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

在过去,漆筷是上层阶级饭桌上的餐具,如今漆筷制作传承人吴雪峰将它带入了寻常百姓家,也带向了世界。

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的来凤县,有一种纯手工制作的筷子,它以红木、乌木、黄杨木等为原料,利用生漆、桐油镶入珍珠贝壳制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来凤漆筷。

与许多古老的手艺一样,随着老手艺人的离世,会漆筷制作技艺的人渐渐少了。作为漆筷传承人的吴雪峰,从创业之初的漆筷作坊到现在的公司楚韵坊,他一直坚持着。

巴风楚韵一筷妆

走进来凤县桂花树工业园,大大小小漆筷作坊点缀其间。一眼就看到楚韵坊,走进去,工人们正有序地忙碌着。身为总经理的吴雪峰正在指导工人贴彩贝,他一身土家族装扮,蓝色的帽子配着蓝色的对襟服饰,看起来很是斯文。

在刷完第一次漆后,吴雪峰在碾碎的贝壳里挑出粗片贴在筷头,然后在它们之间的空隙里,贴两三颗不规则的小贝壳。“贴彩贝看起来简单,实则是一道很细腻的工艺,除了细心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他边说边演示,手中刚刷过漆的筷子,经他几番拨弄,变得熠熠生辉,成了一件精美雅致的工艺品。

从制作到装饰,漆筷都是纯手工制作,从挑选原料、蒸煮、烘干、裁料、削头到形成筷坯,然后再涂刷底漆、贴贝壳,反复数十次刷漆、雕刻、抛光……150多道工序都由每个员工独立完成。

在来凤,还有好几家漆筷制作工坊,正规公司化运作的,也就楚韵坊一家,公司占地约7000多平方米,有40多位员工。

天时、地利、人和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身书生气的吴雪峰,竟然创下了这幺大的一个产业。

吴雪峰出生在来凤城郊一个漆筷生产世家,1991年,他从湖北民院中文系毕业,便拜在原国营民族漆器工艺厂退休技师胡春兰门下,系统学习来凤漆筷加工技艺。

为了技术攻关,他曾连续三个月吃住在企业,与师傅和技术人员打成一片,很快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漆筷艺人。在家人的支持下,意气风发的他想到了创业。当年12月,他组建起自己的第一家漆筷作坊——来凤县楚韵坊。

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吴雪峰的创业之路轰轰烈烈铺展开来。为弘扬民族技艺,他十分重视打造自己的技术团队,从1993年起开始收徒传艺,如今已有82人,他们均能独立完成来凤漆筷多个系列作品的创作,不少弟子的作品曾获得国家级奖项。

或许是有经商的天赋,也或许是运气好,吴雪峰生意上都是一帆风顺,工厂规模也年年扩大。

然而好景不长,1998年,吴雪峰被检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求医生涯,但事业上并未疏忽。他积极与湖北民族学院、上海大学等高校合作,成功在传统技艺中加入现代科技,缩短漆筷制作时间。同时,成功研制出旅游折叠筷、漆木碗、漆笔筒、漆笔架等一系列极具民族特色的工艺新产品。

来凤漆筷添新颜

以前,漆筷一般由政府官员购买,当做礼品使用,根本不愁销路,如今市场化,漆筷投放市场的反响并不好。因为对制作技艺的不理解,漆筷受到很大限制,产品销不出去,员工陆续离开了。

为了留住老员工,吴雪峰坚持照常发工资。“员工的月收入是按件计算的,一般一个月一两千元,在当地还算不错。但我知道,他们一离开,就绝对不会再回到这个岗位上来了。”吴雪峰一方面安抚员工,一面绞尽脑汁想新招扩大销路。

在楚韵坊里,摆放着大量做好的漆筷,大部分是黑色带彩贝花纹的,偶有几双红色和绿色的漆筷看起来有些“另类”。他灵机一动,“如今婚礼市场红火,筷子又有成双成对的美好寓意,把这种筷子重新包装,肯定有市场。”

吴雪峰对漆筷进行了重新定义:“从产品本身来看,150多道工序,无论做工还是选材,对一双筷子来讲都精致得无可挑剔。而想要挖掘更深的东西,唯有从文化方面下手。”他认为有文化的东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而恩施来凤是灵秀之地,孕育了独特的土家、苗民族文化。说干就干,吴雪峰把漆筷与当地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在漆筷制作中融入了当地民俗图案,如“流王节”风俗、白虎图腾、吊脚楼系列等,让漆筷成为传承土家族苗族民族文化的代表性载体。

如今,从民族文化中找到方向的楚韵坊逐渐打开了市场,在武汉、恩施和北京连续开了几家实体店,并计划扩展到全国各地。吴雪峰相信,未来几年里,漆筷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