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宏妮

黄浦区以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命名,是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城区总面积虽仅为20.52平方公里,却有着发达的经济水平、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诸多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和经典地标。

2022年,黄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3.05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位居全市第二、中心城区第一,经济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47.32亿元,稳居全市首位、全国领先。2023年1-9月,黄浦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58亿元,总量居上海中心区第二。

外增“颜值”,内练“实力”,黄浦绘就了一幅中心城区的幸福画卷。

用改革发展成就幸福

以前瞻布局抢占发展先机,激发创新创造蓬勃活力,黄浦始终将改革发展作为幸福的基底。

2023年6月,黄浦发布中心城区唯一国家级进口示范区——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商贸门户。

2023年9月,黄浦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规划并建设“中央科创区”,同时发布“科技创新12条”。此外,“中国数据复制第一股”英方软件登陆科创板。作为上海中心城区,黄浦区的科创浓度和热度持续提升。

在打造高品质人才发展体系,吸引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方面,黄浦也有诸多创新——推出“宜商黄浦 益企同行”四大专项行动,在外滩“最美玻璃穹顶”下建成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

坚持高能级、高密度、高效益,激发产业发展硬核动能,黄浦的发展既有宽度,也有厚度。

坚持高能级、高密度、高效益,激发产业发展硬核动能,黄浦的发展既有宽度,也有厚度。

伴随外滩大会、外滩金融峰会等行业大会的举办,持牌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加速集聚,黄浦区交上了一份优质的金融答卷——区域内现有6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和721家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约占上海全市70%。

在黄浦,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蓬勃发展——全区年税收亿元楼宇超70幢,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1家,2023年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18.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4%,与2021年同期同比增长96.3%。

南京路、淮海路、豫园三大世界级商圈加快焕新升级,世纪广场改造项目初具形象,“上海购物”魅力窗口打造完成。数据是黄浦区消费升温的有力佐证:2023年前三季度,黄浦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02.64亿元,同比增长21.1%。

用优质服务塑造幸福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等重点领域,黄浦持续为民生“加速”、为幸福“加码”、为生活“加温”。

为了历史性地解决城区面貌二元结构矛盾,黄浦于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为上海持续30年的大规模旧改画上了完满句点。同时,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开启了“两旧”改造,2023年首个零星旧里征收项目蓬莱路北侧地块进展顺利,首个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保屯路211弄创造了居民参与度、推进速度、签约完成速度、全部搬离速度、签约生效至开工速度五项上海全市第一。

同时,黄浦创新打造“床边、桌边、身边、周边、手边”的“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在上海全市率先实现社区长者照护之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街道全覆盖,推进整体性适老化改造试点,启用了上海首家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中心。

为了巩固扩大社会事业高位均衡发展优势,黄浦充分发挥区内26所百年老校名校、7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7家三甲医院等社会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持续优化分级诊疗体系,推动瑞金卢湾、九院黄浦两大医联体有序错位发展,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专”能力提升计划,推动社会资源进一步扩容,均衡布局进一步优化。

不仅如此,黄浦还加快推动“10分钟社区生活圈”布局建设,精心实施10个街道、65个“一街一路”示范项目,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家门口延伸、向薄弱环节和重点群体倾斜。

用文化魅力演绎幸福

黄浦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所在区,依托城区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禀赋优势,黄浦着力打造“红色露天博物馆”,建成7.1公里红色经典步道,将中共一大会址周边红色遗迹遗址串珠成链。

为持续打响“演艺大世界”品牌,黄浦多管齐下。在办好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上海国际戏剧邀请展、上海国际喜剧节三大国际节展的同时,黄浦推出首个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公园里的莎士比亚”,推动专业节展遍布全年、演艺空间遍地开花、首演首秀纷至沓来。

为持续打造景城一体、产城融合、主客共享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最亮丽窗口,黄浦持续做好历史风貌保护利用的“大文章”,高标准推进外滩、衡复、人民广场和老城厢等风貌区的保护更新。已率先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用精细治理编织幸福

见真招、出实招,黄浦始终按照“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精心勾画、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着力彰显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形象。

以数字赋能引领高效能治理——黄浦在全市率先推出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逐步覆盖南京大楼、瞿溪路、春江小区、渔阳里等重点区域和场所,助力数字化全面赋能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营商环境、公共服务。

以绣花功夫描绘城区管理“工笔画”——黄浦加快“三美联动”建设,外滩、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新天地等重点区域道路保洁在全市率先实现“席地可坐”,百年复兴公园拆墙透绿,“最美人行天桥”董家渡滨江花桥项目实现贯通,“一江一河”黄浦段水更清、岸更美,成为展示城区形象、承载城市记忆、容纳公共活力的城市新地标。

外滩夜景

以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基层治理活力——黄浦深化推进“零距离家园”工程,建成“苏河之眸”“果育里”等一批示范型实体阵地,结合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四百”大走访,在首次实现对全区近16万户居民家庭、38万名居民全覆盖走访联系基础上,开展“进百楼、进千企、进万户,问需、问计、问效”行动,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黄浦样本”。

“面向未来,我们将更加主动服务全国全市发展大局,把传承经典融入生动实践,将铸就精品作为不懈追求,以创新创造激发强劲动能,绘就既有缤纷‘高大上、又有浓郁‘烟火气,既有时尚‘国际范、又有典雅‘东方韵,既有厚重‘历史感、又有蓬勃‘新活力的生动景象,成为汇聚全球精彩、彰显中国气派、代表上海形象的亮丽窗口,成为群众乐享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时代人民城市中心城区典范,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成为新时代上海面向全球的‘心脏、窗口、名片。”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山州告诉《了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