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朝阳,徐徐照进依山傍水的黄家村。黄家人伴随着晨光起床,穿衣,生火,做饭,灶房上的烟囱开始炊烟袅袅,馒头的香味从黄家蒸笼里浸出来,带着一股竹子的清香,将新的一天拉开序幕。

黄家村海拔800多米,山岭连绵,潮湿多雾,气候湿润,尤其适合柳杉和竹子生长。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就是道路两旁齐齐摆放的柳杉和毛竹薄片,成为村子一道奇异的景观。丰富的柳杉资源,为黄家蒸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在黄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蒸笼,村里的男女老少在自家的庭院里,忙着赶制来自全国各地客商们的订单,一层又一层米黄色的蒸笼整整齐齐地堆叠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靓丽。

千古流传的“灶房技艺”

黄小化是黄家蒸笼的手艺传承人之一,为了延续这项900多年的技艺,他从爷爷手上接过家业。“黄家蒸笼的制作技艺,看似简单,其实繁难精湛,凭手工制作出一件合格的黄家蒸笼绝对不是容易的事。”黄小化说,以制作一个内径为25厘米的代表性蒸熟器“饭甄”为例,先后要经过盘制腰箍、盘制上下墩、盘制底座(当地称“水座”或“下包”)、盘制笼盖、插板、制底屉等工序,最后才能完成一只完整的蒸笼。每个环节,包含着10多道工序,“而制作一只原生态的黄家蒸笼,从备料到最后装入底屉完工,需要多达80多道大大小小的工序。”

说到制作黄家蒸笼的材料,“杆直、节长、没有被虫蚀过的老竹最好。”黄小化带我们走进一处厂房,只见村民熟练地用刀将一段竹子破开,这是制作工艺中很关键的一步,先要将竹子开片、去青,制成宽几厘米的竹片,然后将竹片放到刨床上进行刨光。

“这些都需人工用刀细细加工的,没有熟练的手艺可不行”,竹片经过刨光,成为规格一致、薄而柔韧的竹片。“这些竹片不能马上使用,需经蒸煮、晾晒、风干,去除多余水分,这样编织而成的蒸笼才会耐久不变形。”

黄家蒸笼的制作技艺被流传下来,几百年的风光历史让每一位黄家人都深感自豪。早在北宋绍圣年间,黄家蒸笼手工技艺就被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创造,而黄家村的古称,就叫石洋。到清朝乾隆年间,更能制作出包括蒸笼在内的碗、杯、盘、盒、碟、瓶、壶等日常器皿,这些柳杉制品争奇斗艳,甚至一度成为当时皇家的贡品。2009年,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被纳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千古流传的“灶房技艺”。

蒸笼产业出新彩

但是,经历漫漫千古,黄家蒸笼也曾遭遇过瓶颈时期。最早,黄家村人用一副挑担挑着做蒸笼的工具、材料,在闽东走街串巷,现场制作,虽然小有名气,但并不是村民的产业主导。直到上世纪70年代,黄家村村民黄北柱办起了黄家村历史上的第一家蒸笼厂。直到1992年,黄家村才真正形成了“黄家蒸笼”的产业市场。

据黄北柱介绍,一位台湾客商在外地看到了黄家蒸笼,深受其精湛技艺的震撼,于是登门拜访黄家村,要求给他做一批竹蒸笼。正是因为这一次机缘,全村手艺人不但圆满完成了台湾客商的订单,很多年轻人还借着这一成功的启示,纷纷办起了自己的蒸笼厂,远销国外,彻底结束了黄家蒸笼“货郎式”的销售历史。

而黄北柱也在这一次变革中,得到了启示。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他在黄家蒸笼的工艺和材料等方面做了改进和创新。除了改用手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方式编制蒸笼,提高效率之外,还突破了只用柳杉的单一材料结构,“单用柳杉,不仅制作流程缓慢,而且成本也高,如果转变用野生毛竹和松木,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黄北柱拿起一个船型的蒸笼介绍着,除了传统圆形外,他还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出四方形、椭圆形、船形等,“你看看这个船型蒸笼,在使用中,是不是有一种迷雾中起航的感觉?”这些新颖的造型深受大家喜爱,曾经仅在闽东一带知名的黄家蒸笼,如今漂洋过海,在欧美、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个易熟保温、造型美观、结实耐用的蒸笼蒸煮出的食物蕴味氤香,并且久置不馊,一度成为外国友人追捧的蒸笼佳品。

“蒸笼,如今已成了黄家村的主导产业。”黄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北梨说。目前,村中共拥有7家蒸笼公司及10余家大规模的蒸笼厂,还有许多家庭作坊,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市场。2012年4月,黄家蒸笼企业成立了行业协会,将黄家全村的蒸笼制造业形成了一个整体。现如今,年产蒸笼及竹制品6000多万个,产值达到了2亿多元。

“起笼嘞!”黄小化喊着,将新一批制作出的黄家蒸笼打包装箱。看着一件件做工精美的黄家蒸笼“整装待发”。相信闻名中外的“黄家蒸笼”传统技艺将在技艺的传承和产品的销售道路上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