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毓凯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段话:你说你喜欢太阳,却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进阴凉的地方;你说你喜欢风,却在刮风的时候关上窗户;这就是为什幺,我害怕你说喜欢我。这段话描述的就是回避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的常态。

回避型依恋者,指的是有这样一些特点的人: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亲近的人面前表现得过于理性和冷漠;内心边界感很强,很少能向他人敞开心扉;对亲密关系保持消极态度,躲避长期的亲密关系。

这或许会让你疑惑:回避型依恋者不需要亲密关系吗?其实不然,即便是对于他们这个群体来说,亲密关系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中,发展亲密关系、消除孤独感是人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的发展任务。而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也提到,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求后,就会开始追求亲密与爱。由此可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是人的一种重要需求,对回避型依恋者也是如此。

你是否曾接触过回避型依恋者?是否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把他们识别出来?不妨来看个例子,让你对回避型依恋者的特征有更多了解。小红遇到小明,两个人彼此心生好感,就谈起了恋爱。但是小明却常常在小红想更进一步接近他的时候,选择逃避。有时小红想得到一个拥抱,小明却摇摇头拒绝;有时小红想给小明一个惊喜,但他的反应很平淡,甚至是冷漠,令人扫兴。总之,小明常常会无视小红的情感需求,小红一表现出对他的依赖,小明就会拒绝、愤怒或蔑视。最后,在两个人没有矛盾的情况下,小明直接提了分手,将感情干净利索地斩断,完全消失在小红的生活里。小红感到困惑:我真的谈了一场恋爱吗?

是的,小红也是谈了场恋爱,不过是和回避型依恋者谈了一场恋爱。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明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依恋者。这类人在亲密关系中往往可能表现出以下特征:

他们倾向于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愿意投入太多感情或时间,避免与伴侣建立过于亲密的联系。例如,伴侣使用“男朋友”“女朋友”“情人”或“情侣”等词语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

他们可能会对伴侣的关心和爱意表现冷漠或抗拒。当伴侣试图表达情感、亲近他们时,他们可能会回避或拒绝接受。

他们通常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自主。他们可能更喜欢独自完成任务,而不愿意依赖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如果是女生,她们会更难接受“男强女弱”的恋爱关系,更不会因自己的性别和个性特点,就心安理得地接受对方照顾。

他们倾向于不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需求。他们可能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表达,不愿意展示自己的脆弱面或需要依赖他人的一面。同样,当伴侣分享脆弱的感受时,也不知道如何回应。

他们可能会避免与伴侣产生冲突或争吵,宁愿选择回避或妥协来维持关系的稳定。

如果爱情中遇到这样的人,那幺大致可以确定,你是在和一个回避型依恋者谈恋爱。

究竟是什幺导致了回避型依恋者形成这样的人格呢?这需要从一个经典的心理学研究谈起。

回看成人依恋理论起源,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首次提出了“依恋”的概念。“依恋”这个词,最初是用来解释主要的养育者,当然通常是母亲了,与婴儿之间的一种情感联系、社会性联结,这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参考标志之一。1978年,安斯沃斯等研究者通过着名的陌生情境实验,发现婴儿对母亲依恋的表现并非完全相同。根据这些不同表现,研究者将婴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三种—— —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焦虑—矛盾型)。

其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属于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影响依恋的安全性有以下四种因素:一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二是养育质量;三是婴儿的特征;四是婴儿及其父母生活的家庭环境。形成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与养育者建立情感联结,养育者更换频繁或将他们抛弃;他们通常接受到过多刺激和干扰性的照料,很少受到养育者温柔细心的照料和身体接触;他们有着情绪易激惹、难教养的特点,使养育者变得焦虑,从而形成双方之间的“不和谐关系”;他们出生在失业、离婚、贫困等家庭,父母的养育敏感性减弱,损害了婴儿的安全性。在婴儿期形成的回避型依恋,再加上之后缺乏亲密关系的生长环境,人就会长期保持自己的回避型依恋人格,而很难从不安全依恋中复原。

所以,一个人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个体在年幼时期没有得到养育者恰当的照料,自己的需求没能得到适宜的回应而造成的。当个体成年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对象从养育者转移到了恋人,他们在年幼时期没有得到的爱与安全感需要从恋人那里得到满足。如果恋人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才会建立起安全感并接纳亲密关系,这样恋爱关系也才能持久。

(在下篇中,我们将探讨与回避型依恋者相处的策略,包括如何与他们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以及回避型依恋者自身如何在寻求真爱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成长和改善,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