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兵 山西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颅内感染是由于寄生虫、真菌、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犯患者的脑膜、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血管,产生的急性或慢性的非炎症或炎症疾病。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包含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囊虫病、结核性脑膜炎等。该病发病急,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患者需要及时接受专业治疗。了解颅内感染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及时发觉病情,配合专业治疗,降低疾病带来的风险。

颅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1.颅脑外伤

车祸、摔伤等外部因素导致颅脑开放性损伤,颅脑组织直接和外部相通,细菌可能会从伤口进入患者的颅脑,引发脑膜炎或脑脓肿。

2.医源性感染

在对患者开展穿刺、手术或其他有创医疗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消毒工作不严格,病菌有机会通过创口进入颅内或患者血液循环,造成颅内感染。

3.基础性疾病

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患者的自身抵抗力不佳,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4.流行性病菌感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每年3~4月为高发期。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发期为每年的7~9月。

颅内感染的典型症状

1.头晕、头痛

出现颅内感染后,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头晕、头痛症状。主要原因是颅内感染导致颅内压增高,使毛细血管受压迫,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加重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头晕、头痛。此外,颅内感染导致的血管扩张也会使患者头痛。部分头痛剧烈的患者会恶心、呕吐。

2.发热

部分患者的体温甚至会达到40℃以上。这是因为病毒进入颅脑之后,会刺激大脑组织,导致炎症反应,致使患者的体温不断上升,同时引发寒战、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3.意识模糊和癫痫发作

严重颅内感染会造成患者的脑部组织细胞水肿,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的症状,严重时发生昏迷。此外,颅内感染患者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有效治疗,脑组织严重受损会导致癫痫发作。

诊断颅内感染需要做这些检查

对于颅内感染性疾病,最基本的检查项目是颅脑CT 和核磁共振头部检查,以显示脑部病变的位置和特征。开展腰椎穿刺检查能够获取患者的脑脊液,有助于诊断脑膜炎、脑血管病变,测定颅内压力,也是颅内感染的重要检查手段。

如果通过腰椎穿刺检查发现脑脊液压力水平过高,代表患者可能出现了脑水肿、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脊液内的糖含量下降,说明患者可能出现了细菌性或真菌性颅内感染。脑脊液的性状也是检查指标之一。如果脑脊液样本透明清亮,则代表发生颅内感染的可能性不大。若脑脊液混浊不清或者发生颜色改变,应警惕颅内感染。如有必要,医务人员会对患者的脑脊液开展涂片检查或者实施脑脊液细菌培养,做出明确诊断。

除了上述检查手段之外,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也是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能够通过了解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了解患者的病情。

治疗手段

1.脑脓肿

脑脓肿是由于细菌侵入引起的局限性脑内炎症,一般分为脑炎期、化脓期和包膜期三个阶段。如果病情处于脑炎期,患者的意识正常、颅内压增高不明显,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医生会通过穿刺或者引流的方式明确病原菌,选择对应的抗生素开展治疗。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为6~8 周。患者一般经过1个月左右的治疗后,脓肿开始缩小。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颅内高压,必须马上进行手术治疗。针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如果使用抗生素治疗半个月之后,症状未见好转,或者通过CT 检查发现脓肿仍然处于增大状态,脑中线结构显着移位,也需要尽早安排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一般包括穿刺抽脓术、开颅脓肿切除两种。如果患者的脑脓肿位置邻近大脑的语言中枢、运动中枢或者脓肿在颅脑深部,需要接受穿刺抽脓治疗。如果脓肿已经进入慢性期,则适合开颅脓肿切除手术。

此外,若患者在脓肿形成早期,颅内压就明显增高,为了降低患者的颅内压,避免出现脑疝(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也可以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同时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或者在减压之后进行穿刺抽脓术。

2.硬膜下脓肿

硬膜下脓肿是脓液积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化脓性感染,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针对精神状态正常,脓肿范围比较小,接受抗生素治疗有效的患者,可以先使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如果病情没有好转,则需要实施钻孔引流术或者开颅脓肿清除术,彻底清理脓液,减少炎症影响。

3.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菌引起的软脑膜、蛛网膜、脑脊液和脑室管膜的急性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儿童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发病急。如果患者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有效治疗,很可能会在发病后的数小时死亡,或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抗菌治疗、激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医生会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选择针对性药物开展治疗。

4.颅内静脉窦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性疾病。该病的治疗目标是促进静脉窦再通,恢复静脉窦顺向血流,以控制病情。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抗凝药物治疗、溶栓药物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难治性颅内压增高或者脑疝,则需要进行去骨瓣减压术。

大部分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婴幼儿、老年患者、病情严重者、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严重的颅内感染可能引发癫痫、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患者必须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