的三日交割法中的配对日、通知日、交割日改成了第一交割日、第二交割日、第三交割日,在各项的时间约束上充分参考实际参与企业的意见,并作了调整,同时还优化了主要参与企业呼声比较大的一些奖惩措施,比如增加滞期费的扣罚等,以达到让双方履约时间更有保障的效果。

交割制度更加合理使得2020 年动力煤期货的总交割量再创新高,达到618 万t,同时单月合约最大交割量再次创造160 万t 的高点。值得注意的是,从2010 合约开始,动力煤期货偶数月合约出现交割。随后2012合约再次出现交割,说明动力煤期货2010合约交割并不是个例,而是偶数月合约连续出现交割的开始。

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在山西太原揭牌成立

据悉,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的“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日前在山西太原揭牌。

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旨在利用工业无线控制网络、工业光环网、云计算等ICT 技术,助力山西实现煤矿减人增效、提高煤矿本质安全的目标。投入运营后,实验室将采用“煤炭专家+ICT技术专家”的模式,组建一支约220 人的专家队伍,围绕“煤矿信息网络”“自动化使能”“智能感知技术”“煤矿大数据”“生态合作”等课题进行科研攻关。

华为公司CEO任正非表示,华为希望结合ICT技术与煤炭技术,帮助煤炭行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少人、安全、增效”的生产模式,让煤矿工人可以“穿西装打领带”地工作。同时,实验室还将为全球矿业智能化发展探索方向。“2020 年我们点亮了1 个煤矿、1 个钢厂、1 个港口,未来2~3 年,我们希望点亮千百个煤矿、钢厂、港口。”

华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落户山西省,是华为与山西省共同打造“共生、共创、共享”的数字生态,开展深入合作的成果之一。山西省是能源大省,在煤炭行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及应用场景。自2019 年以来,华为与山西省煤炭行业多个合作伙伴进行智能化转型探索,推出了华为智能矿山联合解决方案,在推动煤矿无人化、智能化、清洁化、低碳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这些进展,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继续进行科研攻关,进一步解决煤炭行业生产风险高、生产环境恶劣、设备管理难等痛点提供了信心。

安全高效是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标。根据井下作业环境特殊,海量监控数据需实时回传且上传量大、下传量小的特点,华为联合行业伙伴,研发了防潮、防尘、防爆、小型化且上下行带宽配比为3∶1 的无线基站。通过组网优化和创新,井下设备运行控制精度可提高到99.99%。

未来,依托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华为与合作伙伴还将在井下摄像头“自清洁”技术、井下无线低频传输、风险提前预判技术等各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实现煤矿固定场所无人值守,关键环节机器人替代等场景。助力山西实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减人60%,全省井工煤矿单班入井人数减少10%~20%的目标。真正落实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通过实验室科研攻关支撑“科技兴安”,实现井下“三无一减”(无安全事故、无人值班、无人巡检、配置减员),让政府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拥有科技手段。

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的成立,是在支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华为深入行业生产决策系统、理解行业关键业务场景转型需求的又一举措。2021 年1 月份,华为成立“煤矿军团”,将产业基础研究、产品研究、市场交付组合在一起,缩短产业链条,快速适应需求,在推动全球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当好“技术使能者”,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与商业生态,帮助矿业行业客户实现社会价值。

同时,华为还与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探索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应用模块、标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

来自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山西智创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政府及企业代表也出席了揭牌仪式。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退出煤炭过剩产能5597万t/a

近日从陕西省发改委获悉:“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煤炭去产能关闭煤矿155处,退出产能5597万t/a,较计划目标超额完成872 万t/a,超额完成18.46%,为煤炭行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 年以来,陕西省发改委紧紧围绕“引导退出关闭101 处煤矿,退出产能4725 万t/a”目标,严格执行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倒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3 个原则,会同相关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细化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特别是2020年以来,陕西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各地各部门着力解决关键问题,科学有序推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各项工作,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目标任务。

山西省煤与煤层气共采再创新成果

日前,从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到,由该实验室与中煤科工集团、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十三五”时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重点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示范工程”在沁秀公司岳城矿再创新成果。YCCD-02 井单井日抽采煤层气纯量最高达到3.79 万m3,累计抽采量达3700 万m3,均创世界采空区井抽采最高水平。

沁秀公司岳城矿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下属高瓦斯整合矿井,主采煤层平均瓦斯含量达17.3m3/t。采用分层采煤法,工作面在上分层开采时,下分层及邻近煤岩层卸压瓦斯大量涌入上分层上隅角及采空区,严重制约井下生产安全。针对这一“卡脖子”生产技术难题,晋能控股山西科学技术研究院公司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岳城矿、蓝焰煤层气公司等多家单位开展专题攻关,取得了分层开采煤层采动卸压区煤层气地面钻井抽采、地面煤层气预抽井改造采动(空)井“一井多用”等系列关键性突破,不仅有效解决了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而且创造了煤层气采动井单井日抽采量、累计抽采量、连续抽采时间等多项“世界第一”。

山西重点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示范工程先后在岳城矿施工大直径采动井13口,抽采效果最好的YCCD-02井单井日抽采煤层气纯量最高达3.79万m3,累计抽采量3700万m3。该井所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巷瓦斯浓度下降58%,上隅角瓦斯浓度下降56%。目前YCCD-02井已转为采空区抽采,其单井产气量支撑了井场旁6 台500kW 燃气发电机组同时运行,日均发电量达5万kWh。

此外,项目课题组还创新研发了地面煤层气预抽井改造采动(空)井系列关键技术,真正实现了业内提及多年的重复利用地面预抽井开展原位煤层区、采动区、采空区抽采的“一井多用”构想。该技术的试验成功在我国沁南煤矿区尚属首次,避免了在同一工作面重复施工预抽井、采动井、采空井,为煤矿瓦斯地面治理提供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贵州省正常建设煤矿、生产煤矿2月28日前将全部复工复产

日前,贵州省能源局组织召开全省能源行业复工复产暨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安排部署能源行业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局党组书记、局长丁雄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全毅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光伟作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及复工复产情况通报。

丁雄军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能源系统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全省能源人“舍小家顾大家”、坚守一线、辛苦劳作,春节期间,贵州省煤、电、油、气供应充足,保障有力,煤矿、油气管道安全总体平稳。全省原煤产量达到近5年农历新年同期最好水平。截至2月16日,省调火电企业存煤535 万t,可用天数约27d,省调电网发电量、省内供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和13.5%,“黔电送粤”电量同比增长15.1%。水电蓄能值同比增长7.3%,成品油现库存可用天数18d,天然气消费量2559 万m3。截至2 月17 日,全省煤矿企业复工率53.3%,复产率61.7%,电力、天然气勘探开发等企业均正常生产。

丁雄军强调,全省能源系统要围绕一季度“开门红”目标任务抓实抓牢复工复产。要优化复工复产程序。分类推进煤矿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电力、油气在建项目建设进度。要坚持精准调度机制。坚持全省煤矿、供暖季期间天然气供需日调度、在建电力项目周调度、供暖季天然气供需日调度机制,做好成品油供应调度,力争新能源项目2月22 日前全面复工,正常建设煤矿、生产煤矿2 月28日前全部复工复产。要保障高效优质服务。重点做好能源项目审批服务,加强与各部门的工作联动和招商项目协调服务。

丁雄军要求,全省能源行业要持续抓实抓牢安全生产。要狠抓煤矿安全生产,重点抓好复工复产煤矿的安全生产验收确保复工复产、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瓦斯治理和重点时段监管等工作。要狠抓油气管道安全,重点推动Ⅱ级高后果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健全完善油气管道保护制度和标准、持续加强管道本体质量安全管理、加快油气管道应急处置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

张全毅强调,各市(州)能源行业管理部门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生产的“红线”、“底线”,找准关键点和切入点,坚决处理好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的关系。要坚持日调度、日汇总,推动能源企业及时、安全、有序恢复生产建设,确保按时完成能源供应尤其是电煤保供安全。

《甘肃省进一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实施方案》制定

从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日前,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甘肃煤矿安监局、省人社厅、省发改委和省总工会制定《甘肃省进一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共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方案》要求,全省各级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通过强化煤矿安全教育培训、规范煤矿劳务用工等手段,逐步解决违规采用劳务派遣工、被派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井下作业人员单班工作时间过长等问题,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

《方案》指出,煤矿井下工作岗位是煤矿企业主营业务岗位,不得采取劳务派遣用工。到2021年底前,非主营业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和用工比例控制在从业人员总数10%以内,并且要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统一管理和培训。要规范井下作业人员工作时间,井下作业人员每日工作时间(包含从井口到作业地点往返时间等)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保证至少休息1日。要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严格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主体责任,建立培训档案,扎实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大幅提升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要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互派顶岗交流锻炼机制,大力推进订单培养、委托培养、联合办学、定向专业培养等,对招用的煤矿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实现“入企即入校”,变招工为招生。

《方案》明确,各级应急管理、煤矿安全监察、人社、发展改革、工会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将规范煤矿劳动用工有关要求纳入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内容,指导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将本方案纳入煤矿企业培训计划,及时发现解决矛盾、问题,确保煤矿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