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蒙冬生

追溯阿司匹林,其历史很古老。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懵懵懂懂地发现柳树类植物的药用功效。

1758年,英国牧师爱德华·斯通无意中尝了尝柳树皮,被剧烈的苦味所震惊,这让他想起了不久前尝过的另外一种树皮——金鸡纳树皮,这种树皮因为能够治疗疟疾而声名鹊起。于是他把风干的柳树皮磨成粉给突发寒战、高热的患者服下,患者的发热、四肢酸痛和头痛等症状明显消退,他以为找到了能够治疗疟疾的药物,柳树因此进入大家的视线。

1828年,慕尼黑大学药学教授约瑟夫费力地从柳树皮中提取出相对纯净的黄色物质,并将其命名为水杨苷。

1838 年,意大利化学家拉菲里·皮利亚更进一步从水杨苷中提取到更强效活性化合物,命名为水杨酸,但是由于水杨酸会使患者的嘴巴、喉咙和胃部感到不适,导致患者不愿服用,所以水杨酸的应用并不广泛。

直到1897年,当时拜耳实验室年轻的有机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并且能够结晶出纯净的产物作为医用。这种修饰后的产物解决了水杨酸的刺激性,并很快通过了其对疼痛、炎症及发热的临床疗效测试。这种产物被称为“阿司匹林”,后来,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环加氧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这使得阿司匹林成为一种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的药品,并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发热症状。1899年,阿司匹林的发明专利申请被通过,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阿司匹林)。

1971年,英国科学家约翰·范恩发现阿司匹林能够预防血小板凝集,并因此获得198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来人们将其进一步改良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减少了对胃黏膜的损伤。

阿司匹林是好药,但不是每个人都适用

阿司匹林是着名的百年老药,最初被用于消炎止痛,现在更多地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事件。有些人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直接把阿司匹林当作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灵丹妙药”,自行在药店或网上购买服用,但其实,肠溶阿司匹林并非人人适用,如果使用不当,反而弊大于利。

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曾经有过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高风险人群,服用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再次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肠溶阿司匹林也不例外。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部分患者仍可出现胃肠道损伤、出血、肾损伤、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原有慢性胃炎、严重肝病、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固醇激素、胃十二指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容易出现胃肠道损伤;胃肠道损伤是肠溶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即使是新一代的肠溶型,也同样容易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胃肠出血,表现为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阳性。

其他部位的出血还常见皮肤淤斑或容易淤青、牙龈出血、鼻腔出血、便血(小便发红或呈洗肉水样)、女性月经量增多,严重者可出现脑出血。

医生对肠溶阿司匹林的使用应权衡利弊

肠溶阿司匹林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肠溶阿司匹林100毫克,每天1次,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事件,但其副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使用时要因人而异,权衡利弊。对于确实不能耐受肠溶阿司匹林的人,可选择氯吡格雷片75毫克,每天1次,亦是一个不错的代替方案。

年龄70岁以上、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近期有脑出血倾向、严重肝功能不全、正在服用其他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低体重的人,需要谨慎服用。

而对于年龄在40~70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慢性肾脏病3期/4期,或已经被诊断为冠心病,或既往患过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或经医生评估后未来10年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10%,以及无高出血风险的人群,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利大于弊,应考虑长期低剂量服用。

对于年龄未满40岁或70岁及以上没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抽烟、心脏病家族史,没有心脏病发作、脑卒中病史,以及经医生评估后未来10年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低于10%的人群,不建议常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来预防急性血栓事件。

总之,用药前应向医生咨询,不要擅自服用。

服药时,还要留心观察皮肤有没有出现淤青、淤斑,牙龈出血,大便、小便的颜色有没有变化等。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严重出血的出现。

如果要拔除牙齿或做外科手术,切记一定要告知医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原因以及用量、时间等,由医生做好调整和准备再进行择期手术,否则可能不易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