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水莉

隐于大山的古村落

女娲抟土造人,赋世间万物予灵性,一直被世人所传颂。

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云雾山脚下,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村落——泥人王村,这里的一石一瓦、一砖一木,都透着沧桑与厚重。可是,隐藏在这些砖瓦的背后,传承已久的泥塑技艺正在上演着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由武汉市汉口驱车到黄陂,再由黄陂一路向西,行约20千米,便到了坐落在云雾山脚下的泥人王村。村前溪水穿流而过,周围竹林、枫林、果林与茶园交相辉映,整个村子点缀在山、水、林、泉之间,好似油画一般。村子里依旧保存着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的民风,紧邻村庄的农田、打谷场,村庄前的碾盘、石磨、水车,幽静的巷道,旁若无人的小猫小狗,都向外界展示着它独特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这里也常年吸引着文艺青年来此写生和拍照。

据村里老人讲,泥人王村形成于明代,先民为躲避战乱而搬进深山。因为隐秘,村子至今也只有10佘户人家。走进村口,远远地就望见一种叫做“木兰干砌”筑成的建筑。这是黄陂特有的建筑技艺,即墙面一律用石块垒砌,不用任何砂浆泥料,大小石块层层相叠,相互交错,融成一体。侧看棱角分明、垂直如线,正看平整如面,虽有少许风化的痕迹,却依旧坚如磐石。穿梭在巷道,可以看到路面也是由不规则的石块铺成,平整而简洁,连两旁的墙院和门前的台阶都不例外,别具韵味。村民说,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即便是雨天鞋子也不会沾上泥巴。2011年,“木兰干砌”与黄陂泥塑一并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先人的建筑技艺得以留存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认识了黄陂泥塑。

指尖上的百态人生

泥塑,即用黏土捏塑制成各种形象的手工技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型,分不着色的索塑和着色的彩塑,以人物、动物为主。黄陂的泥塑文化源远流长,据考证始于唐,而兴于清道光年间,在中国泥塑文化艺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黄陂泥塑艺人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题材,享有“泥塑照相机”的美誉。

北有泥人张、南有泥人王。“泥人王”即泥人王村的王煜、王胤父子。据村里老人讲,泥人王村本叫稻草王村,后来出了这两位名人,才改称现在这个名字。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首的归元寺内的五百金身罗汉就出于王氏父子之手。归元寺曾遭遇数次洪水侵袭,寺内罗汉满堂漂流,但大水退去后罗汉仍完好无损,可见捏塑工艺之高超。其实,泥塑只是村民的业余爱好,他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才捏泥巴,既打发时间,也挣点零花钱。久而久之,这成了泥人王村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的泥人可算是出尽了风头,那时曾和重庆的工人雕塑一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全国巡展,还被国家批准为‘中国泥塑之乡。”提起那个辉煌的时代,村里的老人至今记忆犹新。但是好景不长,90年代黄陂的泥塑企业纷纷倒闭,大部分手工艺人远走他乡。“泥人王”的后辈中,王启新就是其中的代表,1995年工厂倒闭后,他辗转于江西、广东等地,因为一手好手艺,他制作的泥塑作品广受欢迎,并逐渐完成了民间艺人到商人的转变。新世纪初,已是武汉哥特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他决定反哺家乡,振兴泥塑产业。如今,在一些像王启新这样的手艺人的努力下,泥塑在泥人王村已渐渐复兴起来。

现在,这些妙趣横生的泥塑作品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不仅远销美、英、法、意等国,也屡次“登陆”国外展览,成为国际展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一件泥塑都是孤品

“大伙儿虽不是泥塑艺人,但把这门技艺守得好。泥塑技艺传承从未断过,而且还推陈出新。”作为泥人王村的首席雕塑师,陈友芳老人的泥塑作品《武昌首义》曾于2013年被武汉市泥塑艺术研究会评为一等奖。自上世纪80年代,他就在泡桐泥塑厂上班,如今退休仍然每天坚持泥塑创作,“当泥塑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不是工作,而是生活。”陈友芳老人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据他介绍,泥人王村的泥塑取材极为广泛,戏剧脸谱、吉祥图案、民间传说、民俗生活等,而且更讲求构思巧妙、工艺精细、色调柔和。走进他的工作室,仿佛进入另一个神奇的微型世界,有十二生肖、琴棋书画、木兰将军,还有从中国的神话人物观世音到西方的维纳斯等,每一个人物从姿态精细到眼神,神情生动,令人叹服。

“选泥、搭内骨架、塑型、阴干、入窑……这些泥塑看似毫无奇特之处,却都采用了传承数百年的古老技法制作完成。”陈友芳老人介绍,泥塑的工艺十分复杂,仅第一步“选泥”就需多道工序,首先就地取黄土,经捣泥、浸泡、大池过滤后,剩下细腻无杂质的浮泥才能作为泥塑材料。我好奇地问老人:“归元寺五百金身佛像经历大水完好无损,是不是真的?”老人微笑着答道:“当然是!那五百罗汉的材料是精细的浮泥加上棉花絮进行揉搓制成,这样做出来的泥塑不·怕水也不怕干裂,经久不变。”

彩塑索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要想泥人富有个性和色调,还要经过再塑型、上彩等工序。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颜料,彩绘的颜料多用传统的植物染料,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让作品惟妙惟肖、富有灵性。泥人王村的泥塑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线条和简练的笔法勾勒,色彩对比强烈,却也明快醒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每一件泥塑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乍一看两只相同的趴地吐舌头的哈巴狗,眼皮、毛发、爪子也有细微差别。这样的泥塑作品也算得上是孤品吧!

大山里的泥人有灵性

在陈友芳老人的工作室,我见到一位20多岁的姑娘正专心地塑泥坯,指尖不停按、捏、压。以为是老人的女儿,他摇摇头,那是他的弟子,而今已经出师。对于泥塑的传承,陈友芳老人也毫不掩饰对女儿的赞赏,他的大女儿陈建玲从小看他捏泥塑,耳濡目染,自然就学会了这门技艺,现在已是享誉世界的乐高玩具公司的设计师,常年外驻丹麦。当初竞聘,层层选拔,最后一个环节,她就是凭着在现场捏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一举获胜。如今她将这门独特的技艺带向全世界,这成了陈友芳老人最欣慰的事。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一定倾囊相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透露出一个民间艺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觉悟,更让人觉得眼前的这位老人不简单。

不仅仅是陈友芳老人,在村里的泥塑艺人心中,传承泥塑技艺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他们认为泥是有灵性的,以祖传的技艺,用心捏出来的泥人更具灵性,丢不得。为了传承泥塑文化,王启新筹建了黄陂泥塑民间艺术馆,在这座依山傍水的徽派建筑里面,摆满了各种待售的泥塑作品,如花木兰、李时珍、鲁迅等。其中各种表情的“福娃”尤其可爱,还引来一堆小朋友的围观,纷纷学做鬼脸,令人捧腹。

在距离艺术馆不远处就是泥塑生产基地,据说艺术馆的泥塑作品多出自于此。在泥塑生产基地,我们看到20多位泥塑艺人,他们大多是来自周边农村的残疾人。只见他们将待雕刻或待上色的作品整齐地摆满了半间屋子,一眼望去,就像一群“迷你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而且我们还建了泥塑体验馆、泥塑观赏园等艺术文化建筑群,特别适合在这里开展学生课外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学习泥塑,这才是泥塑文化的未来,也是我们村的未来。”陈友芳的言语间透露着自信。而且,据说中央电视台李咏曾主持的《幸运52》节目中“砸金蛋”环节所敲的金蛋,就出自黄陂泥塑。