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生长的痕迹

天津美术学院大三学生张博文的作品《痕迹》系列陶器,是他最初接触陶艺时,在山东博山烧制的。他将自己脑海中若隐若现的建筑形态融入作品,包括一件保持陶土烧制后的砖红色,一件喷涂银色釉彩。

在创作作品时,他想在物品上留下某种可以纪念的标志,于是在制作的时候一遍一遍地用工具刮泥胎,他希望以这种笨拙的方式让作品显得平整一点。尽管在多次修整后泥胎依然很粗糙,但他却说自己喜欢这种和自我较劲的感觉,像是一场修行。

在大二接触玻璃后,张博文就喜欢上了这种透明的材料脆弱的质感。作品《巴别塔之一》则是受到老师郝青松的影响而创作的。他在课堂上常听老师简述关于信仰、关怀的话题,而这也正契合了他的想法——“在充满苦难和偏见的时代,透明和感性的灵魂会幸存其间。”

这件灯工玻璃作品由一根根玻璃管连接,制作时有时玻璃突然断裂,有时自己被烫伤,耗时一个多月才完成。由下至上的玻璃管仿佛是透明生长的晶体,颜色也由最初的黑色慢慢变为为透明,像是灵魂的净化。他说:“人有时候会受困于周边各种复杂的信息,这时我就希望自己能够变得轻盈一些,避免困在自怨自艾的情绪里。这也是对自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