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艳

“对于涉罪的孩子来说,我们办理的案件是他们的现在,却关乎着他们的未来。”作为一名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结缘十多年、办理了数百个案件的未检检察官,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杨红萍总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迷途少年,让未成年人感受到司法的善意和温度。

与未检结缘

2004年6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检察院从乡镇选拔五人充实检察队伍,杨红萍就是其中之一。三年后,她通过司法考试具备了办案资格。在同事眼中,杨红萍是个温柔且有耐心的人,特别擅长和未成年人打交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改后正式实施,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对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赣榆区人民检察院在2013年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组,从此,杨红萍有了新的“战场”。“如果这些孩子不能走上正轨,他们成年后怎幺办?成家后怎幺办?自己尚且顾不了,要如何赡养父母?这其实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这些孩子重新回到健康成长的轨道上。”

在杨红萍看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时还要追根溯源到家庭。有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缺失,比如父母外出打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早早地就辍学了。“他们可能混迹网吧,很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青少年的影响,没钱花了就去停车场、地下车库拉车门盗窃,更有甚者去抢劫,现在还出现了帮信类犯罪,帮助犯罪分子跑分洗钱。”杨红萍还发现,有些涉罪的未成年人讲“哥们义气”,同学、发小一喊,就稀里糊涂地参与了斗殴。而斗殴的原因也很简单,或是在网络上、游戏里跟他人发生了口角,或是谈恋爱被人抢了女朋友等。“他们好面子,害怕不去打架被人说胆小,明知犯罪,还不计后果地去聚众斗殴。”

面对这些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杨红萍不仅要审查案件事实、证据情况,还要通过询问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情况,比如平时和谁一起生活、由谁管教、为什幺辍学……最后,她还会让这些涉罪的未成年人自己找原因,深刻分析自己为什幺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孩子告诉我,自己辍学后在理发店、饭店当过学徒,在KTV打过工,但是都太累了,挣的钱又不够花。父母平时不在家,每次打电话只会问有没有好好吃饭,从来不和他们谈心,给予管教、引导。”她根据多年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实践,提炼出“金手指”帮教模式,从“指点思想、指点家长、指点维权、指点关爱、指点共建”等五个方面,对未涉罪未成年及家庭全方位、全链条的跟踪帮教。“‘金手指’取其‘点石成金’之意,我希望每一个涉罪未成年人都能迷途知返,变成金子,闪闪发光。”

帮助迷途少年回归社会

杨红萍善于思考、发掘案件背后隐藏的问题,始终坚持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为导向,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社会治理。在办理一起十余名未成年人夜市聚众斗殴案件后,杨红萍经过对全区未成年人在校生调研分析,向赣榆区教育局发出了加强中学生法治教育的检察建议书。赣榆区教育局非常重视,全部采纳检察建议并逐项落实,部署常态化法治教育,并联合赣榆区检察院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2017年,赣榆区在校生犯罪比率同比下降66.7%;2018年,该区在校学生犯罪率再降70%。

2020年9月,杨红萍办理了一起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年仅16岁的小宁受不良思想影响,多次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并辱骂他人,造成恶劣影响,涉嫌寻衅滋事犯罪。归案后,小宁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和社会危害性,自愿认罪认罚。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但认罪态度很好,基本具备帮教条件。”详细了解各方面情况后,杨红萍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依法对小宁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了八个月的考验期。“我们将他送到连云港市首家驻国企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在基地,业务能力强的退役军人担任跟班师父,团支部书记、妇联、检察干警组成帮教小组对小宁进行工作基础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

经过几个月的帮教,小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会主动分享读过的书,跟着师父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相比之前,性格开朗了许多,和家人的关系也融洽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还主动捐款,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获评“优秀服务志愿者”。

2013年以来,杨红萍共对数百名未成年人跟踪帮教,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其中有7人走进大学校门。

关爱留守儿童

赣榆区是苏北欠发达地区,很多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杨红萍成立了“红萍工作室”,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在她看来,青春期的孩子很孤独,他们可能打游戏加陌生人为好友。隔着手机,陌生人每天嘘寒问暖,慢慢地了解到他们是什幺星座、喜欢吃什幺、喜欢什幺颜色,可能比父母还了解他们。“有一天,他们和网友见面了,发现对方是成年人,但是感情上已经产生了依赖,如果因此受到性侵等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

初一女生小沫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亲在外地打工。小沫和20岁的男朋友谈恋爱后初尝禁果,家人知道后报了警。心理咨询师用沙盘推演走进了小沫的内心世界。“我们了解到,母亲在她小时候就离家了,父亲常年在外,小沫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才会对他人产生依赖。”小沫的学习成绩很好,杨红萍与教育局多次沟通,帮助其转学,重新开始生活。

“小沫的父亲知道孩子没有考入赣榆高中后,就不想再让她读书,想让小沫跟他一起出去打工。我又多次和她的父亲沟通,让他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一定要让孩子继续读书。最终,小沫如愿以偿地走进高中校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教育,如今还有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家长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我们指点家长就是要家访,做家长的工作,进行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或者团体指导。同时邀请社工、心理咨询师,联合妇联、团委、村委会进行后期跟进。”

近年来,杨红萍意识到网络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空间,也应该成为法治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为此,她依托“红萍工作室”,积极开设远程法治教育电教课堂,定期推送法治副校长课程;通过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创新开辟“红萍说法”专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围绕未成年犯罪的主要类型、未成年不得文身、女生如何保护自己避免被侵害等内容进行法治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被侵害。

一路走来,杨红萍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江苏省最美法治人物、江苏好人等荣誉称号。她说:“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挽救更多行走在犯罪边缘的青少年,能够让每一名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